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勝利

2020年6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柏(左)和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舉行會晤后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
近期,美國大選已基本塵埃落定,拜登即將入主白宮。對于拜登的當選,美國的盟國反應不一。相比于亞洲的日韓等盟國而言,歐洲盟國的反應更為積極。在美國主流媒體11月7日宣布拜登當選之后,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基本上在第一時間送上祝賀,并就各自與美國的聯盟關系闡述了看法。出于穩妥考慮,日韓等盟國對拜登的祝賀則相對要晚一些。
特朗普執政以來,在聯盟關系上采取了一種“交易主義”的態度,將對盟國的安全支持視為商品,需要盟國支付相應的費用,對盟國的包容度、支持度都有所下降。就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的聯盟關系變化而言,其總體表現為美國向盟國卸責明顯,要求盟國承擔更多的責任,敦促盟國增加國防開支,做出經貿利益讓步,等等。這使得美國的聯盟關系呈現一定程度的弱化,美國對于盟國的國際動員能力亦有所下降。但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又極力推動美日印澳合作向多邊聯盟轉變,積極推動五眼聯盟的功能拓展,特別是在非傳統安全和應對大國競爭方面加強合作。這些變化使得美國的聯盟關系呈現革新態勢。
聯盟關系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支撐,美國大選之后其聯盟關系如何調整,非常值得關注。
美國的諸多盟國紛紛表態支持拜登當選,旨在力圖改善與鞏固和美國的聯盟關系。拜登也承諾上臺后更多采取多邊主義的方式,加強與歐洲和亞洲盟國的關系。拜登政府上臺后,面對特朗普政府給聯盟關系留下的諸多問題和美國盟國很高的期待,要做的事情不少。
在歐洲地區,英法德等歐洲重要盟國和北約都紛紛表示,希望與拜登政府能夠有更加廣泛和愉快的合作。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稱美國是“英國最密切、最重要的盟國”,約翰遜在向拜登致賀詞時列舉了包括氣候變化、貿易和安全在內的雙方共同的優先事項。盡管在愛爾蘭問題上,由于拜登的愛爾蘭裔屬性,英美關系可能會遇到一點小麻煩。從以往的英美特殊關系來看,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英美關系基本都能夠實現平穩過渡。不過,如何鞏固英美聯盟關系,兩國政府需要保持密切溝通。
對于拜登政府,法國也是滿懷期待。在與拜登的通話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會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反恐等領域與美國開展合作。拜登則對馬克龍表示,希望能讓北約和歐盟的紐帶更加充滿活力。顯然,法國希望在自身比較關切的議題上與拜登政府展開更多的合作,這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時期是難以實現的。
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德關系并不愉快。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導致美德分歧明顯。特朗普偏好單邊主義,而德國倡導多邊主義。由于德國未能滿足特朗普政府增加防務開支的要求,美國撤走了大量駐德美軍,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美德防務合作;在其他全球性問題上,美德之間的分歧也凸顯。拜登當選之后,默克爾總理很快示好,表示期待與拜登政府合作,默克爾認為,應對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大西洋兩岸間的友誼必不可少。德國認為,和特朗普相比,拜登有著豐富的外交經驗,風格更加穩健,在處理聯盟關系方面,會比特朗普更到位。
北約也表示了對拜登的支持。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公開表示,希望拜登政府能夠加強北約的團結與合作,稱拜登為北約的“堅決支持者”,“強大的北約對北美和歐洲都有好處。我們需要這種集體力量來應對我們面臨的許多挑戰”。
而在亞洲地區,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等盟國表達了希望繼續鞏固與美國的聯盟關系的意愿。日本首相菅義偉表達了堅持日美同盟作為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基礎的立場,并希望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等方面展開合作。澳大利亞則希望基于“共同價值觀”來加強美澳聯盟,在地區與雙邊層面加強多領域合作。韓國希望與美國繼續鞏固聯盟關系,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安全方面進行密切合作,拜登則表示在處理朝核問題上會更多與韓國進行溝通,不會無條件與朝鮮領導人會晤,但會接受與朝鮮“有原則的外交”。
特朗普執政以來,其奉行的單邊主義的“美國優先”政策對美國的聯盟關系造成了極大傷害。拜登的當選,令美國的許多盟國都松了一口氣。美國的諸多盟國都很期待,拜登政府能夠改變“美國優先”的過于利己的政策導向,修正單邊強勢的行為風格。
面對盟國的期待與訴求,如何修復聯盟關系成為拜登政府的重要任務,而修復聯盟關系的重點則在于修復美歐關系、整合亞太聯盟以及推動五眼聯盟轉型。
