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文

2020年10月9日,智利圣地亞哥民眾舉行反政府示威活動,與警方發生激烈沖突。
2020年10月26日,智利舉行了一項影響深遠的公民投票。公投決定了兩件大事:第一,智利是否需要新憲法;第二,如果需要,應該由什么樣的機構來起草。結果顯示,78%的選民贊成制定新憲法,79%的選民贊成通過“制憲會議”形式來制定新憲法。
雖然受今年疫情影響,公投的日期有所延遲,但卻沒有阻礙智利人民作出歷史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智利公投決定的不是一場憲法改革,而是從零開始起草一份新的憲法。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智利即將進入長達兩年的制憲過程。
有“小美洲豹”之稱的智利是拉丁美洲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截至2019年,智利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48萬美元。一直以來,智利以經濟高速增長和政局長期穩定聞名于世。2010年
1月,智利成為南美地區首個成功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邁入了準發達國家的行列。然而,在繁榮與穩定的表象之下,收入不均和社會不平等現象一直困擾著這位拉美“模范生”,令其引以為傲的“智利模式”蒙上陰影。據OECD組織2018年統計,智利最富的10%和最窮的10%人群間收入差距極大,超出該組織平均水平65%以上,這成為2019年智利爆發全國騷亂的根源,也是制定新憲法的最重要動因。
智利現行的1980版憲法制定于皮諾切特執政時期,于1981年生效,之后分別于1989年、1991年、1993年、2005年經過四次修改。該憲法過于強調自由市場經濟,主張社會基本服務與公共資源私有化,但卻未確立國家向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與醫療保健的義務,使得國家經濟增長的成果長期被少數精英掌控,令越來越多的智利人感到不滿。要求重修憲法一直是近期智利抗議活動示威者的主要訴求,他們希望能在憲法中加入保障政治權利、公民參與以及擴大社會福利的內容。抗議者認為,皮諾切特時代確立的經濟模式導致了智利目前的政治和社會結構不平等。反對派還指出現行憲法在制定過程中不夠公開透明,甚至還不如曾經的獨裁年代。
2019年10月,因首都地鐵票價微漲,智利爆發了大規模社會抗議,并蔓延升級為全國騷亂。這場持續數月的運動導致30多人死亡、上萬人被拘留。民眾的要求從反對公共服務漲價擴展到提升教育醫療等各項社會福利保障,反對社會不平等。而關鍵訴求,便是廢除在智利實行了40年之久的舊憲法,制定一部新的憲法。為了緩和矛盾,智利主要政治力量達成了一項“社會和平協定”,其核心是舉行立憲公民投票。因此,制定新憲法成為一項政治戰略,其目的就是致力于消弭社會不公,化解社會沖突。2019年11月,智利就是否舉行全民公投決定制定一部新憲法達成共識。公投原定于2020年4月26日舉行,后因疫情擴散而推遲至10月26日。
圍繞立憲問題,智利各方表達了不同意見。反對派擔憂重新制定新的憲法將動搖智利經濟增長的基礎。支持者則主張,要從根本上改變智利的社會不公和階級、種族、性別等結構性不平等,必須有一部新的憲法提供法理依據。目前雙方達成的共識是在新憲法的制定過程中,將貫徹男女平等,并確保“制憲會議”在席位分配時遵循這一原則。這將使智利成為世界上首個擁有由均等數量的男女制定的憲法的國家(目前智利議會中女議員的比例不足20%)。此外智利的土著居民也將獲得特別席位,以體現對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保護。
按規定,“制憲會議”這一審議機構應在自“制憲會議”確定后的9個月時間內完成新憲法的起草,最多可延期3個月。該憲法應至少由2/3的制憲會議成員通過,然后由公民投票表決同意。如果新憲法未能在規定時限內獲得同意,1980年通過的現行憲法將繼續有效。
對于通過制訂新憲法來解決智利面臨的各種社會與經濟問題,智利人民寄予了厚望。智利當下正面臨一場嚴重的合法性危機,表現為民眾對政府機構信任不足和政治參與度低,因此,通過討論制定一部民主憲法及時且必要。毫無疑問,政治危機往往提供了一個契機,有利于國家領導機構反思:民眾希望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并據此進行必要的改革。當人們認為決策過程合法時,他們更易接受其結果,即使這些結果對他們不利。
智利獨立兩百多年以來,先后于1833年、1925年和1980年制定了三部憲法。如果此次制憲取得成功,這部新憲法將成為智利立國以來第一部“非閉門造車”型憲法。也就是說,憲法的制定過程將遵循“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原則。原本決定智利憲法起草機構的方案有兩個:一是“混合制憲會議”,二是“制憲會議”。所謂“混合制憲會議”,即由國會議員和民選議員各占一半組成,而“制憲會議”則將全部由選舉產生的155名智利公民組成。而本次公投確定了“制憲會議”將采取第二種方案。根據該方案,智利將于2021年4月11日啟動第二輪公投,通過直接投票選出制憲會議的成員。按規定,制憲會議成員須為年滿18歲的智利公民,并且參與憲法工作后一年內不能擔任政府公職。第三輪公投預計在2022年8月前舉行,這次公投將決定起草的新憲法是否被接受。
制定新憲法的過程將是漫長而曲折的。應該看到,新憲法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期望方面仍將面臨很大挑戰。許多智利公民希望,一部新憲法能為該國社會長久累積的各種問題帶來解決辦法,但民眾需要意識到,新憲法并非萬能靈藥,只是一個新的開端。1980版憲法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維持現狀,通過各種法規來阻礙變革,而不是從體制上處理累積的社會不滿。新憲法未來能否成功地解決智利所面臨的深刻的社會危機,尚待觀察。智利重建社會凝聚力需要各方達成共識一致行動,并假以時日。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智利自此即將進入長達兩年的制憲過程,這將是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需要各方的妥協與智慧。不可否認,制定一部新憲法是緩解智利目前合法性危機的必要步驟。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如果智利政治階層無法應對這些挑戰,不能較好地回應民眾的期望,圍繞一個共同目標達成廣泛的跨部門社會政治協議,智利的未來難言樂觀。下決心制定一部新憲法,只是這個“天涯之國”向未來邁出的第一步。
30年前,智利人民曾如今日一般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他們勇敢地選擇了走出家門,以手中選票結束軍政府的獨裁統治。如今面對皮諾切特的政治遺產,他們下決心作徹底的告別。必須看到,在一個階層分化越發嚴重的社會中形成共識實屬不易,接下來的旅程將更為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