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
老師也會有誤會學生的時候,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害怕或擔心這會令老師不悅,當然,提醒老師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有所講究。

開門見山法 這需要孩子有膽量,敢于在關鍵時刻表達自己的想法。譬如,當老師認定孩子說謊時,告訴孩子不妨直截了當地說:“老師,我說的句句都是實話,請您相信我?!遍_門見山的好處是一針見血,老師能夠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定風險和副作用,往往會令老師難堪,甚至下不了臺,激化矛盾。因此,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只有老師一個人在場的情況,這時提出效果更好一些。
迂回法 在處理被老師誤會的情況時,迂回法也不失為一種較穩妥的應對方法。例如老師誤以為孩子抄了同學的作業,開門見山法可能會使正在氣頭上的老師認為孩子有頂嘴之嫌,辯解不成,反而錯上加錯。針對這種情況,告訴孩子不妨采取迂回法,等到老師氣消時,再對老師說:“老師,我知道您是為我好,抄作業不對,但這作業真是我自己寫的,不信您可以出題考我?!碑斎唬@種方法要想取得成功,還需要孩子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婉轉的表達方式更能讓老師易于接受,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因此在公眾場合,不妨使用迂回法。
默認法 讓孩子理解,有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被老師誤會了,也用不著跟老師一味地爭辯,否則就算老師發現誤會了孩子,也會覺得孩子過于矯情。有些誤會可能只是一時的,事實如何也許很快就會被老師認識到。過于斤斤計較,反而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因此,適當地使用默認法,可以使孩子在老師眼中的形象變得更好。
不承認法 如果在較為重大的問題上,老師誤會了孩子,那么要讓孩子明白,他可以沉默、可以迂回,甚至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但就是不能承認。就好比飛飛遇到的這種情況,一方面要對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方面可以積極查找丟失的錢款,洗清自己的嫌疑。同樣,遇到其他來自老師的較為嚴重的誤會,也不能因為害怕而自己把自己推上“被告席”,這樣非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多困擾。
家長平時多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如果與老師發生誤會,不妨采取以上方法,或許可以“化險為夷”。當然,僅僅死記硬背方法和套路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鍛煉孩子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學會與老師進行溝通,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