一是美歐關系的修復。特朗普執政以來,美歐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遠。在安全方面,由于北約內部在防務分擔上的分歧,美國與德法的間隙增加。美國要求盟國提高防務開支比例,這與盟國的步伐并不一致,為此美國甚至不惜以減少駐德美軍作為報復。在經貿方面,美國對歐洲盟國揮舞貿易制裁大棒,與盟國爭利明顯。在國際事務方面,美歐在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和G7擴員等議題上分歧明顯。展望未來,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勢必會更加倚重歐洲,因而修復美歐關系就成為拜登政府的重要任務。
拜登政府上臺之后,在修復美歐關系上,其主要任務包括:一是加強美歐雙方在多邊國際秩序方面的合作。相對于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導向和單邊主義行為,拜登政府將加強與歐洲在多邊國際秩序的合作,多邊主義會有所回歸。美歐雙方在多邊主義方面將存在更多共識,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國際反恐等議題上會有更多合作。二是美歐雙方在防務分擔上的矛盾需要有所緩和。在敦促盟國承擔更多防務支出和增加防務開支方面,拜登政府更有可能采取漸進方式,這將有助于雙方分歧的緩解。三是美歐經貿關系需要有所改善。美歐互為彼此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伙伴,雙方之間的經貿摩擦需要更加妥善處理,動輒使用貿易制裁方式并不符合雙方利益。
二是亞太聯盟的整合。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亞太聯盟的安全合作整體呈現強化態勢,其中,美日印澳多邊合作的增強尤為明顯。不過,目前美國亞太聯盟的安全利益和經濟利益分化明顯,聯盟關系穩中有憂。對于拜登政府而言,亞太聯盟的調整主要有兩大任務:一是加強聯盟的利益協調。這將關系美國亞太聯盟關系的整合。鑒于美國亞太盟國多數在中美之間的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分化,如何應對中美戰略競爭與增強自身的戰略自主性成為美國亞太盟國的重要考慮。拜登政府對亞太盟國在經濟領域會適度松綁,但在安全領域的功能強化趨勢依舊。為了安撫盟國,美國在聯盟責任分擔方面會減少漫天要價,回歸合理的協商路徑,美國盟國的戰略自主性會有所增強。二是繼續強化美日印澳多邊安全合作的發展趨勢。美日印澳多邊合作的加強是美國在實力相對衰弱的情況下進行的國際動員,旨在對中國進行聯合施壓?;仡櫶乩势請陶詠淼拿廊沼“暮献鳎湓诮洕桶踩矫娑加兴黾?,不過拜登政府能否延續這一動能存在不確定性。
三是五眼聯盟的轉型。五眼聯盟以往主要集中在情報領域合作,近年來在非傳統安全、大國競爭方面合作更加明顯。相對于美國龐大的聯盟體系,近年來五眼聯盟在安全領域的小多邊主義合作比較明顯。鑒于五眼聯盟的同質性、對美戰略依賴較高等原因,未來美國對五眼聯盟會更加倚重??紤]到今年五眼聯盟在香港問題、南海問題、華為5G問題等議題上對中國施壓都和美國有關,因此,美國的政策調整對五眼聯盟的政策走向具有重要影響。拜登政府上臺后,大體會延續特朗普政府對于五眼聯盟的倚重態度,不過五眼聯盟成員國是否會在應對大國競爭方面積極追隨美國存在變數。疫情之后,五眼聯盟成員國與中國關系有所改善,其對美國的對華制衡戰略的追隨會有所削弱。五眼聯盟成員國之間的戰略分歧與議題分化對于其戰略契合具有重要影響,拜登政府在協調盟國的利益需求上需要采取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手段,應更多地運用利益引導、制度協調而非權力強制。

2020年11月17日,美日印澳舉行第二階段的馬拉巴爾海上軍事演習,強化四國的軍事同盟關系。
隨著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美國對盟國將更為倚重,如何協調盟國對華共同施壓是美國的重要戰略路徑。因此,美國聯盟關系的調整對于中國具有重要的影響,對此要加強研判與應對。
一是密切關注美歐關系,避免中國在中美俄歐大國博弈中孤立。如果美歐關系有所修復,將有助于美俄、俄歐關系改善,與此同時,美國如果不斷推動“聯俄制華”,這將深刻影響中美俄歐的大國關系,中國應想方設法避免被美國孤立。對此,中國應穩定與俄歐的關系,要密切關注美國對于中俄關系的利用,防范美國“聯俄制華”和俄羅斯的動向。
二是積極應對美國亞太聯盟整合對中國周邊關系的影響。拜登執政后,美國與傳統盟國的矛盾會有所緩和,在聯盟責任分擔方面會更加漸進,分歧會有所緩和。美國的聯盟關系具有韌性,但銳度會削弱;美日印澳多邊合作的勢頭不會逆轉,但合作沖擊度會減緩;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聯合施壓的態勢短期不會改變,但由于美國的戰略動能減弱,美日印澳合作會有所放緩。
三是美國與盟國經濟關系修復對中國的影響不容忽視。受疫情影響,中國與美國盟國的經濟合作有所弱化,這也導致美國盟國對美國的戰略追隨更加明顯。除了加強安全合作外,美日歐之間也在強化經濟合作,中國需要注意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對世貿組織框架下的貿易制度可能帶來的沖擊。在亞太地區,美日印澳在經濟合作領域發力,推行“藍點計劃”,對沖“一帶一路”的戰略意圖明顯。拜登政府對于多邊經貿合作的興趣會有所增強。中國應繼續倡導開放經濟,促進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國的合作共贏,減少中美“脫鉤”的可能性。
四是加強與美國盟國的利益交織,減少美國盟國對華共同施壓的可能。中美“脫鉤”論在美國依然存在一定市場,但“脫鉤”不僅受中美戰略競爭影響,也受美國聯盟關系影響。中國與美國許多盟國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和諸多利益關聯,多數美國盟國并不希望中美完全“脫鉤”。因此,中國應加強與美國盟國的廣泛合作,做好疫情長期化下的合作,使得中國與美國聯盟體系的捆綁緊密,鞏固彼此在維護現有國際秩序方面的利益基礎,同時也要防止聯盟關系引發大國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