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仙
摘 要:數學是一門鍛煉思維的學科,如何讓高校的學生學會利用數學的理性思維去思考問題,是我們數學教師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更好地實施上述目的,分析教學的方法應運而生,分析教學利用教育質量的數量統計和因果分析為教師提供了翔實可靠的數據支撐,避免了教師無的放矢的努力,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培養了學生利用理科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將從傳統教學的弊端、分析教學具有的優勢、分析教學的影響等方面進行闡述,進一步將分析教學在高校數學領域的應用加以論證。
關鍵詞:分析教學;數量統計;因果分析
一、傳統高校數學教學的弊端
(一)忽視教學數據的重要性
在高校的教育中,一個老師可能會對應很多學生,老師不僅要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還要負責學生的生活和安全等基本問題,有時分身乏術,傳統教育對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只能等問題出現了再去解決,無法做到對問題進行預判,這是因為沒有對學生所反饋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歸納。傳統教育就像盲人摸象,個別同學出現問題,教師就以為大家都會出現此類問題,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勸導學生,殊不知,這類問題可能在大數據里面只是小眾問題,真正需要教師重視的問題卻一直隱藏在其中,所以傳統教育缺乏大局觀,主要矛盾可能會隱藏在次要矛盾之中,耽誤教師去解決真正的問題。綜上所述,傳統教育忽視了教學數據的重要性,對還沒有發生的問題缺乏預判性,對整體的學生工作沒有大局觀。
(二)沒有對教學工作的結果進行充分分析
傳統教育首先忽視了教學數據的重要性,其次就是沒有對得到的數據進行結果分析。傳統教育對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專業性更加關注,高校繁重的課業壓力,導致學生和老師都不停地往前走,為達到教學目標持續不斷地努力,忽略了停下腳步,對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的重要性。其實放慢腳步對之前的問題進行總結是為了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沒有加強對數據的整理,導致教師覺得整理數據是一件很煩瑣的事情,自以為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而且面對紛雜的數據沒有整理的頭緒,缺乏歸納分析的能力,忽視了學生存在的一些潛在問題,而等到問題發生之后,教師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這樣反而會浪費更多的精力,倒不如在問題還是星星之火的時候就及時發現和撲滅,保證后續的學習和生活得以順暢進行。
二、分析教學具有的優勢
(一)通過明確的層次和不同的范圍進行分析比對
為了保證數據具有可參考性,我們在進行高校數學的教育情況分析教學中,需要嚴格地控制變量。比如,學生的年級或者班級,每個班級的學生,教育背景的不同,對數學知識的吸收是不一樣的,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數學知識和邏輯體系并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把文科班級的數學成績的分析結果放到理科班級中,恐怕得不到理想的分析結果。哪怕都是理科生,每個年級的數學教學研究也應該進行分別的整理和比對,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是普遍增加的,如果將低年級的教學結果放到高年級中,會導致我們數據的不準確性。所以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控制同一個班級或者年級的學生,比對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的數學成績等方式,明確分析的層次和范圍,會使結果更加清晰,更加準確。
(二)通過顯著的特征進行分析比對
如果我們想了解學生某一方面是否有進步,我們可以在分析方法上選擇通過顯著的特征進行分析比對,比如在固定時間中,分析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或者分析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情況,這能從側面反映出這個階段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特征,更加全面地、高效地對教學情況進行專業分析。
(三)通過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分析比對
有因必有果,為了提高高校數學的教育質量,必須要找到影響質量的原因,從源頭解決問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應用上述的一些方法,比如通過控制變量,確定分析的層次和范圍,找到可能影響教學質量的潛在問題和主要矛盾。我們也可以對一些對結果質量有直接影響的顯著特征進行分析,看是否達到想要的結果,及時進行教育進度的調整。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對教育分析產生的結果進行因果關系的分析,對于產生優秀結果的原因我們要繼續保持,對于出現問題的原因我們要想辦法避免。萬事開頭難,最初進行這項分析肯定會有很多的困難,會面臨數據繁雜、待解決的問題眾多等挫折,但是這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教育方式,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它會越來越方便且高效。
三、分析教學對學生的培養具有深遠影響
(一)在學習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分析教學的方法并不是時刻監視學生的一舉一動,而是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學生的發展趨勢進行有益的調控。這就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不會時刻被籠罩在被控制的陰影中,可以自由地完善自己。這對高校的數學教育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學生可以擺脫應試教育下的壓力,自主地對數學進行學習。數學一直都給學生一種晦澀難懂、深奧的印象,學生往往被迫接受教導,對數學有一種抵觸情緒。而分析教學的方法能夠減輕學生的精神壓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覺性。
(二)在思維上,培養學生用開闊的視野去考慮問題
大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有一個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完成每一項任務的重要精神支柱。而分析教學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對問題進行思考,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也完善了學生的品格。分析教學是一套包括注意觀察情況、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結果、查找原因、解決問題等環節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使用這套方法進行教學的同時,應將這套方法教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用開闊的視野去面對問題。我們在面對問題時,經常容易“鉆牛角尖”,其實以全局意識來分析問題,往往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但是思維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培育優秀的思維方式,這對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生活上,培養學生勇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教師用積極的方法去處理問題,對學生品格的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更應該育人。學生在受教育期間,在學校生活的時間通常占比很重,與同學和老師接觸的頻率也很高,所以教師的行為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學生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如果迎難而上,會對其今后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教師使用分析教學的方法,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是一種正面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學生積極面對困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與實際生活聯系很密切的學科,在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利用分析教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地、系統地了解,利用切實可靠的數據庫高效、科學地分析了可能會影響教育質量的原因,與時俱進地對教育方式進行了改革,體現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體現了教師們對莘莘學子的關心和愛護。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及時地糾正學生,還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和緊密,是一個科學的,與時俱進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廖春艷.基于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數學分析習題課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2018(9):114-115.
[2]鄭月玲.普通高校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理論觀察,2014(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