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芬
摘要:醫療活動被發明以來,我們的祖先就不斷的為疾病做各種斗爭,我國中醫適宜技術就是中國傳統醫學以及古代醫術演變而來的。中醫適宜技術作為中醫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和推廣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中醫事業的重要工作,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中醫適宜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能夠提升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的推廣,該文也進行了相關闡述。
關鍵詞:中醫適宜技術;基層衛生院;推廣培訓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185-01
引言
中醫適宜技術同時也被稱作為中醫藥適宜技術,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簡、便效、廉”,屬于我國瑰寶級的傳統文化,中醫藥的不斷發展也解決了許多人民群眾的看病問題,并伴隨著其價值的不斷體現,更是將我國醫療衛生的制度和作用體現了出來,打造了我國特色基本醫療服務。與此同時,社會文明的進步,也讓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醫療制度得到了穩定的發展。城鄉人民對于中醫藥服務的標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為基層衛生院對于許多方面的條件還是有著諸多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將其進行解決,該文對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的推廣應用進行了分析。
1、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的作用
中醫適宜技術嚴格來說是我國的一種古代科學技術,隨著該技術被相關領域人員的研究與發展,才逐漸變成了現在廣為人知的中醫適宜技術。該技術因其價格適宜和科學可靠等眾多優勢得到了許多基層衛生院的掌握和應用,同時也因其經濟較為低廉,基層衛生院也通過對技術的推廣,緩解了鄉鎮“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從實際做法中減輕了人民看病的經濟負擔,從而也為當地城鎮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
2、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推廣存在的問題
2.1基層專家沒有及時指導
由于基層專家有著較為繁忙的科研業務,因此經常會出現沒有及時和鄉鎮中醫醫師互相溝通,特別是沒有解決鄉鎮意識的一些疑惑[2]。鄉鎮中醫醫師也會得到定期培訓,但是因為采取的培訓目前大多數都是多層次階梯式的培訓模式,即指從專家先組織培訓省醫師,省醫師再組織培訓縣醫師,縣醫師再繼續組織鄉鎮的骨干技術人員,這種培訓體系雖然看起來較為完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因為沒有充裕的時間或者是路途遙遠等各種問題,由此導致專家講解時間和內容上并不全面,再加上基層技術人員在技術和中醫知識掌握方面也有所缺乏,所以會存在著一定的難度[3]。
2.2基層醫務人員缺乏培訓
基層衛生院經常因為人員數量上的限制,導致中醫技術人員無法向高處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所以就只能夠依靠自身對相關書籍的大量閱讀來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因此在很多的中醫專業技術上都不能夠起到很好的成果,甚至損壞了人民群眾對中醫適宜技術的良好口碑。除此之外,基層衛生院網絡設施不全面以及院內基礎條件差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城鎮居民們對于基層衛生院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技術都還有著強烈的需求,所以為了可以改善這種現象,有必要對該方面進行重視[4]。
2.3基層中醫人員配備不足
醫學教育網對中藥人員總編制根據鄉鎮衛生院編織的相關文件進行了整理,其中表示在鄉鎮衛生院的中醫師不能低于總醫師類別人數的25%,每一個中醫的診室最少需要有2名從事專業中醫類別的醫師,同時每一個中醫康復治療室也需要至少1名專業的中醫類別醫師。對于負責中藥房的衛生人員也要求保持中專以上水準或者是有著足夠豐富的中醫藥學經驗,但是就針對于目前階段而言,很多基層衛生院僅僅只有一名中醫醫師,同時還需要身兼數職,嚴重制約了對中醫科的多項發展。
2.4缺乏資金支持
目前,基層衛生院的中醫工作因設施條件差、相對的經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基層衛生院中醫技術人員在發展期間對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除此之外,也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導致基層中醫技術工作人員失去了研究工作的動力,從而無法順利完成中醫適宜技術的知識普及。
3、提升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推廣的建議
3.1建立基層專家庫
根據以上內容來看,有必要盡快完善當地的中醫適宜技術專家庫,通過建立基層專家庫從而為城鎮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中醫適宜技術青年骨干,并通專家的知識收集和相關資料采訪,將其具有重要意義的言論納入到基層衛生院的學習制度中,為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奠定基礎,促進基層衛生院的健康發展。
3.2確保技術培訓質量
中醫適宜人員的技術能力掌握是推廣的基本前提,因此培訓的總體效果也決定了推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以在進行多層次階梯式的培訓基礎上,還需要組織面對面、手把手形式的接觸教學法。將大規模范圍的培訓逐漸的縮小,做到精細化指導。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以信息化的推廣方式讓更多的相關人員對中醫適宜技術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微信群形式,負責人可以通過管理公眾號,定期將專業中醫知識和中醫適宜技術的相關視頻進行定期上傳,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帶來的推廣價值,并且這種方式還不限制地點和時間,讓相關人員隨時可以進行對知識的獲取[5]。
3.3政府應增加基層中醫適宜技術的支持力度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此,城鎮領導部門需要對中醫技術進行統一規劃,并通過行動上的支持,徹底減輕基層衛生院以及基層人民的經濟負擔。政府對于政策上同時也要予以大力的支持,所以為了早日實現基層中醫適宜技術的有效推廣,從政策上就需要將群眾中醫技術花銷費用納入新農合,并將報銷比例給適當的提升,從而提高群眾對基層衛生院的、對中醫適宜技術、對醫學行業的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鄉鎮居民的經濟負擔,另外還需要根據城鎮的狀況合理安排專業的中醫醫師,盡快落實基層衛生院對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4增強行政干預
首先,需要明確基層醫務人員技術的相關制度,將培訓以及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等行為納入相關制度中,同時對于不予以配合的人員進行不能參評以及不能晉職等相應的懲罰。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參與培訓培訓的人員實行免費制度,同時也要對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的人員予以一定程度上的獎勵。
結論
總而言之,中醫適宜技術人員以及基層衛生院的推廣工作對于現階段來說是非常偉大一件事情,雖然難免會在執行期間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通過該文可以看出,只要省、縣、鄉鎮以及各個相關的管理工作者和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衛生院的推廣工作就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茅靜雅,高明,程東英.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策略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07):219-221.
[2]趙國楨,李袁,李彥楠,瞿沉塵,馮雪,黃坡,李洪崢,蘇祥飛,李博.基層版中醫藥臨床實踐指南制定的思考[J].中醫雜志,2019,60(07):568-571.
[3]王志龍,張珍,韓楊,郭帥,孫立新,王馨悅.中藥適宜技術職業化培訓工程的實踐與思考[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9):20+22.
[4]宋旿一.城市社區居民中醫藥服務利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9.
[5]劉爽.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能力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
舟山市定海區馬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1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