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宗新
摘要:面對風險科學預判,提前謀劃布局、多措并舉,防患于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以政府為主導,部門之間聯動;充分依靠志愿者,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優質服務為保障,變危為機;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靈活調整采血計劃;非常時期,采取非常措施;需要廣大民眾的參與,充分發揮農民的主力軍作用。
關鍵詞:防范風險;預判;謀劃布局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168-01
2019年底,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大江南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這次疫情也必將對采供血安全造成威脅,是對采供血行業的又一次重大挑戰。面對風險預測,提前謀劃布局,多措并舉,積極應對。使我市血液庫存在疫情初期經歷了一周左右的小幅下降后,逆勢上揚,疫情期間始終高位運轉。在充分保障轄區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基礎上,多次調劑血液支援其他地區,并配合省內統一部署,調配部分血液制品馳援武漢。圍繞此次疫情期間的采供血,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政府為主導,部門之間聯動。
此時正值春節期間,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黨中央及時做出重大部署,全國上下一盤棋。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落實,風險的流動性、關聯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其結果勢必會導致街頭人流量下降,進而影響到血液的采集。如何防范化解風險?則需要掌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權,防患于未然。我們將此情況及時上報衛健委和市獻血辦,尋求政策支持。以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名義下發通知:請轄區所屬對口部門對采供血工作予以支持協助,為采血車統一辦理制式通行證,為下一步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二、為正能量鼓與呼,提高團隊戰斗力。
在疫情之初的緊張形勢下,員工難免會有恐懼心理。首先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揚勇敢“逆行”者的先進事跡,并在團隊中樹立標桿,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形成火車頭效應和力爭上游的大氛圍。外采團隊主要以年輕人為主,且女性居多。利用一些大的時間節點,比如:三八婦女節、雷鋒學習日、五四青年節等,分別在血站微信平臺及獻血報登載對她(他)的贊揚文章:“鏗鏘玫瑰別樣紅”、“榜樣的力量”、“不懼風雨、無悔青春”等正能量內容;平時隨時在微信上發布工作當中的閃光點及好人好事,起到鼓勁打氣的正面效應。使員工能感覺到付出是被關注的,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
三、依靠志愿者,信息收集為先。
疫情發生后,由于各地控制人員流動,進行交通管控的方式、方法不盡相同。有的是直接進行交通物理隔斷,有的是設置活動關卡。各村鎮人員結構也不盡相同,該村鎮有無外出打工返回人員?有多少?從什么地方返回?返回了多長時間?這就需要當地無償獻血志愿者提供準確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形成自己的信息網絡。哪些地方可以通過,哪些地方是物理隔斷。能通過的先行委托志愿者與本地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必要時由志愿者提供聯絡方式,血站工作人員直接說明情況,取得對方理解和支持,再決定是否前往;不能通過的放在稍后再考慮。如有外地返回人員,則將該地列為暫時留觀區域,滿觀察周期后再行考慮;如有從重點地區返回的人員,則盡量延長觀察時間,關注動態變化,及時更新信息。各采血分隊通過信息收集,再對這些信息進行匯總、整合,分別制定出近期和遠期采血計劃,以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各采血分隊的信息網絡所提供的信息之所以如此準確、及時,得益于平時的積累和維護,具有良好的民眾基礎。經過十幾年的開拓和發展,各分隊與志愿者及其所在的村鎮、社區,已經形成了長期穩定的良性互動關系。
四、以優質服務為保障,變危為機。
任何一項公益事業都離不開廣大民眾的參與,無償獻血尤其如此。把群眾發動起來,構筑起與疫情斗爭的人民防線;廣泛調動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方能實現疫情防控形勢的大逆轉。面對血站的數萬條公益求助短信、微信平臺和眾多微信群的呼吁,參與無償獻血的“逆行者”眾多。用高超的技術滿足獻血者對安全的需求;以優質的服務態度、高效的工作流程、人性化的保留服務滿足獻血者對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從而提高獻血者的忠誠度;擴大民眾對無償獻血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是變風險為機遇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五、依疫情形勢變化,調整采血布局。
總體制定了城鄉聯動、分期側重的原則。疫情之初,基層鄉村交通管控異常嚴格,采血車進入非常困難。采取以市區為主,鄉村為輔的策略,并啟動兩個備用縣城(平時不開展大規模獻血活動,作為備用資源,以備不時之需),短時間內及時補充了血液庫存。隨著疫情防控的變化,鄉村交通管控適度放松,適時調整了采血計劃,深入基層村鎮。以農村為主,市區為輔,使無償獻血形勢逐漸回歸正常狀態。
六、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疫情防控需要盡量降低人員流動和接觸,而無償獻血卻需要人員越多越好。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在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針對疫情排查需要,增加使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無償獻血征詢表》,把好首道關;加強獻血后回訪,對獻血后有潛在風險的血液進行暫控、追蹤獻血者信息,待觀察期滿并確定最終結果后再決定是否放行;嚴格執行疫情期間的獻血者測溫、征詢等各項規定;加強工作人員及獻血者的個人防護,并對采血現場沒佩戴口罩者發放口罩;增加獻血場所的消毒頻次至2小時一次;嚴格控制獻血場所的人員間隔和人數,安排專人在車(屋)外開放空間進行前期排查、初篩,錯峰上車、人員間隔不小于一米;盡量延長采血時間和出車次數,為獻血者創造良好的獻血環境;啟用應急采血車,抽調人員組成臨時采血組等。多措并舉,使獻血過程既符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又滿足獻血場所需求,工作和防控兩不誤。
七、以農村為主,發揮主體人口優勢。
我市農業人口占80%以上,農村地區無償獻血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近些年來農民獻血比例已占到采血總量的80%左右。這也為我市疫情期間沒有出現“血荒”,并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采供血狀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選取無償獻血基礎比較好的村鎮做為“點”來帶動周邊,以點帶面,形成了你村獻罷,我村登場的大好局面。同時也體現出了廣大村民:“我為疫情防控做貢獻”的樸實情懷。因此村鎮團體招募獻血效果很好,農民始終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
結語:
通過以上措施,使血液采集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影響,實現了疫情防控期間采供血平穩過渡,且2020年采血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79%。實踐證明,在風險面前,只有保持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預判,才能保持定力,做到處變不驚。積極作為,加強對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風險的深入研究,對這些風險的來源、性質、影響了然于心,這樣才能未雨綢繆,將疫情挑戰轉變為發展機遇,掌握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權,而立于不敗之地。
保定市中心血站 ?河北保定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