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營銷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2020春節消費提示稱,春節期間,正是各類商家促銷爆棚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美容美發、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卷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
越是逢年過節,我們越要保持必要的消費理性。在消費之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資質、實力,尤其要學會通過商家的網店、APP、公眾號等來看看其他消費者的好差評,再決定自己的消費選擇。
行業協會
日前,有媒體報道,在每天“爭分奪秒”趕著配送,卻時常面臨“平臺定位偏差”“一個投訴丟了周獎勵”的壓力下,一些外賣騎手渴望在有關部門注冊成立一個行業協會,為大家提供更好的培訓、幫助和保障。
行業協會可以給外賣小哥更多集體話語權,一定程度上改變個體面對平臺表達權益訴求時的相對弱勢地位。我們期待從平臺到管理部門都以此為契機,構建從業人員與平臺、用戶三方良性互動的機制,從而讓新業態新職業的發展更好地滿足用戶和消費者的新需求。
一站式取證
近期,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試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一站式取證”。主要指接報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之后,公安機關刑偵部門、技術鑒定部門、檢察機關等部門同步到場,一次性開展詢問調查、檢驗鑒定、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心理撫慰等工作,在詢問調查的同時注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關愛和隱私保護,避免二次傷害。
“一站式取證”模式,相當于多個取證環節同步進行,這樣就不至于讓受害人一次次地“揭開傷疤”,無疑能將受害人的心理傷害降到最低,而同步進行的心理撫慰和其他幫扶,將有助于受害人盡快走出陰影,步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