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生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今天,高校應積極探索以應用為主的實踐教學,豐富自身教學體系。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條件,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通過分析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分析構建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及當下出現的問題,深入研究并完善解決策略,以期為高校構建現代化教育體系提供參考。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快速發展,逐漸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是就業人數的增多并沒有很好地填補企業人才空缺,高校畢業生與企業之間無法很好地銜接,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學方式不到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要為社會培養更多適切性人才,就必須先從自身尋找原因,探索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路徑。
二、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目標需求應運而生的,有別于普通本科院校,必須將自身定位于應用主導型教育層面。當前和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可能就會直接進入工商企業或是生產經營一線崗位。為使學生盡快適應崗位工作,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培養應用型人才,全方位提升學生基本素質與能力。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需要逐漸向應用型人才靠攏,這一目標主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實現。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構建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掌握現代管理基本理論與技巧,幫助學生能夠從事相關行業管理崗位,這一專業需要極強的實踐性。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到行政管理部門或是企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這些企業單位對于人才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畢業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加強實踐教學,能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企業實訓基地,深入了解企業運行流程,從而提高自身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豐富自身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
(二)提升教學質量的需要
工商管理類專業現在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但是在具體實踐教學規劃、資金投入比例以及教學體系建設方面還存有較多不足之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出于教學工作的客觀需要,必然要求教師走出校園,走進企業,廣泛學習實際經驗,提高自身實踐教學技能,如此既能滿足學生工商管理專業學習要求,又可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教育部對實踐教學提出新要求
教育部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環節中的問題,發表了深化教育改革若干意見,強調深化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舉措,將實踐環節上升到教育重要地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具體教學中要加大實驗科研投資、增加學生實習機會等,特別是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比重。逐步量化實踐教學要求,對廣大學生及教師提出明確教學要求。由此可見國家對應用型高校的重視。當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很好地適應現代企業需求,因此,必須調整現行教育體制,主動適應社會發展變化。
三、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各行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對應用型人才、高素質人才需求量加大。基于此背景,高校紛紛開設熱門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專業設立較多。但是國內各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在教育教學中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重理論輕實踐成為教育教學通病,而且具體課程設置也不太合理。針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關注度不強
我國現今部分高校僅僅把實踐教學環節當作輔助手段,缺乏足夠重視,更遑論形成一套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具體問題表現為實踐教學環節缺乏有效銜接,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安排不恰當;學校實訓形式與放養式情況居多,學生實習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很多情況下無法體現專業教學實際效果,學生實習中也缺乏有效監督與評價機制。而且部分高校學科建設剛剛起步,學科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對于學生學習考核只能以課本知識為主,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
(二)傳統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嚴重脫節
每年秋季是企業招聘高峰期,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想找到一份滿意工作非常困難,而大多數企業也在感嘆難以找到自身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出現企業招工難、學生就業難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當今高校缺乏培養工商管理實用型人才完善機制,導致與社會人才需求脫節;而高校自身教學方案大多是參考其他院校制訂的,缺乏與企業相關人士深入交流與合作機會,學生到企業實習流于形式,無法起到真正鍛煉效果,弱化了校企合作機制。
(三)教師指導能力不夠,實踐型教師隊伍建設滯后
當前高校實踐環節多數由從事教學多年的資深教師或剛畢業學生擔任,大多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缺乏學生實踐環節的培養,理論知識講授過多,實踐操作能力不夠,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盡管部分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有效緩解了實踐教學壓力,但是仍舊杯水車薪,無法全面改善實踐教學現存問題。此外,實踐教學中理論專業教師多于實踐型教師,師資隊伍出現理論實踐比例不均衡局面,而且教師隊伍中教學素質理論水平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策略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大工程,包括轉變師生思維、創新體制機制等眾多環節。按照國家教育發展規劃指示,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從加強校企合作、學生實習、完善教學體系建設、優化師資隊伍建設等角度全面探索工商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具體策略,已成為我國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促進與企業合作,加強學生實習環節建設
現今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充分重視企業在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中的主體地位,可以由企業與學校共同承擔培養人才重任。學校可以按照企業需求組織教學培訓,學生可以在企業實習,實習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本知識,擴大知識獲取面。具體來說,高校可以擴大實習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企業,還包括服務行業或政府機關,建立不同類型實習單位,形成實踐教學基地群,讓學生提前接觸各行業運轉流程模式,縮短學校與社會差距。
(二)完善教學體系建設和教學管理制度
規范教學體系是實踐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首先,要創建教學組織管理系統。通過明確崗位職責,量化師生考核與管理制度,校長主管、工商管理專業各領導制定措施,最后由指導教師執行檢查、管理職責;其次,需要規范實踐教學運行管理。工商管理專業各領導小組負責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和落實工作,按照教學計劃編寫實踐教學指導書;最后,要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學校應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實現有制度可依,比如可以制定《加強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意見》,工商管理系按照這些意見方案開展實踐教學。
(三)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實踐指導能力
建立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擁有一批成熟且具有管理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影響到整個應用型院校實踐教學的成敗。教師隊伍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創造者和實施者,肩負培養具有實踐能力人才的重任。因此,可以采取多種途徑來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1.加大引進實踐教師人才,優化師資整體結構。2.鼓勵校內教師到企業中交流學習,參與實際工作,比如項目開發、咨詢等,積累教學實踐經驗。3.創建實驗管理中心,鼓勵教師參加崗位技能培訓,或者到實驗室兼職輪訓。4.聘請企業專家和優秀技術員工作為指導教師,組建專職兼職相結合的實踐師資團隊。
五、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局勢逐漸穩中放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整合期。對于高校來說,必須抓住這一休整期,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培養很大一部分有賴于高校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對培養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十分重要,探索全面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是每一所應用型高校需要長期投入的重要工作。同時,學校還應密切關注社會人才需求變化,加強與企業密切合作,隨時調整教學方案,完善自身實踐教學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學校教學研究課題“高校轉型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課題編號:JSXJKT08)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敏.產業集群背景下的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9(4):48-52+70.
[2]張鈺婷.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J].辦公室業務,2019(1):30.
[3]李興國.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236-237.
[4]洪燕云,謝忠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5):31-36.
[5]陳瑜,王艷華,劉孝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基于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5):199-200.
(作者單位?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