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摘要:基于“同伴互助”理念所開展的系列教師培養措施,能夠有效的提升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同伴互助理念強調兩位及以上教師,要結成合作小組,圍繞同一個教學目標,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本文在分析同伴互助理念的基礎之上,探究了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師教學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同伴互助;初中教學;地理教師;教學能力
引言:
將同伴互助的理念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之上,能夠推動初中地理教師教研與培訓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發展。我校自2014年開展“建設名教師工作室,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與研究”以來,通過“老帶新”的同伴互助活動,創設出自由、輕松的氛圍,促進初中地理名師與新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教學經驗的分享,以一課多研的方式,不斷督促初中地理新教師突破思維界限,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構建初中地理教師的同伴互助團隊
同伴互助理念在團隊建設上,應秉承自愿性、差異性原則。自愿性原則要求在組建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時,鼓勵初中地理教師自助結組、自愿加入,不強迫初中地理教師必須結組,要通過宣傳教育工作,讓初中地理教師認識到同伴互助的優越性,從而產生加入同伴互助團隊的意愿。從我校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老師因缺乏教學經驗,對教材內容“吃不透”,在參加工作之初,渴望能夠得到老教師、名師的指導,因而對于參加同伴互助團隊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與積極性。差異性原則要求所構建的同伴互助團隊,要尊重各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能力、思維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并允許這種差異的存在。差異化的同伴互助團隊才能夠產生前進的動力,且因為各初中地理教師之間的差異,能夠為其他初中地理教師分享不一樣的思維方法、教學方法,以達到群策群力的效果。此外所構建的同伴互助團隊應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彼此之間要相互信任,并共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鼓勵其他教師來自己的班級聽評課。開放性有助于打破初中地理教師之間的壁壘,促進初中地理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與共同進步,在學習他人之長時,能夠發現自己之短處,從而促進同伴互助團隊的整體進步。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老帶新”,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名師引領下的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建設,鼓勵老教師與新教師之間結對,實行“一帶一”,即一位老教師作為師父來具體指導新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新教師發現在與老教師朝夕相處的過程中,能夠從老教師身上學習的不僅僅是教學能力,還能夠學習到掌控課堂、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高效備課,有效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
二、制定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的目標
我校在實行“老帶新”與名師引領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較多,尤其是在于如何推進老教師與新教師之間的性格、教學方面的磨合,提升新老師與老教師的契合度,以及在此基礎上針對學情所開展的有效教學活動。因而需要在確定了初中地理的教學目標后,要基于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實際情況,即分析每一名成員的教學能力、專業知識等,以及對學情的分析,在總結出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優勢、劣勢后,確定同伴互助團隊的整體目標、階段目標。其中整體目標是系統規劃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各項工作,也是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最終奮斗目標,通常整體目標的制定按照學年來制定。階段目標是按照一學年有兩個學期的劃分,分成兩個階段目標,逐步制定出季度、月度、周的目標,以具體指導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的工作。通過制定同伴互助的目標,使老教師與新教師之間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圍繞該奮斗目標,使老教師明確了教授任務,新教師明確了學習任務,有效的提升了新老教師之間的默契程度。
三、采取多元化的同伴互助方法
3.1 集體教研與集體備課
在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中,應采取集體教研與集體備課的同伴互助方法。集體教研是集同伴互助團隊之力,圍繞某一課的教學內容,從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情、教材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集體討論與交流,在討論與交流中,讓彼此的想法碰撞在一起,進而不斷深化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成員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漸形成完整的教學思路,從而能夠準確把握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提升初中地理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集體備課是要求各地理教師,圍繞同一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認真寫在備課紙上。然后各地理教師交換所寫的教學設計,一方面了解其他地理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從中獲取裨益;另一方面要從其他地理教師的教學設計中發現優點和缺點,將優點列出,作為自身的學習內容,將不足之處標出,并在初中地理教師同伴互助團隊中討論,以探究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使初中地理教師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提升其教學能力。如2017年我校圍繞中東第一課時進行了集體備課,在備課過程中,各教師圍繞該課時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在多次“磨課”之后,不斷完善了該課時的教學設計,解決了許多教學中的問題,在市級優質課中取得了優質課一等獎的好成績。
3.2 觀摩其他地理教師的課程
初中地理教師應歡迎同伴互助團隊中的成員來自己班級聽課、評課,甚至是給自己錄制教學視頻,從而從其他地理教師的角度,發現自身教授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重點是發現自身的不足。初中地理教師更要積極觀摩團隊中其他教師的課程,在觀摩他人課程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是否正確,探究更為有效、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
結語:
在初中地理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上,同伴互助是一種有效的培養措施,在落實的過程中,要不斷深化初中地理教師對于同伴互助理念的認識,并掌握同伴互助的有效開展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婷,余樂.教師同伴互助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J].綏化學院學報,2018,10
[2].馬富成 馬雪琴同伴互助: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