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鳳江
第七次西巴爾干“柏林進程”峰會11月10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以視頻方式舉行。保加利亞總理鮑里索夫和北馬其頓總理扎埃夫共同主持會議,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西巴爾干國家領導人等出席。這是首次由西巴爾干成員參與主持、由歐盟成員國與入盟候選國共同承辦的“柏林進程”峰會。
“柏林進程”始于2014年,是由德國主導和其他歐盟成員國參與的西巴爾干區域合作機制。“柏林進程”本身并非歐盟框架下的擴大政策工具,但經過數年發展已經成為歐盟擴大政策的重要補充。默克爾和馬克龍在峰會致辭中均突出強調西巴爾干國家入盟的重要性,這在歷次峰會中并不多見。默克爾認為,此次峰會在強化西巴爾干成員間經濟合作和助推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希望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的入盟談判年內開啟。馬克龍指出,“柏林進程”強調的區域合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是西巴爾干成員入盟的必要前提。可見,“柏林進程”儼然超出了作為維系德國等歐盟國家與西巴爾干國家關系紐帶的價值,為歐盟吸納西巴爾干成員注入了新的動力。西巴爾干地區最初包括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黑、阿爾巴尼亞、黑山以及北馬其頓等國家。克羅地亞于2013年入盟,“柏林進程”框架下的其他西巴爾干成員正處于不同的入盟進程中。
本次峰會通過了《西巴爾干國家關于建立共同區域市場的宣言》《2021~2024年共同區域市場行動計劃》《西巴爾干國家綠色議程宣言》《關于羅姆人融合問題的部長會議總結文件》以及《2020年西巴爾干地區互聯互通規劃》等文件。其中,有關建立共同區域市場和實施綠色議程的宣言是此次峰會的核心議題。歐盟鄰國政策和擴大事務專員奧利弗·瓦爾赫里表示,地區各國領導人致力于發展共同區域市場,實施綠色和數字化轉型,這對于拉近該地區與歐盟的距離至關重要。自2014年首次峰會舉行后,推進西巴爾干區域經濟合作一直是“柏林進程”的焦點,特別是2017年7月的里雅斯特峰會各方達成了建立西巴爾干經濟區的共識并批準了《西巴爾干經濟區多年度行動計劃》。《建立共同區域市場的宣言》指出,建立共同區域市場的目的在于通過人員、貨物、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將西巴爾干地區各經濟體聯結起來,同時鼓勵加強區域數字、工業、投資和創新方面的聯通。雖然宣言并未提出建立西巴爾干經濟區的時間表,但為推動西巴爾干成員加強區域合作及融入歐盟單一市場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在之前的峰會上,有關綠色、環保等議題較少被討論。但此次的《綠色議程宣言》顯示,未來西巴爾干國家將在氣候、能源、交通,循環經濟,清潔空氣、水和土壤,農業和糧食可持續生產,以及生物多樣性等五個關鍵領域采取行動。2019年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上任后即發布歐盟“綠色新政”,提出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降為零)的目標。可見,《綠色議程宣言》強調西巴爾干國家應與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方面協調一致。這既有歐盟以一體化的規范塑造西巴爾干國家政策的指向,也表露出歐盟借綠色議題對西巴爾干地區日益激烈的地緣競爭博弈進行回應的意圖。
“柏林進程”雖然在啟動不久便轉向注重經濟社會發展議題,但其初衷是推動解決馬其頓國名更改、塞科“關系正常化”及波黑內部機制運轉不暢等西巴爾干地區的重大問題。很大程度上講,推動國家正常化構建以及促成國家間關系和解是“柏林進程”的終極目標。略帶諷刺意味的是,保加利亞雖與北馬其頓在峰會上彰顯和諧與友好,但峰會結束一周便在歐盟部長會議上以兩國歷史和語言方面的爭端有待解決為由反對啟動北馬其頓入盟談判。
“柏林進程”似乎正在回歸“本心”,即努力在推動西巴爾干區域合作、與歐盟融合的同時回應西巴爾干成員相互間存在的關鍵難題。索非亞峰會明確表示,2021年峰會將回到“柏林進程”的創始地——德國。2021年德國將迎來議會選舉,同時默克爾早已表達退出政壇的決心。那么,后默克爾時代的德國是否會在其西巴爾干政策上進行大的調整尚難定論。從這個意義上講,2021年將是決定“柏林進程”走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