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為推進體教融合作出頂層設計,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沒有將體育視作獨立的學科,勞逸結合、鍛煉身體,有的甚至認為體育就是課外活動、學生玩耍。事實上,體育作為一門科學具有很強的啟發作用,更蘊含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很多課堂知識,還能啟發人生哲理,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如:長跑不僅培養我們的毅力,更教育我們如何合理資源分配;籃球足球教育我們團結協作;體育比賽教會我們從容面對輸贏……這些恰恰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體育并非簡單的伸展手腳出出汗,依靠體育、運用體育將成就更全面的教育。
毛澤東曾在《新青年》上發表《體育之研究》,其中就提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即要通過教育提升人們精神素養,通過鍛煉提高人們身體素質。清華大學作為我國著名學府,為社會培養出大量頂尖人才,每年學校將3000米長跑作為測試學生的必備項目,全校95%的學生達標,這一舉措被認為是支撐清華人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體育對于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體育能成為伴隨一生的興趣愛好。運動不是為了達標,不僅是一項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能為人們帶來愉悅。學生的壓力如果得不到緩解,將對其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使得學業難以繼續。體育運動給予了人們自我調節、釋放壓力的機會。從小培養起的興趣愛好將伴隨終身并影響著個人的成長發展。很多老人退休后依然堅持體育運動,都是年輕時候培養的結果。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舞蹈……正是這些相伴一生的愛好給予我們不一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