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 張緒東 張煥君 張濤 曲曉妮 趙金玉


摘要:目的 比較不同劑量的納布啡用于分娩鎮痛中的預防性鎮痛及鎮靜效果。方法 選取200例初產婦進行鎮痛分娩,ASA I級或II級,隨機分為4組,每組50例:產婦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3ml,觀察5min后未見異常接PCEA泵(0.08%羅哌卡因、0.33%舒芬太尼,共150ml,負荷藥劑10ml,背景藥劑5ml/h,脈沖藥劑6ml/次,給藥時間20min)。A組椎管穿刺前無納布啡;B組椎管穿刺前5min,靜脈滴注納布啡0.1mg/kg;C組在椎管穿刺前5min,靜脈滴注納布啡0.15mg/kg;D組在椎管穿刺前5min,靜脈滴注0.2mg/kg納布啡。每組記錄椎管穿刺前5min(T0);靜脈滴注納布啡5min,椎管內穿刺前0min(T1);靜脈滴注納布啡10min,椎管內穿刺后5min(T2);靜脈輸注納布啡20min,椎管內穿刺后15min(T3);第一階段產程(T4)和第二階段產程(T5)進行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等級。記載Ramsay(RSS)鎮靜評分。包括:硬膜外阻滯平面、硬膜外穿刺配合度、惡心嘔吐現象、基本生命體征、新生兒Apgar評分,產婦和助產士的滿意度以及最終分娩。結果 各組間VAS評分及RSS評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A組均高于其他組的VAS評分,RSS評分高于A組,B組鎮痛不良,D組嗜睡,C組鎮痛、抑制作用優于其他組,無其他不良反應。各組新生兒Apgar評分無顯著性差異。四組間比較(P>0.05)。四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靜脈滴注1.5mg/kg納布啡用于分娩鎮痛具有良好的鎮痛、鎮靜作用,且不良反應不增加。
關鍵詞:分娩鎮痛、納布啡、疼痛評分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077-02
我國的分娩鎮痛率不到10%,和發達國家85%以上的無痛分娩率相比差別很大[1]。分娩期疼痛也會導致剖宮產率上升[2]。采取分娩鎮痛可有效減少產婦的疼痛感、體能消耗,也可有效減輕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心理,并且還可以提高母嬰安全性[3]。條件允許下,還可根據產婦意愿對分娩鎮痛方式進行選擇[4]。本研究將不同濃度納布啡用于椎管內麻醉前靜脈滴注,評價不同濃度用藥的分娩鎮痛鎮靜效果及其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選取各組產婦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濰坊市婦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足月單胎初產婦并采取分娩鎮痛的200例。年齡在24-38歲之間,身高在155-175cm之間,體重在60-90kg之間,ASAⅠ或Ⅱ級,無經陰分娩及硬膜外分娩鎮痛禁忌癥。隨機將入選產婦分為四組,四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產婦子宮規律收縮進入產房后,子宮開口大于2cm時,取左側臥體位,測血壓,心電圖和脈沖氧飽和度,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師實施L3-4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導管置于頭部端,留置3cm,固定。仰臥后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3ml,觀察5min無異常后接PCEA泵(0.08%羅哌卡因+0.33%舒芬太尼共150ml,負荷藥劑10ml,背景藥劑5ml/h,脈沖藥劑6ml/次,給藥時間20min)。A組:椎管內穿刺前不給納布啡;B組在行椎管內穿刺前5min,取0.1mg/kg納布啡靜滴;C組在行椎管內穿刺前5min,取0.15mg/kg納布啡靜滴;D組在行椎管內穿刺前5min,取0.2mg/kg納布啡靜滴。
1.3觀察指標 記載靜滴納布啡時,進行椎管內穿刺前5min靜滴納布啡5min,進行椎管內;穿刺前0min(T1);靜滴納布啡10min,進行椎管內穿刺后5min(T2);靜滴納布啡20min,進行椎管內穿刺后15min(T3);第一階段產程結束時(T4);第二階段產程結束時(T5);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并影響睡眠為4~6分,重度疼痛和睡眠障礙7-9分,10分為最痛)。采用Ramsay鎮靜評分法(RSS)1~6分,1分為煩躁、不安;2分為平靜、合作;3分為困倦、配合;4分為可喚醒的睡眠狀態;5分為能夠對強烈的喚醒做出反應且反應遲鈍的睡眠狀態;6分為不易喚醒的深度睡眠狀態。其中鎮靜滿意為2-4分,鎮靜過度為5-6分。新生兒Apgar評分、產婦及助產士滿意度。安全性評估:四組術中和術后不良反應的患者。
1.4安全性評價 觀察記錄4組麻醉前后心律、血壓,觀察記錄惡心等不良反應,嘔吐,瘙癢,嗜睡,頭暈
觀察記錄4組麻醉前后搏氧飽和度、心率、血壓,和術中、術后有無困倦、頭暈、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瘙癢等不良反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統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 )計量組間數據,采用x2檢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 四組產婦臨床資料的比較
本研究納入200例產婦,均自然分娩。各組產婦體質量、年齡、身高、孕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四組產婦不同時點鎮痛、鎮靜評分、新生兒Apgar評分情況
四組產婦T0時VAS評分均大于7分,與A組(對照組)相比,B、C、D三組T1-T5時點評分明顯降低(P<0.05),見表2。RSS鎮靜評分,見表3,。新生兒Apgar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分娩過程中不同產程的疼痛機制不同,第一產程主要是子宮體收縮和宮頸擴張。產婦有腰骶部和下腹部疼痛,是典型的“內臟痛”。納布啡激動κ受體,產生脊髓水平的鎮痛,能很好的抑制內臟痛。目前關于納布啡靜脈滴注用于分娩鎮痛的最佳適用量研究較少,考慮到過度鎮靜是納布啡最主要的不良反應,因此本研究通過在椎管麻醉前5min中靜脈滴注不同納布啡的量來觀察它的鎮痛鎮靜效果及對母嬰有效性的影響。鹽酸納布啡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拮抗藥(主要激動κ受體拮抗μ受體),呼吸抑制作用輕微,并且有封頂現象,靜脈自控模式下用于分娩鎮痛的效果優于哌替啶,抑制內臟痛效果更顯著且較少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本研究發現納布啡1.5mg/kg靜脈滴注能產生較好的鎮痛鎮靜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納布啡1.0mg/kg鎮痛欠佳,納布啡2.0mg/kg產婦出現嗜睡。
綜上所述,在椎管穿刺前5 min使用納布啡1.5mg/kg靜脈滴注能產生較好的鎮痛鎮靜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產婦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徐銘軍,姚尚龍.中國分娩鎮痛現狀與對策[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學雜志,2018,39,(4:)289-293+337.
[2]秦秀芝.剖宮產率上升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3):143.
[3]Lee AI,McCarthy RJ,Toledo P,et al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fentanyl dose and breastfeeding success:Arandomized clinicaltrial[J].Anesthesiology,2017,127(4);614-624.
[4]Nelson KE,D”Angelo R,Foss ML,et al.Intrathecal neostigmine and sufentanil for early labor analgesia[J]. Anesthesiology,1999,91(5):1293-1298.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 ?山東濰坊 ?2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