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欽
近年來,創客教育正逐漸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熱潮的關鍵組成部分。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主張“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旨在將創客運動所提倡的“動手、實踐、操作”等理念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重視多領域、跨學科整合的教育。
美術學科也亟需在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科融合中重新構建多元生態課堂,讓學生們在自主創新探究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感受力、藝術表達力,錘煉他們的合作能力,開拓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由此可見,創客教育理念與美術課堂改革都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兩門課程的有機融合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一、培養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
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了美術課程具有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四大特點。其中“實踐性”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運用傳統媒介或新媒體創造作品,發展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基于此,就創客教育具體內容來看,創客教育尤為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探究活動。而美術課程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活動的基本方法,美術實踐能力是塑造創造性思維的先覺性條件。遵循實踐性教學原則,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秉承與發展了創客教育和美術教學的實踐性原則。
創客教育理念的教學培養了學生對于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隨著3D打印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并逐漸引入學校,美術課堂逐漸從傳統教學中脫離出來。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構建,進而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使得美術知識可視化,美術技能過程化。創客教育的美術課堂在幫助學生學習美術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掌握各種軟硬件的操作能力,保證了學生每一項有創意的想法都能變成實物。學生們在動手實踐的同時,也是知識運用與開發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到的美術知識加深理解和運用,而不是單純“知識灌輸的教育”,其理念的有效銜接,不僅有助于師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與科技的融合產生新的認知,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美術實踐方法,增強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與創造思維能力,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美術教育的魅力。
二、培養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探究中思考
自主和創新是創客教育的兩個關鍵點,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空間,也要做好學生的創新指導。針對這一教學特征,采取“任務驅動式”的訓練是有力手段,通過設計出符合小學生個性特點的全方位任務,能為學生提供創客行為所需的必要環境和空間,從而推動創客活動的進展。
21世紀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別、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其中創意實踐指在美術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運用創意思維和創造方法,培養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創造性思維,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由美術課程體系的知識結構可知,美術教學所關注的是學生個體通過美術學習而形成的以美術語言表達內心世界的能力素養。按照創新性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借助現代媒體等美術工具,以個體或團隊的形式進行動手實踐,制作出體現學生個性的作品。教師理應鼓勵學生添加豐富的創意內容,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自主學習欲望,并且更容易培養他們高水平的創新思維。
三、培養協作能力,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在創客教育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而不再是以教師的單純講授為主,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有的擅長構思、有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分組合作能提高課堂效率,也能提高每一位同學在課上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到美術教育能夠更好地給小組成員展示的平臺,有的學生擅長設計、有的學生擅長畫畫、有的學生創新思維強、有的學生信息技術高超,不同的小組成員在協作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進步,能大大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以及效果。合作學習能將小組的成果轉化為班級共有,可以培養他們的群體意識和活動能力。
把創客教育理念與美術融合,能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提高師生的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是信息時代下跨學科教育的潮流趨勢,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拓展學習渠道,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創新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