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罕秀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據此,教師在組織英語課堂活動的時候,要體現學生主體性,彰顯英語的語言性與工具性,鼓勵學生通過交流和感悟獲得知識與技能,最終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素養。本論文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核心素養
在《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7年)》中,明確提出了: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自此,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最終歸宿。教師要積極更新和優化教學理念,借助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中以活動和交流為載體有效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滲透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最終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概述
關于“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其進行了明確的表述,“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在英語教學中,借助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等多轉給你模式,不斷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輸出能力等,增強學生綜合英語水平;文化意識也是英語核心素養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主要是英語是西方文化的載體,在文化基礎上進行語言的學習、構建和理解,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一門語言。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從文化入手,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了解西方優秀文化。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對其形成理性的認知,并在深度認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辯證審視多元文化;思維品質則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通過英語交流能夠形成正確的語言思維,提高學生的思辨思維和發散思維,促使多種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習能力則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指導學生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英語學習技巧,能夠自主獲取英語知識,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1]。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分析
1.營造教學情境,培養語言能力
高中英語教師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制約,以成績作為教學目標和主要評價方法的模式不能促進學生自主、個性化的學習,根本無法達到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因此,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核心素養,教師應以“語言素養”為核心目標,組織和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有效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結合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的時候,必須要借助一定的英語環境,將英語詞匯、語句與具體情境融為一體,通過情境來揭示英語語言所表達的含義,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優于簡單的記憶,并且還能有效增強英語語言能力。例如,在“Theme park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結合這一生活情境展開對話,進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主題公園有新的認識,能夠用英語進行描述和表達,同時也易于理解其他同學表述的事物,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再例如,在“Films an TV program”教學時,教師就借助了多媒體信息技術,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英語節目,將劇照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待到學生進入到這一情境之后,鼓勵學生借助英語對其進行介紹,運用所學英語詞匯和句子進行自己觀點的表達,通過英文句子進行交流與互動,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升[2]。
2.合理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在核心素養下,通過合理的問題作為學生思維發展的階梯,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和探索,并在知識發現和獲得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思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面對這一要求,教師要革新對學生的說教式的知識傳授方法,注重問題的引導性和啟發性,巧用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熱情,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思維品質。具體來說,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應立足于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并對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進行全面地分析,精心設計出高質量的、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接著這些問題的引導,驅動學生積極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computer”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就精心設計了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問題,包括: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of computers?What can a computer do?之后,引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思考和討論,最終完成這一問題的解決。同時,在學生思考、交流的過程中,自身的思維能力也逐漸提升,實現了思維品質的培養[3]。
3.加強拓展,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文化品格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也是核心素養中體現英語內涵的關鍵陰森森。教師改變以往忽視英語文化滲透的現狀,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對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挖掘,結合英語地區的文化習俗和人文習慣,讓學生了解故事背后悠久的地域文化傳統,這樣學生才更能夠理解英語內涵,培養學生文化品格。例如,在“Music”的教學中,教師就結合這一部分的內容,對其背后蘊含的音樂文化進行了補充,教師利用音頻、視頻的形式,將不同風格的音樂進行了展示,并將背后蘊含的音樂文化進行了補充,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格。
另外,核心素養下,教師在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時候,還要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環境下,加強中國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引導學生準確掌握中西文化差異,并促使學生在中西文化差異背景下,更好地進行交際,為學生在復雜多變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An adventure in Africa”教學中,教師就對相關的文化進行了補充,有意識開闊了學生的文化眼界,為學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好地進行交流奠定了基礎[4]。
4.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更能夠體現出英語語言的特點,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把握,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或問題進行交流,在語言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獲得知識,積累經驗,開闊視野。教師可設置趣味開放的問題,引導小組成員通過深度的交流和討論,完成問題的探究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也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能,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凸現英語語言屬性,培養學習能力[5]。
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據此,教師在組織和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應緊緊圍繞核心素養的要求,營造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科學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關注學生的差異,讓學生的特長能夠得到充分展示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習和思維獨特性能夠進一步增強,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技能和品格的培養,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為榮.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究[J].貴州教育,2020(8):36-37.
[2]藺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名師在線,2020(11):5-6.
[3]石萬萬,杜萍.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英語廣場,2020(10):131-133.
[4]張登學.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略[J].甘肅教育,2020(3):130.
[5]胡玉昆.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路徑分析[J].才智,2020(2):186.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