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靜
鄭板橋有一首詩叫《新竹》,詩中說:“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但是,“老干”終有離開的那一天。
這不,柳傳志退休了,辭任聯想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教父的淡出是遲早的事情。當柳傳志離開他為之奮斗了多年的事業,我們該如何審視威嚴而又慈祥的他?他給我們留下了什么?他讓我們懂得什么?這些都值得思考。
沒有人會否認,也沒有人敢否認,這位可敬的老人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
時代的洪流中,他在艱苦的條件下創辦了聯想,這份經歷,已經足夠醒目。你可以說他趕上了好時代,但在那個年代能成功“搏風擊浪”的又有幾人?
對于自己的創業歷程,柳傳志曾經這樣評價:“我一路走來基本是荊棘叢生,身上被劃得全是血道子。其他人真的沒有我那么多精彩,現在這條路,基本是走出來了。”
這是多么珍貴的領悟:要想活得精彩,就要去奮斗,就要不怕“血道子”。
聯想集團曾經是行業領跑者,甚至如今也是某些領域的領跑者,但它也一直是輿論的焦點。
從最初的柳傳志、倪光南之爭,到后來的聯想拆分,再到最近幾年的“投票”風波,聯想集團無時無刻不處在公眾的關注之中。
有時候,我們無法客觀地評價歷史,因為我們不是歷史的親歷者,某些細節我們無從知曉;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誤解某些事實,因為我們更愿意相信自己心里面想的就是現實。
不管如何,聯想集團在某個時間段是值得欽佩的。但也不可否認,聯想集團在某些時候又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但瑕不掩瑜,聯想集團依然是一家出色的企業!
且不說聯想控股投資的企業。
最近若干年,人們記住柳傳志,更多的是他對后輩的幫助。關于提攜后輩的很多故事,一直在流傳。
楊元慶、郭為、孫宏斌以及很多人,都得感謝柳傳志。盡管,這些人肯定是千里馬,但他們周圍的人卻不一定是出色的伯樂。
早年間,柳傳志在給楊元慶的一封信中說:“我喜歡有能力的年輕人?!边@句話很直接,沒有任何拐彎抹角。且不說楊元慶是否達到了期望,單是這種對后輩的呵護,就值得感動。
識人、知人、用人、助人,這已經足夠。
關于當年的柳倪之爭,很多人不會忘記。但正如我前面所說,今天的人去評價當年的人和事,未必客觀公允。
只是,今天的華為,讓我們想起昔日的聯想。不知道,這種“聯想”是否合理。
世上沒有如果,我們只能猜測。假如柳傳志當年給我們提供另外一種選擇方式,會如何呢?
不知道,未來柳傳志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退休。而與他同齡的任正非,依然堅守。
再回到鄭板橋的那首詩,它的后兩句是:“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毕M鴤髦就诵葜?,亦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