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領軍 萇名甲
9—10月是果實采收后樹體恢復時期,樹體開始貯藏養分,以便為翌年的生長發育做好準備。
1施基肥
1.1施用時期
基肥可以秋施、冬施或春施,果實采收后應盡早施入,一般在9月份進行。秋施應在早、中熟品種采收之后,晚熟品種采收之前進行,宜早不宜遲。秋施基肥的時間因肥料種類而異,較難分解的肥料要適當早施,較易分解的肥料則應晚施。在土壤比較肥沃和樹勢偏于徒長型的植株或地塊,尤其是生長容易偏旺的初結果幼齡樹,為了緩和新梢生長,往往不施基肥,而是待其坐果穩定后通過追肥調整。
秋施比冬施和春施具有如下優點:增加桃樹體內的貯藏養分、加速翌年葉幕形成、促進大果實形成、傷根易愈合并促發新根、避免土壤干旱、利于肥料分解,并在適宜時間內發揮肥效、改善土壤結構、減少桃樹蟲害。
1.2施肥量
基肥一般占施肥總量的50%~ 80%,施入量為4 000~6 000千克/畝。
1.3施肥種類
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適量加入速效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如過磷酸鈣、硼砂、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等)。北方多施雞糞等,南方多施餅肥(圖1)。
1.4施肥方法
桃根系較淺,大多分布在20~ 50厘米的土層內,因此施肥深度宜為30~50厘米。施肥過淺,易導致根系分布也淺,而地表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會對根系生長和吸收不利。施肥方法一般有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條狀溝施和全園普施等(圖2、圖3)。環狀溝施即在樹冠外圍,開一環繞樹的溝,溝深30~ 40厘米、寬30~40厘米,將有機肥與土的混合物均勻施入溝內,填土覆平。放射狀溝施即自樹干旁向樹冠外圍開幾條放射溝施肥。條狀溝施是在樹的東西或南北兩側,開條狀溝施肥,但需每年變換位置,以使肥力均衡。全園普施,施肥量大且均勻,施后翻耕,一般應深翻30厘米。
1.5施基肥的注意事項
一是有機肥必須盡早準備,施用的肥料要完全腐熟;二是在施基肥挖坑時,注意不要傷大根,否則影響根系吸收面積;三是有機肥應與難溶性化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等混合施用;四是在基肥中可加入適量硼、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與有機肥混勻后一并施入;五是要不斷變換施肥部位和施肥方法;六是施肥深度要合適,不要地面撒施和壓土式施肥。如果肥料充足,一次不要施太多,可以分次施入。
2芽接更換品種
2.1“T”字形芽接
主要在夏、秋季接穗、砧木離皮時采用。在接芽上方0.4厘米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然后,從芽的下方1.5厘米處,用鋒利的芽接刀向上方推削,深入木質部約1/3,刀片到達橫切刀口時停止,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掰下盾形芽片,在砧木基部離地10~15厘米處,選擇光滑部位,用芽接刀橫切一刀,再縱切一刀約長1厘米,將接芽插入“T”字口內,使接芽上端與砧木橫切口貼緊,用塑料條綁嚴。注意橫切不要太深,否則容易流膠。另外,砧木皮較厚,需用芽接刀將皮略挑起,接芽才易插進去。
2.2貼芽接
主要在秋季接穗不離皮時采用。在南方、中原地區,夏季雨水多,“T字形芽接易流膠,故經常采用此法。嵌芽接成活率高,省工,若在8月底以后接,不用解綁。方法是在接芽上方0.8~1厘米處,向下斜切一刀,再在芽的下方0.6~0.8厘米處,向下斜切一刀,角度大于上刀,形成馬蹄形。將砧木作同樣處理后,把芽片貼上去,使四周對齊。通常砧木較粗,必須使接芽一側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然后用塑料條包嚴。有時傷口過大,可以貼兩個芽(圖4~圖8)。
3秋季修剪
3.1秋季生理特點
(1)處于新梢營養后期(8—11月),葉片光合產物大量下運,供給芽、果實、枝干和根系。
(2)處于果實成熟階段,主要是晚熟品種。
(3)處于花芽分化后期,持續生理分化和形態分化。
(4)處于根系生長低峰期(7—8月高溫低峰期)、9—10月秋季高峰期以及采果后高峰期。
(5)全樹處于越冬準備狀態,落葉前的葉片光合產物都運送到芽、枝、干和根系,貯藏起來供冬、春根系生長、芽體分化和來年春夏的新梢生長、開花、坐果和幼果發育之用。
3.2修剪原則
(1)仍以“三稀三密”標準進行疏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果實和花芽質量。
(2)剪截過旺的幼嫩秋梢,減少養分消耗,充實芽體、促進花芽持續分化并提高果實質量。疏除大枝,改善光照條件(圖9、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