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夢圓
摘要:新國貨時代,國潮風尚崛起。傳統國貨品牌紛紛借助IP聯名跨界營銷,點燃新的消費需求,提升品牌價值感。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定性分析研究部分國產品牌跨界營銷的方式,總結其成功經驗,提出品牌IP營銷發展的建議,旨在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Abstract: In the era of new domestic products, the trend of national tide has risen. Traditional domestic brands have used IP
co-branded cross-border marketing to ignite new consumer demand and enhance brand valu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ross-border marketing methods of some domestic brand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IP marke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opin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ands.
關鍵詞:國貨;國潮;IP營銷;跨界營銷
Key words: domestic products;national tide;IP marketing;cross-border marketing
中圖分類號:F273.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2-0015-02
1? 新國貨時代
消費結構和觀念的轉變以及泛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消費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機遇,新興消費群體新銳個性的審美方式和態度,讓消費不再局限于生活需求,而是上升到對某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意義的滿足。
隨著高品質高價值的國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新一代國潮青年的生活方式。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造”,國貨品牌以更高級的設計、更國潮的姿態、更先進的技術,走進大眾的視野和生活。那些具備新用途、新市場、新定位以及新形象的“新國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出的市場爆發力令人驚嘆。
2? 國潮新風尚
“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老國貨通過挖掘和洞察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主動求變、多領域跨界合作,不斷推出優質創意的爆款產品。
中國潮流、運動文化的先行者“李寧”紐約時裝周首秀不到一分鐘,秀場同款即在電商平臺售罄;完美日記等國產美妝品牌天貓618期間增速達1192%,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完美日記僅用28分鐘就超過了2018年雙十一全天的銷售額,成為天貓首個銷售破億的彩妝品牌;“非遺匠心”小罐茶、張小泉、知味觀,中華老字號榮寶齋、稻香村在智慧再造中傳承文化和基因的力量。曾經激勵我們成長,伴隨著無數人書寫的英雄鋼筆跨界歸來,英雄&《流浪地球》聯名款首發兩個月爆賣1.8萬支;國產護膚品牌百雀羚在經歷長期低靡后推陳出新,以具有文化內涵的東方美學強勢回歸。
酒香也怕巷子深,注意力經濟時代,能否突破同質化競爭的瓶頸有效吸引和黏住消費者的眼球,成了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跨界營銷在為消費者創造一體化多元化的消費體驗的同時,增強品牌自身的立體感和縱深感,讓國貨在年輕化營銷中看到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3? 品牌煥新,跨界賦能
IP源于“知識產權”,其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本書、一個卡通形象、一部電視劇甚至是一個人以及任何大量用戶喜歡的事物。IP營銷是在知識產權概念上的延伸,它是IP的文化和情感因素在產品身上的體現。借助品牌與IP之間的融合滲透,傳統國貨產品與文化、時尚潮流更好的結合,以適應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從產品為王到流量為王再到內容為王,越來越多不受行業范圍限制的顛覆式創新和持續的高質量營銷內容引爆傳播,通過積極的互動和分享,最終形成粉絲轉化率和復購率,實現IP商業價值的變現。
3.1 萬物皆可聯名
品牌和IP各有各的故事,通過IP聯名激活品牌,真正講好品牌故事不僅要求同存異,更要找準兩者之間的契合度和切入點。
3.1.1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聯名作為老字號煥發新活力的年輕化戰略受到熱捧,2018年老字號與IP聯名款商品超過22萬款,銷售增幅約44%。國家首批“中華老字號”五芳齋攜手迪士尼和漫威推出端午創意新品粽,是五芳齋向“年輕化、國際化、時尚化”轉型的重要節點。其包裝設計涵蓋迪士尼經典動漫卡通角色米奇、米妮、唐老鴨等,以及漫威電影中的經典人物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浩克、雷神索爾等,東方傳統手作美食和西方經典動漫卡通的精彩碰撞,實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上海老字號回力歷經動蕩后觸底反彈,結合明星IP花樣營銷,聯合百事推出的“百事可樂藍”帆布鞋引發全網熱議和搶購,“回天之力”更是為回力注入了新的元素、增長和活力。[1]創新和跨界后的新回力品牌,僅在天貓旗艦店就達到了4年65倍以上的增速。
