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雅
【內容摘要】地理實踐力可以在動手體驗活動中得到提升。動手實踐活動能夠拓展以往的地理課堂,它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出來,鍛煉學生的學以致用素養。文章主要從動手體驗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教育者帶來借鑒。
【關鍵詞】動手體驗 活動 地理實踐力
教師在地理課堂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進行培養,推動地理課程的變革。動手體驗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對知識進行探究。因此,地理實踐活動能夠尊重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動手實踐活動大致可以分為考察、調查和實驗等,教學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動手體驗活動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能夠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動手體驗活動與以往的地理教學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地理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目標
學生在剛剛進入初中階段,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知識,但是他們的認知還是比較淺顯的。通過動手體驗活動,讓學生將地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感受到地理課程的趣味性。地圖是學生常用的學習工具,也是學習渠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繪制地圖,讓學生通過地圖學習知識。例如,在繪制教師的平面圖形中,要凸現出地圖的三要素。那么,學生應該怎樣測量出教師的長度與寬度呢?有的學生用步子進行丈量,有的學生用腳長進行丈量,而有的學生運用了尺子。對這三種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步子是最快的,腳長是最準確的,而尺子是最麻煩的。在確定教室門的朝向時,有的學生認為可以運用野外辨別方向的途徑,有的學生認為可以走出教室門確定方向。在確定門窗、黑板等物件的長度與寬度及間距時,學生可以通過動手體驗的學習方式,確定教師平面圖中的各要素,繪制平面圖。等學生繪制好教室內的平面圖時,可以將平面圖展現給其他同學,并讓同學進行評價,并進行改正。由平面圖的繪制、到教學樓的繪制。由于繪制需要大量的數據,教師可以將學生科學分組,確定每個學生的任務及方法,要統一運用比例尺,最后繪制出平面圖,學生在動手體驗活動中,需要學習測量距離、確定方向的方法;并學會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這樣學生會在學習中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地理課堂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二、通過活動細節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
在動手體驗活動中,教師要突出細節,保證活動的科學性。例如,在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的氣溫的測定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學校中的幾個地點進行測量,通過鐵桿構建1.5米的支架,將溫度計按照標號懸掛在支架上,學生需要記錄早、中、晚觀察區的溫度。為了保證活動的科學性,只是將學生作息實踐與實際溫度進行對比。在對學校的降水量的測定中,學生需要用到有刻度的雨量器,將雨量器分散在學校不同的位置,學生持續觀察這一個月的降水量的情況。教師需要通過活動細節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保證活動的科學性,在講授地理知識時,應該確保操作的規范準確,減少學生出現錯誤的情況。學生在記錄數據時,需要學會制作表格,對不同時間點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生通過一天中的最低溫和最高溫,可以正確理解溫度的定義。在動手體驗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資自己動手操作,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糾正,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例如,在繪制天氣圖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繪制天氣圖,將溫度用紅色曲線圖表示出來,降水用藍色柱狀圖表示出來,這樣學生會有飽滿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地理實踐力和創造力。
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在動手體驗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學習地理知識,對艱澀難懂的地理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歌訣將知識串聯起來進行背誦,這樣可以提高記憶效率。針對世界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可以編成這樣的口訣:“世界面積前六大,俄加中美巴澳大”,這樣學生既可以清晰看到知識,還能輕松記住知識。在等高圖的知識學習中,部分學生很難理解等高圖。在等高圖的繪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瀏覽等高圖,獲取等高圖中的信息;其次,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總結等高線的特征及。在動手體驗活動中,可以在地理語言和空間邏輯中提高學生的感知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豐富多彩的動手體驗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在運用乒乓球制作地球儀模型時,在乒乓球上面標出經線和緯線,理解經緯線的定義,學習經緯線的讀法。借助校園沙地,制作地形模型,可以了解山脈、山谷和懸崖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四、在動手體驗活動中應該體現出學生的參與性
在動手體驗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是主要參與者。教師也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動手體驗活動中呢?合作探究是不錯的形式。合作學習是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應該引起教師的關注,無論是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課堂中還是教學實踐中,都需要充分運用合作學習。對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逐漸增強,同時還有的學生出現了叛逆心理,這時候合作學習就可以發揮出作用。地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樹立責任意識,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學會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是合作學習的基礎,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科學分組,每個小組中的人數應該控制在5~6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獲取相同的任務,小組內學生學習水平應該存在差異,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的人數應該相等,通過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其次,每個學生都應該明確自己的分工,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以及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他們安排任務,可以讓外向的學生充當記者,細心的學生承擔記錄數據的工作。
五、設置探究性活動
實踐活動需要學生不斷探索知識,在實施活動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以任務為線索,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鞏固已有的知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雖然,在開展動手體驗活動實施前,將學習任務分配下去,通過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那些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能夠盡快完成學習任務,而那些沒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沒有積極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改變以往任務的分配原則,運用以下方法進行分配:其一,在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小組時,還應該將任務進行細分;其二,小組內的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將任務分配給合適的同學,并制作任務分配表;其三,將總的學習任務進行細分,細分成具有關聯的小人物,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動手體驗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六、充分利用體現地域特色的活動地點
學校、鄉土環境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包含著很多地理現象,但是,很多學生沒有從實際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這時候,教師可以將鄉土地理資源融入到動手體驗活動中,從學生的生活著手,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啟發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總結出地理規律,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環境都存在差異,在選擇動手體驗活動的地點是,教師應該先對鄉土環境進行分析,找到具有特色的教學資源,通過這些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結語
地理實踐力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地理課程的變革,動手體驗活動也在不斷發展中。教師可以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目標、在活動細節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動手體驗活動中體現出學生的參與性、設置探究性活動等策略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莫亮華.摭談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3):22-23+46.
[2]杜家偉.談地理實踐力的課堂教學落實路徑[J].地理教學,2017(13):43-45.
[3]金開任,葉文媛.指向地理實踐力的教材“活動”教學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9(3):19-23.
(作者單位:甘肅省合水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