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杰
九十年代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多發展,社會上的各個行業都加入了”科技”這個元素。小學的教育也不例外,多媒體教學成為了小學教育的前沿和趨勢。在多媒體科技大力配合下,小學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為教學提供力很理想的教學環境。本文主要討論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與發展。
多媒體具有圖像,聲音,文字,立體展示等等功能,這些性能對于教學來說是很寶貴的,所謂多媒體技術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之前的準備設計,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設備相結合,共同參與教學,通過合理的教學結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如果教師可以熟練的掌握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得心應手的掌握課堂,淋漓盡致的把握課堂的40幾分鐘。既然多媒體教學有這么多的優點,那么使用多媒體授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選擇適當的多媒體輔助工具
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設備,而計算機是這些設備中的最普遍的一類,所以,在這里只介紹計算機軟件,對于圖片想要修飾的更美觀,更符合要求的話可以用photo shop軟件,而視頻和音頻制作多數人會選擇premiere軟件,有時需要更高效的編程,VC++,Delphi或java來進行程序編輯。當然,以后對于教師的個人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教師更要多學習來適應教育的新形勢。
二、多媒體教學的設計
1.多媒體的設計應該循循善誘,循序漸進,顯露主題。一堂課上老師就是這段時間的主導,怎么做好這個主導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有鋪墊,有引入,有主題,有高潮。而多沒意也應該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來設計,如果準備不充分的話不但影響本堂課的教學效果,還會影響教學進度和質量。
2.在多媒體教學中設計現實背景。知識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而人們的智慧一般都來自于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智慧,在小事上成就輝煌。小學教授的知識顯然也可以舉出現實的例子,例如在計算機的教學中,單純的講授課程,學生們會毫無興趣,教學顯得枯燥乏味。但如果在教學中聯系生活,設計課件時將大橋的設計圖紙和完成的大橋作對比,并告訴學生們每一座大橋都是由電腦完成的第一步,不會電腦你們的夢想也不會實現。這樣學生們就不會感覺到乏味了。
3.要將學生動手合作和教師評價加入多媒體教學中去,有實驗表明,學習是一個社會化過程,合作學習會起到明顯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加入分組討論的內容,學習過程中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相互交流可以讓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運用知識,思想過程和方法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反思,從而學會思考和運用,構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對問題的理解達到升華的效果。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法是作業和考試,課內的評價一般用于鼓勵學生。實際上評價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溫室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洗禮,適當的批評對學生來說并不是壞事,學生應該有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學會反思,更加精確的了解知識結構。
三、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之間的聯系
1.保留傳統教學流傳下來的精華。傳統教學手段是經過時間的認證的,雖然板書比較麻煩,但還是不可以摒棄的,幾句話可以放在幻燈片里,但是能有老師寫在黑板上讓人印象深刻么?在課堂上,多媒體教學少了課堂中的停頓,學生的記憶是有時間間隔的,適當的停頓可以讓學生回味之前講過的知識,讓學生有四季的思考空間,而不是一味的由老師灌輸,還可以讓學生把要點記下來,達到課堂效果,傳統的教學在上課時可以通過板書來掌握節奏和時間。教師也可以在板書的同時思考接下來的內容,不得不承認,傳統教學比多媒體教學更具有靈活性,課堂上的突發情況,有經驗的老師也會應對自如,而多媒體教學相比較而言靈活性低。
2.發揚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相對于傳統教學,多媒體的優勢上面已經說明,而兩者各有優缺點,中華古訓:揚長避短。將好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保留下來,同時接受新的多媒體教學,認識到多媒體的強大,兩者相結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3.理論與工具相結合。目前為止,計算機的價格已經很市民化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中,計算機在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資料應接不暇。但教師在學習計算價技術的同時也應該關注理論的發展,理論是多媒體教學的方向盤,把握住教學理論,在教育的路程中平穩前進。
教育也是我國綜合實力的一部分。陶行知說: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江澤民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多媒體教學則加快實現以上兩句話。多媒體僅僅是一種輔助工具,如果運用不當也有不小的危害,只有理性,正確的看待多媒體教學,取長補短,才能讓我國的教育事業更進一步,讓國家的接班人得到最燦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