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珍珍?金銘?郜瑩?劉興來?楊盼盼


摘要:目的:通過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的探討,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性。方法:主要采用問卷法,輔以文獻法等方法,以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級學生174名作為被試,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父母教養方式對大學生網絡成癮有顯著性相關,在大學生男女性別、年級父母是否離異和網絡成癮并沒有存在差異性,父母教養方式和網絡成癮存在顯著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成癮;父母教養方式
前言
父母的影響通常會伴隨子女一生,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正是因為父母教養方式的至關重要性,近年來,心理學領域將其作為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當中的重要工具。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少年一直是使用網絡的主力,但由于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和監督,很多人濫用網絡或癡迷于網絡中的虛擬現實,成為網絡成癮綜合癥(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簡稱IAN)患者。本文主要就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關系進行研究,探討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相關性。
1研究方法
1.1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選取在校年齡18至24歲之間的大學生。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共發放問卷220份,保留有效問卷174份,有效率為87%。(見表1)
1.2研究工具
(1)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EMBU)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EMBU)是由瑞典Umea大學精神醫學系C.Perris等人一起于1980年編制的用以評價父母教養方式和行為的問卷。本論文研究采用的由我國岳冬梅等在80年代末引進并根據我國國情修訂的版本。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分為父親和母親兩個分量表,被試對每一個題目就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分別回答,共66個條目。一共包含11個因子,有關于母親的有5個因子:1、情感溫暖、理解,2、過分干涉和過度保護,3、拒絕否認,4、嚴厲懲罰,5、偏愛被試;關于父親的6各因子有:1、情感溫暖、理解,2、懲罰、嚴厲,3、過分干涉,4、偏愛被試,5、拒絕否認,6、過度保護。此量表為4級評分,從不=1分,偶爾=2分,經常=3分,總是=4分。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為0.46-0.88,分半信度為0.50-0.91,重測信度為0.58-0.82,說明該量表該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
(2)Young網絡成癮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Young網絡成癮量表,它是由Young參照《美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手冊》中的賭博成癮鑒別標編準制而成的網絡成癮篩查量表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在研究網絡成癮的這個研究領域上被學者廣泛的使用。計分細則:本量表采用四級計分法,“幾乎沒有”計1分;“偶爾計”2分;“有時”計3分;“經?!庇?分;“總是”計5分。將每題得分相加,即得總分,40-60 輕度網絡成癮,60-80 中度網絡成癮,80-100重度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各分子分為: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階段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與健康問題。
2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調查被試共計174人,正常組7人,輕度網絡成癮42人,中度網絡成癮112人,重度網絡成癮13人。其中中度網絡成癮所占比例較大占總人數64.37%,其次是輕度網絡成癮占總人數24.14%。
2.1大學生網絡成癮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網絡成癮在性別、父母是否離異和年級方面進行差異比較,大學生網絡成癮在不同性別、父母是否離異、年級方面不存在差異。
2.2父母教養方式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父母教養方式在性別上進行差異比較,得出父母教養方式與性別不存在差異。
2.3父母教養方式和網絡成癮相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父母教養方式各因子中都與網絡成癮各因子和總分存在有極顯著的相關關系。
其中父親各因子中:父親嚴厲懲罰與網絡成癮耐受性、網絡成癮總分存在正相關;父親嚴厲懲罰與人際健康問題存在顯著正相關。父親過分干涉與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階段反應存在正相關;父親過分干涉與網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父親偏愛被試與網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父親否認拒絕與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父親過度保護與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階段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
母親各因子中:母親情感溫暖理解與人際與健康問題存在顯著性正相關。母親過度干涉保護與網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相關。母親拒絕否認與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階段反應存在相關。母親拒絕否認與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母親嚴厲懲罰與網絡成癮耐受性存在正相關。母親嚴厲懲罰人際健康問題,網絡成癮總分存在顯著性正相關。母親偏愛被試與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階段反應,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網絡成癮總存在正相關。
3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性別、父母是否離異和年級差異比較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父母教養方式與性別的差異比較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與國內外研究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結果相同。
在網絡成癮和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性分析中,網絡成癮的各因子得分和總分與父母教養方式的各因子間存在相關性,網絡成癮各分子得分和總分與家庭教養方式量表上父親懲罰、嚴厲、父親過分干涉、父親偏愛被試、父親拒絕否認、父親過度保護、母親過度干涉保護、母親拒絕否認、母親懲罰嚴厲、母親偏愛被試,這些因子存在顯著性正相關,這說明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家庭教養方式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
4結論
(1)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性別、父母是否離異、年級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父母教養方式與性別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存在顯著性相關,網絡成癮各分子得分和總分與家庭教養方式量表上父親懲罰、嚴厲、父親過分干涉、父親偏愛被試、父親拒絕否認、父親過度保護、母親過度干涉保護、母親拒絕否認、母親懲罰嚴厲、母親偏愛被試上存在顯著性正相關。
參考文獻:
[1]徐耀聰,余雯雯,王立新.國內關于青少年網絡成癮成因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7 (1-2):243-247.
[2]王瑜,王馨竹,寧曉兵.大學生網絡成癮調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 (10):888-889.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6EDC05)
作者簡介:蔡珍珍(1982.04-)女,漢,黑龍江鶴崗,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
通訊作者:楊盼盼(1986.03-)女,漢,山東濰坊,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社會心理學,社會工作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