3.1.2 文創“IP+”,打造爆款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陳彥在中國IP展現場指出,“IP負載著傳承的力量、自信的力量、跨界的力量、更是創變的力量。文化IP產業輻射各行各業,為傳統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思路。”國潮第一IP故宮作為一個600年歷史的文化符號,每一個歷史人物和文物的背后,都能延伸出無數動人的故事與巨大的商業價值,其生態鏈涉及文創、服裝、食品、美妝、游戲、綜藝等領域。除了故宮彩妝、故宮文創等刷屏爆款外,故宮還與眾多品牌開展戰略合作,定制稻香村糕點禮盒、農夫山泉故宮瓶、奇跡暖暖故宮服飾。對中國文化的自信與認同,才能真正讓中國式審美自信起來。
3.2 品牌跨界不設限
跨界,講究的是合作共贏。合適的跨界對象結合系統深度的營銷戰略,才能產生“1+1>2”的品牌聯動效應。
國民品牌娃哈哈與中南卡通強強聯手,結合《天眼》動畫推出護眼功能飲料——娃哈哈天眼晶睛發酵乳,國內動漫產業龍頭企業的粉絲號召力與娃哈哈集團優質的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形成優勢互補,“萌系”戰略深受小朋友和年輕人的喜愛。當老干媽、青島啤酒被穿在身上,土味時尚引爆潮流;當大白兔遇見美加凈,不再只是記憶力的那顆奶糖;當旺仔聯名塔卡沙走上時尚道路;當國酒跨界香水,年輕化探索的路上,品牌在發現未來更多可能。
3.3 深度植入,雙向賦能
相較于傳統的停留在表面的綜藝節目冠名、影視劇僵硬植入,數字化新媒體多維度營銷以年輕人易接受和喜愛的方式,出現在新一代消費群體的視野中。
國產美妝品牌美膚寶深度植入戶外旅行真人秀綜藝節目《青春的花路》,為7個少年“不怕曬,曬不怕”的新西蘭旅行提供全方位“硬核防曬”。《青春的花路》是一群當紅男團愛豆的穿越新西蘭的房車游歷真人秀節目,也是最適合美膚寶防曬產品營銷需求的IP。滿滿代入感的消費場景,精準和高效的深度植入,流量明星代言合作社交傳播及KOL種草等,使其從老牌國貨成為“薪晉國潮”。[2]
3.4 打造自身IP
品牌IP化就是品牌的人格化、內容化、情感化,品牌只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才能形成與用戶形成主動連接。用戶更喜歡關注一個有溫度的IP形象,而不是冷冰冰的企業品牌。真正打通品牌和目標用戶之間的情感鏈,品牌與用戶才能從交易變成交往,從弱相關變成強相關。
設計生動具體的卡通或人物形象是品牌打造自身IP的常見方法,具有靈魂以及人格魅力的IP形象更容易感染消費者。2018騰訊新媒體運營觀察報告提出企業新媒體人格化RCSC模型,從角色(Role)、性格(Character)、場景(Scene)、內容(Content)四個維度實現人格化多場景的結合。2011年江小白亮相,以其創新的輕奢白酒產品定位迎合年輕人的消費場景和習慣。“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獨特的酒文化和鮮明的人格形象以符合Z世代文藝青春個性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迅速打開市場。通過不斷生產與消費者有情感共鳴的優質產品,在“青春小酒”這一細分領域異軍突起。
4? IP長線營銷
4.1 跨界有風險
許多人有“只要IP在手,成功就觸手可及”的錯覺,真正的跨界并不是兩者機械的結合。盲目跟風,為跨界而跨界,反而會稀釋品牌價值,被消費者認為不務正業。消費標榜態度的時代,跨界營銷要基于自身的商品或品牌定位,以及目標營銷群體的特征,在堅守企業既有的品牌價值和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全新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3]
4.2 打造“品質爆款”
產品的優勢是品牌長期穩固發展的基石和核心競爭力,品牌應抓住時機,讓獵奇的新鮮感變成真正的創新。節點性的爆點和事件營銷作為“炒作式營銷”只能帶來短暫的曝光度和流量熱潮,往往是曇花一現。利用科技創新和設計創新提升產品的質量、生產技術、包裝和結構,致力于給予消費者完美的體驗,不斷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4.3 融合新媒體
靈活多變的營銷策略、豐富有趣的場景化體驗,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都讓消費與生活更加緊密。傳統國貨依靠媒體營銷和電商平臺,融合新媒體、新渠道和新人群不斷煥發新的活力,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和認知度也越來越高。品牌應在整合內容生態鏈和生意閉環的基礎上,建立一種可持續的有效互動機制,真正做到有遠見的營銷。
4.4 注重IP保護
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指出,“IP+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產業品牌升級、文化升級的新風口。全民創意時代,IP作為內容的核心,在泛娛樂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IP泛娛樂開發要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通過建立行業準則監督和支持運營商、渠道、平臺等各個環節,通過產業鏈條上下游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打造立體的知識產權保護網。[4]
5? 結語
一個產品就是一個時尚符號、文化符號和生活符號,品牌的價值在于傳遞和弘揚蘊含在產品和服務中的品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從產品營銷到品牌營銷再到文化營銷,國產品牌通過融合IP和技術創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其獨特的東方美學傳奇魅力引領時代潮流。
參考文獻:
[1]陳佳昊.老品牌的新生之道——以“上海回力”的品牌復興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9(01):169-171.
[2]袁安琪.從IP傳播到生意落地總共需要幾步[J].聲屏世界·廣告人,2019(09):102-103.
[3]陳炳祥.跨界營銷[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81.
[4]姜旭.IP泛娛樂開發亟需立體保護網[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7-02-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