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鮮苗 謝繼群 劉佳 彭述英 劉珍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在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強制醫療所內住院的抑郁癥患者80例,按照干預的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心理放松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強化宣教干預,經過干預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比較兩組情緒變化及依從性。結果:觀察組干預后抑郁分值及焦慮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在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放松訓練;強化宣教;抑郁癥患者;情緒變化;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103-02
抑郁主要是患者的心境出現變化,以低落為主,通常患有抑郁癥的患者伴有絕望、無助及焦慮感等[1]。抑郁癥是一種全球性的精神衛生問題,病因復雜,可根據起病原因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其發生率約為5%-12%左右。目前,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可以控制或改善抑郁癥狀,然而,絕大多數患者存在較高的復發率,治療預后較差,因此藥物治療后干預十分重要。通常臨床上采用心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心理放松訓練屬于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在中外歷史上均可見其原型(如:瑜伽、道教等)[2]。目前,國內外先后出現多種放松訓練方法,包括:漸進性肌肉松弛法、靜坐冥想法、自律訓練法、生物反饋法等[3]。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智能手機的發展,微信APP在多種疾病中得到應用,并且逐漸擴大應用范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本文以抑郁癥患者作為對象開展研究,探討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在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中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強制醫療所內住院的抑郁癥患者80例,按照干預的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4-41)歲,平均(37.35±2.53)歲;住院次數(1-3)次,平均(1.36±1.03)次。觀察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33-42)歲,平均(3786±2.68)歲;住院次數(1-3)次,平均(1.36±1.03)次。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入組患者均符合首發不伴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診斷標準[4];(2)所有患者均擬行藥物治療,且患者均無藥物過敏史;(3)均為我院住院患者,且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有嚴重的軀體疾病或近期收到嚴重感染者;(2)合并有意識障礙或處于哺乳期、妊娠者;(3)合并有其他嚴重精神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或器質性疾病者;(4)用藥過程中伴有皮疹、過敏或治療耐受性差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社區抑制劑(SNRIs)、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再社區抑制劑等。對照組:給予心理放松訓練。對患者進行認知療法、家庭治療、集體心理治療以及個人心理療法,在此治療期間進行放松訓練及音樂療法。主要采取面對面溝通的方式,以簡單、易理解的語言進行交流,講解抑郁癥的相關醫學知識、癥狀表現,并對患者的心理-社會行為進行指導,給予積極方面的引導,每次時間約50分鐘,均由我院副高以上的心理醫生指導完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強化宣教。邀請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其中,指導患者家屬建立微信公眾號,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照顧;指導該患者家屬掃描二維碼并關注,同時建立微信群,將所有患者家屬加入群內。微信公眾號共包括4個模塊,包括疾病知識、群發推送、服藥管理及交流模塊。疾病知識:對抑郁癥疾病知識進行講解,講解臨床上常規用藥的用法用量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群發推送:發送運動對疾病的好處、家庭支持,藝術娛樂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并且督促患者進行鍛煉;服藥管理:記錄好各患者的藥物服用情況以及種類,推送服藥的目的及重要性的文章,并開設服藥確認界面,確保患者每天按時、按量服用。交流模塊,可通過該界面提出問題,并經由醫院人員回答,若無法給予確切的答案可將其問題記錄并詢問患者的名稱。微信群主要用于與患者家屬的交流,讓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其中,加強對患者的監督、指導,并將記錄的問題予群內解答,可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兩組均對患者實施為期8周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
(1)情緒變化。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進行評價分為正常、輕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分值在7分及以下為正常,8-17分為輕度抑郁,18-24分為中度抑郁,25分級以上為重度抑郁;焦慮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進行評價,分為正常、可能焦慮、焦慮、明顯焦慮及嚴重焦慮,6分及以下為正常,7-13分為可能焦慮,14-20分為焦慮,21-28分明顯焦慮,29分及以上為嚴重焦慮[5]。(2)依從性。分別從服藥情況、按時按量和運動等方面進行評價,分為依從性好、依從性良好及依從性差。
1.5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 )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情緒變化比較
兩組干預前抑郁及焦慮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抑郁分值及焦慮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在抑郁癥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抑郁分值及焦慮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微信APP強化宣教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態。心理放松訓練通過多個突進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以將患者的內部力量有效的調動起來,同時,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臨床研究表明[6]:心理放松訓練對患者的心理分析壓力的來源,痛苦產生的原因,對其進行認知分析、評價,找出問題,同時通過運動、鍛煉等方法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平復心情。近年來,我國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微信屬于社交工具中的一種,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將微信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如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以微信APP作為信息共享平臺,可開辟多種模塊,推送多種疾病知識。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微信APP強化宣教的共同實施產生相互作用,提升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心理放松訓練聯合強化宣教在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程曉霞. 計劃性護理干預結合放松療法對抑郁癥病人抑郁情緒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8,32(24):138-139.
[2]張博. 調神針刺聯合心理放松訓練對GAD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影響[D].2019.
[3]謝紅芬,胡啟梅,王桂梅,等. 基于微信平臺的自我管理教育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009):1058-1062.
[4]楊玉冰,王祖菊,張莉,等. 康復指導聯合心理治療對抑郁癥療效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045(003):534-537.
[5]王培佳,王爾東,郁仁強,et al. 心理劇聯合藥物對伴童年創傷抑郁癥患者焦慮抑郁、應對方式及自發低頻振幅的影響[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20,42(02):111-118.
[6]趙娜,王曉紅,師晶晶,等. 應用抑郁癥狀快速評定量表評估抑郁癥患者急性期治療后殘留癥狀的性別差異[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8,032(011):903-909.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廣東廣州 ?5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