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可為 編輯/張美思
隨著11月3日美國總統選舉的臨近,這一事件日益引人矚目。大選年的經濟和市場表現對選民投票傾向至關重要,同時大選形勢的變化也會對金融市場的走向產生影響。通過對典型的金融市場走勢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美國大選年的金融市場呈現出以下走勢特點。
第一,VIX波動率在大選年更高。自1989年有歷史統計以來,VIX波動率在大選年的平均值較普通年份高2.67個百分點。從月度看,大選年的10月VIX波動率最高,達到23.75,11月次之,達到23.57,12月第三,為21.8。這表明,大選因素加大了金融市場波動性(見圖1)。
第二,美元指數在大選年走勢更強。在任總統出臺利好經濟的政策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自1971年有歷史統計以來,剔除個別出現極端情況的年份,美元指數在大選年的平均值比普通年份高1個百分點。從月度看,美元指數在大選年下半年持續上行,從7月的平均值96.17逐月走高至12月的98.79(見圖2)。
第三,美股三大指數在大選年的漲勢與普通年份呈差異化走勢。1960年以來,剔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年平均上漲9.9%,較普通年份高1.47個百分點(見圖3);道瓊斯工業指數在大選年平均上漲8.06%,較普通年份低0.14個百分點;納斯達克指數在大選年平均上漲10.2%,較普通年份低4.55個百分點。月度而言,三大指數在大選年沒有特殊的規律。
第四,美債收益率在大選年略高。1960年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大選年平均值為6.1%,在普通年份為6.03%。這或與在大選年政府采取更加積極的政策,擴大財政支出有關(見圖4)。
此外,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在大選年沒有特殊規律,這可能與大宗商品價格平時波動性較大,沖淡了大選年的波動有關。
目前美國大選逐漸白熱化。民調數據顯示,拜登占有一定的優勢,但也有許多觀點認為特朗普將會連任。筆者認為,關于本次美國大選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可以分為大選前后兩個階段來分析:

圖1 美國標準普爾500波動率指數(VIX)走勢

圖2 美元指數走勢

圖3 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走勢

圖4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
其一,大選前的金融市場走勢。根據上述歷史經驗,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有可能在10月和11月進一步加劇。在美國政治中,有一個政治術語是“十月驚奇”,即在大選沖刺階段的10月份,往往會發生可以改變選民想法、影響選舉結果、或者強化一方既有選舉優勢的突發事件,這些事件被稱為“十月驚奇”。例如2016年大選前,特朗普以不雅措辭談論女性的音頻曝光以及希拉里“郵件門”的爆發,都對大選形勢造成影響,并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沖擊。今年10月2日,特朗普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已經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蕩:道指期貨一度跌超500點,恐慌指數VIX一度飆漲12%。在特朗普和拜登都無十足把握獲勝的前提下,在大選前再度出現“十月驚奇”的可能性猶在。預計大選前美國金融市場會保持比較強的波動性??紤]到當前美股的估值位于歷史高位,筆者認為,美股出現調整的可能性較大,而美元、美債、黃金等也有波動加劇的可能性。
其二,大選后的金融市場。如果特朗普連任,其第一任期的政策將可能會保持,美聯儲或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美債收益率和美元匯率可能走低;但特朗普的某些政策可能會更加激進,給金融市場增添不確定性,導致避險資金流向黃金,推動其價格上升,美股或面臨下行風險。如果拜登勝選,因其競選綱領中對科技類大企業態度并不友好,并主張提高資本利得稅,或對股市構成利空。美債收益率、美元匯率的下行預期可能因貨幣寬松步伐放緩而減弱,黃金價格則可能逐漸回落。
不過,金融市場不變的主題就是多種因素影響下的波動性。短期來看,美國大選并不是影響金融市場走勢的唯一因素;更長期來看,甚至不是關鍵因素。展望未來的一段時間,金融市場走勢的主導因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全球經濟的復蘇勢頭、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情況、美聯儲貨幣政策取向以及中美關系的走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