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
摘要:分析手部外傷急救措施和手術術前術后的護理及注意事項。手部外傷要及時做好急救措施能有效地減輕手部傷情情況,手術前后正確進行護理和鍛煉有助于手部恢復。如患者手部創傷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會對其生理和心理產生雙重壓力,嚴重情況下甚至引發患者出現情感障礙。手外傷大部分因突發時間所導致,多數患者家屬會因擔心等心里出現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心理疏導工作極為重要。因此,針對手外傷患者,護理人員不僅要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還需進行針對心理護理。
關鍵詞 ?手外傷;飲食護理;功能訓練;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098-01
1 手部外傷定義及分類
1.1手外傷定義
手部是和外界進行最頻繁接觸的人體器官,因此極易因自身和外界因素造成傷害。通常情況下外力因素造成,例如直接暴力因素、擠壓傷、撞擊傷、刀刺傷以及切割傷等都可能引起手部損傷。
1.2手外傷的分類
當前階段,臨床上把手外傷主要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類。其中閉合性損傷屬較為嚴重的手部損傷,因其傷口為閉合性經常被人們疏忽,而其損傷多出現手指骨骨質破壞,以及關節損傷,不能及時有效進行救治會對患者手部功能造成嚴重影響。開放性手部損傷指的是手部皮膚、筋腱出現破損,需要進行清創縫合。陳淑琴[2]在研究中指出,急診接收患者中,其中手外傷患者占據四分之一,其中七成以上為開放性損傷患者。
2 不同類型手部外傷護理原則
2.1開放性傷口護理原則
周義波在研究中表明,手外傷如果沒有出現骨折情況下,首先要做好包扎和止血工作,并要定期按時換藥以及給傷口消毒,在恢復期間要注意不能讓傷口沾水,還需要配合指導醫生服用一些針對性消炎藥物有效控制傷口感染風險。傷口包扎后不要自己進行拆除和移動,以避免影響到傷口固定,造成傷口感染化膿,在護理期間患者應保持良好情緒避免勞累。
根據傷口程度和大小來確定麻醉藥量和范圍,簡單損傷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出現特別嚴重的情況例如肌腱斷裂,縫合時間很長需要臂叢神經麻醉,如果更嚴重或者患者是小兒,不能配合或怕造成心理影響,則可以考慮全身麻醉方法。
2.2閉合性傷口護理原則
而對于閉合性損傷患者要根據骨折程度給予治療方案可以進行借助工具來固定,通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后患者應定期復查到醫院進行X射線檢查,對骨折愈合狀況進行明確了解。同時為恢復手部關節靈敏度需配合相關功能訓練加速恢復進程。
3.手部外傷護理注意事項
3.1開放性傷口護理注意事項
據報道,手部外傷術前護理要根據患者手部創傷部位和傷情程度進行合理措施,其中包括飲食、藥物、心理等方面的針對性輔導等。與此同時,根據患者的文化及學歷水平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于文化程度比較高積極詢問患者心理情況回答患者疑問并幫患者解決疑問。文化偏低患者他對于病情認知比較差,服從性也比較差,對待這樣的患者更應該以真誠熱情態度耐心地對患者進行心理上輔導與疏通。
劉興紅曾指出手部外傷根據傷口污染情況判斷組織修復與重建情況,第一種傷口污染不是特別嚴重,手部外傷主張進行一期的組織修復與重建。第二種在傷口污染嚴重情況下,因為進行一期的組織修復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系數,所以要暫時先行清創術,在進行二期組織修復與重建。第三種傷口如無感染情況,不必經常換藥,2-3天進行一次傷口換藥即可。但是傷口滲出較多時,可調整為1-2天換一次藥。對于正常血糖患者,傷口無感染,可術后12-14天進行拆線處理。對血糖紊亂如糖尿病患者,拆線可延遲。孫泉在研究中也曾指出,對于開放性損傷患者需要保證裸露傷口部分清潔,預防因沾水等問題引發的感染情況發生。其次,要注意日常飲食,避免辛辣油膩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蛋白質含量較高食物為主,對傷口恢復起到很大幫助。同時還應該多吃一些維生素豐富且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能夠有效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和消退,避免手部外傷組織出現感染。除此之外,應注意避免食用油膩以及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應減少食用肥肉和油炸食品會延長傷口愈合。最后,除了注意飲食還應注意感染,由于外傷手術后有一定恢復周期,但在此期間很容易感染,所以患者應注意感染問題,畢竟手部受到感染會影響手術效果。對手部功能也有一定影響,同時也不利于病情恢復,恢復期間注意事項尤為重要,決定手部是否能完全康復。
3.2閉合性傷口護理注意事項
張朝躍指出對于合并血管、肌腱、神經損傷和骨折患者,一般術后都會采用石膏進行輔助固定,此類石膏一般需要周期大致在3-4周,在石膏固定期間,不可以讓患者、家屬、同伴以及非正規人員和非醫務人員去除石膏,否則容易導致縫合的血管、肌腱或神經再次斷裂。石膏拆除后,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功能恢復鍛煉,對于有特殊要求或對石膏過敏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各類醫療器械支具代替石膏進行固定。 潘達德,顧玉東,侍德在研究中提出,術后應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術后康復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腱粘連和關節僵硬的發生,幫助手的功能恢復。術后定期復診。這就在側面與本文作者的研究相互印證。在術后進行手部功能和機能的恢復鍛煉,手部功能完全康復活動自如取決于術后恢復訓練,手術僅僅是幫助患者手部恢復的首要環節,術后手部功能鍛煉是康復的基礎,主動進行適當伸展活動慢慢來增加手指活動度,千萬不能心急而用力過度,術后兩周后手指可做活動練習,四周后可以進行輕微伸縮練習,每天需要五次訓練每次訓練大概十分鐘,引起輕度酸脹反應為最佳表現,避免存在暴力性動作或力度。去除石膏保護后可進行局部推拿,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骨折部位愈合,可適當進行輕度關節彎曲和轉動訓練,訓練強度可以逐漸增強。一般鍛煉時間應要持續兩到四個月后可以恢復正常,要堅持鍛煉才會取得好的效果。與此同時,在進行手部功能訓練期間也要注意頻率,預防過度鍛煉對手部造成沖擊或者扭力,造成患者的二次創傷。
綜上所述,手部外傷后進行有效急救措施和術前護理很重要,但術后護理和飲食方面及功能鍛煉也尤為重要,正確術后護理和鍛煉有利于患者盡量康復。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 ?上海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