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華 王世鴻

一、職業學校培育教師工匠精神的意義
筆者所在學校的師資隊伍主要存在師資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企業實踐經驗缺乏、理論課教師學歷亟待提高等問題。職業學校教師要進一步提升自我,實現職業價值,職業態度與職業情感的培養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探索職教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工匠精神,以提高職教教師的水平。學校應積極探索創新“四依托四結合”“雙師”培養模式,引領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有利于及時發現、分析、糾正培養模式中教師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教育部2014年出臺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各地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開展并實施了試點項目。筆者所在學校與德國舍弗勒公司開展德國雙元制合作已經有6年時間,成效顯著,已經成為南京市校企合作的典型。但是,合作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如學校的教師文化知識和理論水平較高,但是技能水平欠缺,特別是學校教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尤為缺乏;企業培訓中心的教師(師傅,下同)技能水平較高,但是文化理論水平不高,缺乏工匠精神中應有的創新潛質。
第二,有利于突破“雙師型”教師培育的領域和瓶頸,提升教師師德素質和職業素養。
中職學?!半p師型”教師建設仍然停留在“文件規劃”和“考證要求”上,教師素質良莠不齊,有的“雙師型”教師只上專業理論課,沒有在“教學做”一體化行動導向開放式的教學中培育工匠精神。
第三,有利于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提升“智能制造”時代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嚴格要求、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對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是工匠精神要求教師應有的教育情懷。由此,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職校學生有了職業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礎條件,學生才能夠在職場攀得更高、走得更遠。
二、職業學校教師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的內核,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職業學校教師的工匠精神具體表現在“匠心”“匠德”“匠技”“匠智”四個方面。
(一)教師要敬業樂業
敬業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熱愛與負責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你不喜歡你的職業,對你的工作就不會負責任,那你就不可能在這個崗位上干出成就來。教師要做到敬業愛崗,干一行愛一行,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二)教師要有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就是對教育所要培養的理想之人及對教育在人和社會發展中應然價值的極度信服和尊崇。教師要有從容淡定、堅守本真的職業操守,有獻身教育、無怨無悔的教育情懷。職業教師應堅定理想信念,不為金錢名利所惑,將無悔的事業追求貫穿于教育教學之中。
(三)教師要精益求精
一個合格的職業學校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基本功、教學評價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教師要具備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和高超的技能水平。
(四)教師要有創新能力
職業學校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敢于標新立異,打破常規思維,激發創新活力。職業學校教師應該從理念、方法、手段、技能等多方面探索和創新,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思維訓練,培養未來的大國工匠。
三、職業學校培育教師工匠精神的機制與方法
(一)引導機制:加強對專業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和引領
筆者所在學校教師以中青年為主,學歷以本科為主,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比近20%。年輕教師剛登上講臺,缺乏課堂教學經驗,對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也不了解。而要成為優秀的職業學校教師不單要有知識積累,還要養成獨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習慣。職業學校要特別重視對年輕教師的師德、職業精神、工匠精神的培養,以科學的職業價值觀激勵專業教師健康成長。
(二)教研機制:以賽帶訓,加強專業教師的技能訓練
筆者所在學校對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踐情況進行了調查,有83人有到企業實踐的經歷,占26.9%;有67人曾主動到企業實踐,占21.7%;有67人在指導學生實習時到企業參加實踐勞動,占21.7%;有130人無企業實踐經歷,占42.1%。實踐經驗對教師弘揚工匠精神非常重要。為了加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認識,讓教師在實習場地通過實際動手訓練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技能等級證書只能說明持證者通過一定等級的技能考試,既不能代表其真實技能水平,也不能代表其具有職業精神。教師只看重技能證書,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職業學校要鼓勵年輕教師參加各類各級技能大賽,讓他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和真刀真槍的比賽中提高專業技能,扎扎實實地培養工匠精神。
(三)示范機制:引進企業技能大師作為兼職教師,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職業學校引進企業行業技能人才作為兼職教師,是國家和教育部門一直極力提倡和鼓勵的,企業中的技能大師不僅身懷絕技,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從企業引進技術能手,有利于充實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優化專業教師隊伍的結構、提高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也有利于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引進這方面人才要注意高水平和實用性相結合,對兼職教師的聘用要嚴格把關。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兼職技能大師的示范作和引領作用,并積極探索聘用高水平兼職教師的長效管理機制。
(四)兼職機制:嘗試改變職業學校專業教師的用人機制,引進聘用教師
教師聘用制對教師培養和成長產生的影響和意義是深遠的,引進聘用教師能在教師隊伍中起到良好的“鯰魚效應”。聘用教師工作上有敬業精神,技能訓練一絲不茍,在實訓教學中認真負責,在很多方面發揮著骨干作用,有很多聘用編外教師在省市技能大賽中勇奪桂冠,可是一旦進編以后就很難再出成績了。這說明職業學校的用人機制亟待改革。同時,聘用教師制度對專業教師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起到促進作用。通過改革教師的職稱評聘制度,對晉升職稱的專業教師在技能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制度化要求,使學校的一系列措施對工匠精神的培育發揮積極的作用。
目前,職業教育普遍受到重視,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國家和社會應為職業學校教師工匠精神的培養提供政策支持,并且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偠灾?,要讓學生具有工匠精神,首先教師要具有工匠精神。要借助政企行?!八姆狡脚_”,選派優秀的專業教師參加現代學徒制、德國雙元制、國家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積極培育教師的工匠精神,打造“學者型”“雙師型”“師傅型”“賽手型”的教師團隊。
(作者單位:南京江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