吳容

2019年11月,茅臺集團在貴州省內多個機場和高鐵站加大了茅臺的投放,市場指導價1499元的53度飛天茅臺通過購票、搭乘、預約、排隊、付款等繁瑣步驟,轉手倒賣便可一瓶獲利300~500元。
茅臺酒的市場價格居高不下,2019年更是站上了2000元的高位,沖刺千億營收目標。
在茅臺熱度以及高利潤的帶動之下,近一兩年,整個白酒行業都有跟風之勢。它們當中,誰會是下一個茅臺?
五糧液被視為茅臺的頭號競爭者。
按照中國白酒行業的梯隊劃分,第一梯隊的茅臺和五糧液,目標是沖刺千億營收;第二梯隊是突破百億目標,分為綜合破百億和暢銷單品破百億,前者包括瀘州老窖,劍南春和洋河,后者包括瀘州老窖1573和劍南春的水晶劍。
茅臺是在2013年與五糧液拉開差距的,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茅臺砍掉了很多旗下的子品牌和分公司,一門心思主攻飛天茅臺這一超級大單品。
五糧液掉隊的原因就在于定制和貼牌產品過多,透支了品牌的力量。近兩年來,圍繞著大單品,五糧液對子品牌做了不少清理。在整頓之后,五糧液現在采取品牌“1+3”策略,即強化五糧液的經典大單品的同時,外延至高端五糧液,年輕低度版五糧液和國際版五糧液。
集中力量打造大單品,成為了大部分醬香酒企追逐茅臺的手段之一。
但是,部分酒企有點急功近利,不但沒有推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和拿得出手的明星單品,反而在線上線下開發了大量子產品,它們開發價低—— 明顯是為招商而進行的短線操作,主導產品的開發一般都是長期的。
“以釣魚臺為例,這一兩年,它在全國各地大力開發產品,一下就開發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產品出來。消費者常分不清哪個是真的釣魚臺國賓,它們都長得太像了。”從事茅臺、五糧液和劍南春等白酒經銷代理的徐強說,長此以往,只會導致產品眾多臃腫,品牌力逐漸被透支。
現實是,就算它們集中精力于一款大單品,這款大單品的知名度和53度飛天茅臺仍有一段差距。因為茅臺在某種程度上有不可復制性,來源于茅臺的歷史偶然性,和過去國酒的定位,讓它一直不乏故事可訴說。同時,也是茅臺集團長期以來戰略的必然性結果。
事實上,連茅臺自己也想再造幾個53度飛天那樣的超級大單品,但效果并不理想。按照茅臺2019年10月份發布的計劃,它欲把茅臺王子酒打造成50億元級超級大單品,并培育兩個20億元級大單品:漢醬、賴茅;及三個10億元級單品:茅臺迎賓、貴州大曲和仁酒。
在白酒行業,人們習慣以“1000元/每瓶”作為高端分界線,而其中,茅臺和五糧液牢牢占據80%~85%的高端市場。
由于近幾年茅臺熱度和價格不斷攀升,這就給600~1000元次高端價位的白酒銷售留出了空白區域。在這個價位段,幾乎每個酒廠都有產品布局,比如,水井坊的典藏大師,劍南春的東方紅,洋河的手工班,今世緣國緣V9等等。其中,劍南春的東方紅和珍藏劍,洋河夢6和手工班,國窖1573以及水井坊井臺,想通過提價逐步攀上1000元價位段。
在上述布局之中,從消費者認可度,出貨量以及業績體現上來看,表現得相對比較好的可能是水井坊和劍南春。
前者在2015年,摒棄了低端線,集中力量開發高端和次高端產品,比如,2017年推出定價899元的典藏大師版,在經過逐步提價后定價到1039元;后者則屬于次高端白酒中真正意義上完成走向全國市場的,其他如舍得酒、酒鬼酒等酒企都沒有完成全國化。
除了價格留出的空白,這一批酒企獲得機會,還因為茅臺和五糧液在次高端價位上沒有知名產品。
目前,包括53度飛天在內的高度酒對茅臺業績貢獻頗大,占比達到70%。茅臺嘗試用自家的醬香系列酒來填補次高端的空缺,包括800~1000元價格帶的漢醬135BC,以及500~800元價格帶的王茅(祥邦)等,但表現一般。
為了抵御洋河、劍南春等二線酒企的主力產品的追趕,茅臺在2019年下半年來,提高了對系列酒的重視程度。茅臺多次強調,未來將加大對系列酒的投入,不僅產能擴充,還將在其中挑選培育超級大單品。
不過也不是每個品牌都渴望追趕上茅臺,它們更多是在借助茅臺掀起的熱潮尋找自己的空間。
在茅臺的帶領下,同在貴州赤水河畔的二線酒企們從2017年開始迎來了醬香風口。貴州省政府的數據顯示,赤水河畔作為醬香型白酒的主產區,產能約為50萬千升,占到全國 83%。借茅臺出航,成為了一個高效的經營方式。
事實上,眼下全國包括貴州在內的中小型酒企都面臨著被擠壓的局面,想保持高增長,就必須要實行跨區域發展,實行全國化經營。
2017年,習酒在貴州省外銷售比例已超過省內,來到2019年,這個數據達到了65%左右。公司將2019年視作其從區域品牌走向全國市場的重要轉折年,并對省外市場進行梯度劃分。
國臺有著類似的操作,在構建了廣東、河南、山東等億元以上規模樣板市場后,2019年在全國其它市場密集展開了招商活動。董酒則是在2018年開始,將省外市場提上日程,著眼于東北、西北、華東、華南等地,其中,華東、華南為重點市場。
但想要打破區域的限制,實現品牌和市場全國化,對酒企而言存在挑戰,市場投入花費大是擺在眼前的難題。習酒、金沙以及國臺等,試圖在資本市場中尋求幫助。過去幾年里,它們開始密集宣布IPO計劃。
不過,這一波醬香酒企爭先恐后的布局,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更像是“蹭”茅臺的熱度來圖快錢。
如今,白酒按照香型來區分,濃香型仍占據大頭,產能和市場份額都占據了行業超過六成的比重。
飛天茅臺在流通市場上已創下每瓶2800元的歷史新高,一旦突破3000元的大關,會因價格過高而流失消費者,其它品牌將會有可乘之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五糧液。
無論從產品結構、歷史文化、銷售體量,還是優質白酒產能來說,五糧液是茅臺最有力的競爭者和替代者。目前,它占據著中國主流香型濃香型的龍頭位置。但白酒業內人士蔡學飛認為,做過老大的老二更難翻身,除非茅臺發展出現失誤或國家限制等因素,五糧液將難以重返第一。
作為行業領先者,茅臺、五糧液在接下來幾年內可以啃老本。然而對其它酒企而言,如果仍處于模仿跟風的狀態,不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距離只會越拉越遠。
摘編自界面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