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燦
習近平總書記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菲科問,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無我”的意義是舍棄自己的利益,無私奉獻自己,為他人謀求利益乃至幸福。“無我”的精神自古就存在于中華民族的血脈里。莊子說:“至人無己。”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而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縱觀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精準扶貧讓無數人走向小康;“一帶一路”促進經濟飛速發展……一幕幕令人振奮的景象是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寫照。習近平總書記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什么叫“無我”之境。
“無我”之境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小到個人的優秀品格,大到人民的幸福安定,我們作為青年一代,要努力創造這一氛圍,共創“無我”之境!一個人,只有奉獻自己,“至人無己”,生命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關心民生疾苦,冒死向皇上進諫,訴說民間災情。他把自己交給人民,他也因此而留名千古。范仲淹的無私奉獻,實現了“無我”之境。現代社會,同樣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以奉獻照亮人生前進之路,以汗水為人生之高塔奠基。助人為樂、甘于奉獻的雷鋒,一生只為一清渠的老支書黃大發,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心系工作、牽掛國防安全的黃大年……他們以奉獻詮釋了何為“無我”。
社會上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們同樣在發揚著“無我”的精神。“單車獵人”是一個自發的民間組織,他們或為亂擺亂停的單車找到新的歸宿,或把受到損害的單車送去修理。只是隨手之勞,卻為這個社會增添了幾分秩序與規則,為人們樹立了“無我”的精神榜樣。事情雖小,貴在堅持,他們以助人為樂與堅持奉獻的精神,解讀了“無我”的真正內涵。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這是摒棄了利欲的境界。大境界造就大胸懷,“無我”是一種大境界,是不計得失、不謀私利,是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大格局成就大作為,“無我”是一種大格局,是公而忘私,是擔當有為。放棄小我,成就大我,古老而現代的中國定會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呈現出勇往直前的磅礴氣象。
“無我”之境由奉獻創造,以無私支撐,由兢兢業業筑基,這就是“無我”的精神。
◆點評
作文對題材進行了巧妙串聯。詞語的串聯有:“‘無我的意義是舍棄自己的利益,無私奉獻自己,為他人謀求利益乃至幸福。‘無我自古就存在于中華民族的血脈里。”句中的“自古就存在”巧妙串聯,層次分明,渾然一體。句子的串聯有:“一個人,只有奉獻自己,‘至人無己,生命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價值。”承上啟下,引出下文對范仲淹奉獻自已、創造“無我”之境的論述,結構嚴謹。段落的串聯:“社會上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們也在發揚著‘無我的精神。”此類過渡性的語段,既總結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
【李玉國、侯亞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