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內容摘要】初中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最有力的證明,同時為以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不再多走彎路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項,但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基本具備的背景下,初中歷史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初中歷史課程作為初中生以后發展的一門重要學科,課程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初中歷史借鑒素材,也為初中學生的以后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能夠讓初中學生了解各國的文化背景,對初中學生知識的擴展也是至關重要的,讓初中學生明白各種中國典故、歷史背景的由來,從而能夠正確判斷初中歷史的走向,給出正確結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
一、當下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現狀
初中歷史教學體制改革應該以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將老師教課,初中學生被迫聽課的方式發生改變,根據每個初中學生對歷史不同的學習方法,自主探討研究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發揮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當代初中歷史教學模式仍是采取傳統授課方式,就是老師站在講臺上死板的講著歷史課程,初中學生坐在座位上該做什么還做什么,就算個別學生聽課,也不會聽得那么明白,讓學生上完一堂初中歷史課會很累,同時初中歷史老師在三尺講臺上講,還是以老師為主導進行的授課傳輸,初中學生只有完全跟住歷史老師的步伐,才能聽懂課堂上的內容,才有可能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初中學生但凡思路沒有跟上老師的就會導致這一堂課有可能全部荒廢,就算整堂課都跟著老師的思路在走,但是因每個初中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接受程度也存在深淺不一,還會導致老師講一堂課特別累,不利于老師的心情,也不利于初中學生的成績提高,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歷史的授課模式,從學生要被動的聽課變成主動學習歷史課程進行轉變,讓當代初中生能夠完全喜歡上這門課程,歷史這門課程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主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擴展學生歷史的知識儲備量。
二、新時代下初中歷史課程該如何開展
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效率和如何提高初中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欲望,已經成為非常大的難題,在如今互聯網大時代的背景下,初中學生查找文獻的方式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不再完全依附老師所講,初中學生可以自己去查去找,這讓初中學生能夠培養學習初中歷史的興趣,增加對初中歷史這門學科的知識儲備量,從而讓初中學生能夠對當下時代的格局有個正確獨立的判斷思想。
1.主動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初中歷史課程的意識
學是教的基礎條件,教是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于初中學生掌握的多少,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討教”,學習的內容與方式方法必須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下子全都硬塞給初中學生,要一點點滲透教學,讓初中學生能夠慢慢接受理解,根據初中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調整教學進度,讓每個初中學生都能夠充分理解與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初中學生保持學的高效率,不斷提高初中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慢慢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初中學生覺得學習歷史課程不再是一件難事,讓初中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初中歷史這門課程,享受初中歷史學習所帶來的獨有的魅力①。
2.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愛好
首先,培養初中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是初中歷史所必須的,初中歷史這一科目不像數學與英語等需要理解記憶的學科,這一科目是需要初中學生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記憶能力,如果強行把初中歷史變成了邏輯類學科,那么就會導致出現歷史人物與時間以及歷史進程全部錯位等問題的發生,因此改變初中歷史的學習方式就顯得勢在必行,讓初中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充分的自主權利,讓初中學生能夠自己做主,讓初中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這堂課程的主線,這樣的學習氛圍,初中學生的歷史成績想不提高都難②。
3.初中歷史老師要做好一堂課的引路人
其次,老師要做到耐心的引領與講解,確保初中學生的思路不能過分跑偏,當代初中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不能夠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思路,限制性的發散能夠提高學習樂趣,過分發散則就會導致學習效率變低,因此老師就顯得至關重要。初中歷史老師作為一堂課的引路人,應起到帶頭作用與約束作用,讓初中學生能夠長時間的保持學習的高效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動腦思考能力,也可以提高自身學習興趣,最后,一定要嚴格把握課堂上的嚴肅性,課堂還是具有一定嚴肅性的,培養初中學生自主意識并不代表可以讓初中學生胡作非為,要合理把握教學尺度,既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也要守住課堂的嚴肅性。
4.初中歷史課培養興趣策略
例如:可在上課的過程中把同學分成幾組,然后你告訴每組第一個同學一個歷史時期的事件或人物,(當然,這些同學所記憶的全部串聯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整串歷史時期)看看到最后哪組同學記得多,可以采取積分制,期間可以進行提醒,但會相應扣除分數,這樣可以充分調度初中學生對積分制的敏感程度,讓初中學生能夠為了分數,強迫自己多記一些,讓初中學生能夠因為競爭從而多加記憶,利用這種大家參與的游戲方式,對初中歷史能夠不斷的進行重復記憶,從而加深印象,讓初中歷史變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從而讓初中學生能夠更快更高效的記住這些人物和背景,把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變成不再是初中學生的難題重點③。
也可以在上課前,為初中學生講解一下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對以后的生活存在哪些幫助,讓初中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知識用在實際發展中,利用孩子本來對這個社會的好奇心,調動孩子們的學習欲望,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我們這堂課的講課效率,初中學生帶著目的去聽,也就能夠讓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在開始的時候提出問題,采取獎勵的方式,用有獎學習的方式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的欲望,可以讓答案藏在這一堂課中,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初中學生的尋求答案的心理,讓初中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聽好這堂課程。最后老師們選擇的獎勵一定不能敷衍了事,因為這樣初中學生發現得到的并不是自己特別想要的時候,會影響下一次的學習欲望,對下一次的獎勵不會再抱有得到的心理,對初中學生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下心思多想想,要理解當代社會下,初中學生最需要什么,只有懂得初中學生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講好初中歷史這門課程。
總之,初中歷史老師要因材施教,既要適應當代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要順應時代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把初中學生徹底帶進課堂,讓初中學生的思路能夠更好的集中、發散,讓初中學生的學習不再完全依附初中歷史老師課堂上的傳授,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讓初中學生能夠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讓學習變得不再枯燥乏味,讓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變得可愛一些,讓學習變得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高質量的人才。21世紀的歷史課程的教學方式必須發生改變,因為時代不同,教學方式必須也要不同,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我們不僅僅要懂得當代初中學生的心理,更要懂得知識傳播的方式方法,當代社會初中學生成熟過早,初中歷史老師一定要懂得拿捏初中學生心理,才能更好的傳播知識與能量。
【注釋】
① 包海峰.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思考與分析[J]. 考試周刊,2018(15).
② 高能. 對初中歷史課堂如何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 新課程(中),2017(11).
③ 朱漢國. 淺議21世紀以來歷史課程目標的變化[J].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5(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