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風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來高齡人群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而上升,屬于一種臨床多發疾病[1]。甲狀腺結節或腫塊、甲狀腺腫大是其主要體征,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沒有臨床癥狀,通常是自我觸摸或體格檢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或因甲狀腺腫大就診,因此易漏診、誤診,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導致患者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隨著超聲檢查的發展,臨床上大多選取甲狀腺功能和超聲檢查應用于該疾病的診斷,旨在提高疾病診斷準確性,有效判斷結節良惡性情況[2]。本文針對甲狀腺超聲和甲狀腺功能對老年人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價值展開分析,結果如下。
選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9 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70 例老年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甲狀腺結節手術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分組,甲狀腺良性患者43例設為良性組,甲狀腺惡性患者27 例設為惡性組。所有患者術前均應用甲狀腺超聲和甲狀腺功能進行診斷。回顧性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甲狀腺超聲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分析其診斷價值。良性組43 例,男性20 例,女性23 例;年齡66 ~85 歲,平均年齡(68.45±6.17)歲。惡性組27 例,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年齡65 ~86 歲,平均年齡(69.20±5.3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016 年AACE 甲狀腺結節臨床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②均接受甲狀腺超聲、功能檢查者;③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服用甲狀腺素藥物;②甲狀腺疾病史;③腎、肝、心功能障礙以及存在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甲狀腺功能檢查:患者入院后需禁食禁飲,保持空腹狀態,隨后抽取患者5 mL 肘脈靜血,離心(3 000 r/min)6 min,通過化學發光法及DXI800 型分析儀實施檢查。主要包括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甲狀腺素(TT4)、促甲狀腺素(TSH)。
甲狀腺超聲檢查:選取型號為GE VolusonS10 型超聲診斷儀(北京菁美瑞科技有限公司)對患者予以檢測,探頭頻率設定為:4 ~12 Hz。此外,檢查過程中,協助患者保持仰臥姿勢,使患者頸部得以充分暴露,而后開展多切面脖頸掃描檢查,選取一名具有豐富經驗的超聲科醫師及時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甲狀腺形態、最大結節大小、是否雙側結節、邊界及微鈣化等指標情況。
①甲狀腺功能檢測:觀察并記錄高齡甲狀腺結節患者的TSH、TT3、TT4 三項功能指標。②甲狀腺超聲檢查:觀察并記錄高齡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甲狀腺形態、最大結節大小、是否雙側結節、邊界及微鈣化等指標情況。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TSH 功能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TT3、TT4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水平情況對比(,mmoL/L)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水平情況對比(,mmoL/L)
組別 n TSH TT3 TT4惡性組 27 1.87±1.04 1.95±0.89 82.51±55.21良性組 43 2.34±1.31 2.04±0.81 83.21±55.31 t 10.631 1.531 1.723 P<0.05 >0.05 >0.05
惡性組患者甲狀腺邊界不清、雙側、形態不規則、微鈣化等比例顯著高于良性組患者,且結節大于良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臨床疾病。甲狀腺結節發病的主要因素為甲狀腺細胞局部異常進而導致病變,感染、遺傳、年齡、免疫功能等均為影響其發病的要素。甲狀腺結節具有隱匿性,癥狀不明顯,此疾病的良惡性鑒別診斷十分重要。隨著近幾年來我國超聲檢查技術的迅速發展,臨床有資料顯示可選取甲狀腺功能及超聲檢查應用于患者的疾病診斷,能顯著提升其診斷準確性,并評判其良惡性情況[4]。亦有相關研究報道[5],超聲診斷技術的問世為臨床診斷及治療帶來新的技術支持,尤其是高分辨率的超聲技術的使用,70% 左右的結節能夠通過該技術被發現,雖然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能被超聲診斷,但經超聲檢查未能發現或未能明確的“結節”,則需結合甲狀腺功能檢測加以明確。TSH 是 Caldwell 提出的甲狀腺診斷的中心戰略指標,后被美國甲狀腺協會推薦指標。TSH 是判斷甲狀腺功能的靈敏指標。有研究提出,甲狀腺結節惡變率未隨著TSH 增加而增加[6]。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TSH 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TT3、TT4 功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劉歡[7]等研究表示,良性組患者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甲狀腺素、促甲狀腺素等水平明顯高于惡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又有高雪等[8]的研究表明,良惡性結節組促甲狀腺素、甲狀腺素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對比,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對于甲狀腺功能水平判定甲狀腺結節方面的結論參差不齊,因而本研究借助甲狀腺超聲對甲狀腺結節患者展開檢查,甲狀腺超聲可清晰顯示結節具體部位、大小、形態、結構等。本研究發現,惡性組患者的甲狀腺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微鈣化等情況比例均顯著高于良性組患者,且結節大于良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此結論與盧曉玲等[9]一致。

表2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水平情況對比
綜上所述,甲狀腺功能以及甲狀腺超聲于患者診斷中可通過分析患者超聲檢查結果進一步評判患者良、惡性情況,甲狀腺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存在雙側結節、微鈣化者惡變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