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珍
【內容摘要】試卷講評課是學生考試后,教師從中獲取反饋信息,對學生知識缺陷進行矯正的一種課型。要上好一堂試卷講評課,教師必須首先理清四個關鍵詞——節奏、合作、拓展、系統,形成節奏意識、合作意識、拓展意識和系統意識,然后再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試卷講評課 節奏 合作 拓展 系統
測試考試是語文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畢業班備考復習階段。有考必有講,試卷講評課也因此成為語文課堂的重要形態。通過試卷講評,學生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反思教學,不斷總結、調整、改進,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很多時候,教師累得夠嗆,但是吸引不了學生;學生努力去聽,最后就只是得了個標準答案,課堂效果不佳。其實要上好一堂試卷講評課,首先要理清4個關鍵詞——節奏、合作、拓展、系統,形成節奏意識、合作意識、拓展意識和系統意識。
關鍵詞一:節奏
試卷講評課堂存在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教師忙著念答案,學生忙著抄答案,從頭到尾,走馬觀花;一種是題題皆重點,個個有問題,教師講得熱火朝天,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兩種現象表面看來截然不同,但其實都是沒有節奏感的表現。
節奏是一堂課生命力的集中體現,節奏感強的課堂,快慢有變、起伏有致,它往往會像一塊磁鐵,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都吸引過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如何增強試卷講評課的節奏,可以從以下角度著手:
第一,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分析試卷結構、學生考試情況,把握整套試題的重點、難點和盲點,這些重難點和盲點不應超過總題量的三分之一。這個三分之一薄弱部分就由教師重點講評。
第二,把握學生的心理節奏??纪暝?,講試卷,學生由于對自己考試成績的不確定,普遍都存在沮喪感;當教師成功導入課堂后,學生又會對正確答案充滿興趣;當答案核對后,學生又會自覺地營造一種討論的氛圍;當討論完答案的正誤、分數的高低后,他們就會陷入沉寂,對教師講的知識技法、注意事項等并無心思關注。他們的心理會經歷這樣一個由低沉到亢奮然后到低沉的發展過程,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使學生的心理節奏和教師的教學節奏合拍。
第三,要牢記“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因為大部分的知識、方法都是已經學過的,所以試卷講評課是最好實現“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一理念的。
只要教師有了節奏意識,做到了心中有重點,有規劃,有學生,課堂就自帶節奏感了。
關鍵詞二:合作
無論是從動機角度還是從認知角度看,合作學習的方法都是很優越的,能體現學生主體性,其中包括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兩個方面。
合作不僅能解決一些試卷上的問題,做對了的同學能夠鞏固知識,做錯了同學可以得到糾正和指導,一舉兩得。不過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到幾個問題:第一,全員真正參與,課堂不只是教師和學霸的舞臺,更應該是失分學生的主場,他們更需要這個課堂;第二,必須是“有目的的活動”,每個學生都要帶著明確的目的、任務參與進去。第三,對合作的過程和結果要有評價和檢測,及時將評價和檢測的結果反饋給小組;第四,完全應該由個人解決的問題和超出小組能力之外的問題,就不適合采用合作的方式解決,要采用其他的方法,例如知識盲點、小組無人能解的問題或是只需要查找工具書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個人總結經驗教訓等;第五,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安排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可以是課堂內,也可以在課堂外。
學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人,但教師也不能當甩手掌柜。在有些課堂上學生在下面聊得熱火朝天,教師在講臺邊忙得不亦樂乎,互不搭理。這顯然違背了課堂合作的要義。師生的合作不僅表現在你講我聽或者我講你聽上,在小組成員的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制度和評價標準的制定、小組學習任務的設計、成員積極性的調動、疑難問題的解決、小組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甚至教師還可以選擇加入某一小組,成為其中一員,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辯論。
師生搭配,干活不累。 在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和學生都具有合作意識,各司其職,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課堂才會有活力,講評才會有實效,成績才會有進步。
關鍵詞三:拓展
由于篇幅、分值和考試時間的限制,一張試卷能考到的知識點往往是有限的。如果只是就題講題,就試卷講試卷,那就達不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一道題聽懂了,會做了,但過不了兩天相關的知識和方法又會忘記,或者是稍微變換一下題目又不會做了。沒有做好拓展鞏固應該是出現這些情況的一個原因。所以,在講評課上,適度的拓展對提高講評課的效果很有作用。
首先,要以點帶面。試卷講評重點不在試卷上的題,而在每一道、每一個選項對應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以點帶面,以試題為引子,一點點、一條條地牽扯出試卷后面的知識和解題思路,學生掌握了這些,才能舉一反三,錯題才能成為前車之鑒。
其次,要有從知識到能力的拓展。如果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就會導致知識僵化,“因為這些知識不能遷移,不能被新的事實所豐富,不能用來解釋新的事實”。試卷講評課,除了要講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思考、分析的能力。
第三,要有從講評到練習的擴展。對學生錯誤率高、整體失分較多的題,教師進行知識、技巧歸納總結后,可以隨堂出一點針對性練習加以鞏固。例如講完詩歌鑒賞王維的《漢江臨泛》的頸聯的煉字題后,就可以出二首詩的煉字題給學生當堂練習,讓學生鞏固煉字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
這些都是課堂拓展,課后同樣需要拓展,例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試卷反思和錯題整理(錯因分析、知識和技能、和以前考試情況比較分析)、理解消化、鞏固練習、系統定位等,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分析和總結學生錯因、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等。
關鍵詞四:系統
前三個關鍵詞或多或少都和“系統”這個詞有關。系統化思考和處理一節試卷講評課,應該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根本原則。
高中語文是一個大系統,里面包含了若干子系統及次子系統,學生最后高考成績如何,和對這些子系統、次子系統的關系的處理有莫大關系。各類考試測試是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要素,也是一個子系統,而試卷講評又是這個子系統中的一個要素,也是一個次子系統,而它本身也包含了若干要素。以高考語文復習為例,大大小小的系統中,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要注意試卷講評在整個高三語文復習系統中的階段。高三總復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它們呈現出的動態性、連續性特征不容忽視,雖然每一輪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不同,但后一輪很明顯是在前一輪的基礎上朝前滾動的。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各種形式的測試。這一堂試卷講評課所處的階段,基本決定了講評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可能采取的教學方法。一套相同的試卷,在不同的階段,講評的側重、方法也不同。
第二要注意試卷系統。一份試卷,就是一個系統,試卷的題量、考試的時長、分值的設定、題型的變化、考點的關聯、難易題的安排等都要全盤考量,無論是做題,還是講題都必須有整體意識,要統籌好各部分、各要素。
第三要注意學生系統。試卷講評課面對的既是班級整體,更是班級中的學生個體。共性錯誤面向全體,個性錯誤面向個體。
結論
試卷講評課型一般由課前設計、課中講評、課后反思三個部分構成,如果教師在課前設計時就具有節奏、合作、拓展和系統等意識,那么這些意識就會自然滲入試卷講評課的每一個環節里,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蘇聯),《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60-61.
[2] 克伯屈(美國),《教學方法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涂秋元.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J].語文月刊,2010(6).
(作者單位: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