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近來,“抗糖防老”這個詞火了,顧名思義,就是要想年輕,就要和“糖”徹底劃清界限,就連女明星也都紛紛曬出自己的抗糖經歷,有美容教主之稱的大S,更是透露自己十年不吃糖。一些商家也瞄準時機,紛紛推出抗糖藥、抗糖口服液、抗糖洗面奶……
生產抗糖產品的商家稱,如果人體每日攝入過多的糖分,就會與膠原蛋白發生糖化反應,讓膠原蛋白失去彈性與水分,長期下去就會出現皮膚暗黃、松弛,長皺紋等情況。還有商家拿出了非常直觀的“對比圖”,如果不抗糖,人的皮膚就會像白嫩的面包,逐漸變成焦黃的吐司。
真嚇人啊!聽商家這么一說,你手里的饅頭是不都掉地上了?是啊,米飯、饅頭、水果、薯類……哪個不含糖啊?那么,遠離這些“糖衣刻刀”,你是不是就會永葆青春了呢?事實可能正好相反,一些嘗試過“抗糖”生活的網友經常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渾身沒勁”、“為什么近來喜怒無常”?這就要從糖的作用說起了。糖作為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能在人體內快速消化為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尤其是咱們的大腦,幾乎只能利用葡萄糖來提供能量(所以不攝入糖會影響情緒,甚至變笨)。而若一味拒絕糖分攝入,會減少酶促蛋白的合成,從而加劇貧血、低血糖、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沒錯,你會變得虛弱無力)。而且,糖分攝入不足時,身體就會改用蛋白質來提供能量,這樣就會消耗肌肉、心臟、腎臟以及肝臟中的蛋白質,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所以,對健康有益的“抗糖”,實際上指的并不是拒絕所有含糖食物,而是不要過量攝入糖分,尤其是遠離一些精制糖,比如奶茶、蛋糕、果汁等甜食。這些過量的糖分會直接與蛋白結合,從而生成晚期糖化終末產物,簡稱AGEs,就像你做紅燒肉時,放了糖表面就會產生油光的紅褐色。事實上,在高溫的條件下,無論是蒸、煮、炸、炒,本身都會產生糖化終末產物,所以減少食材的加工,才能真正減少這類產物的生成。
另外,那些所謂的抗糖食品,基本上都是膠原蛋白、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至于能否抗糖尚無定論。況且,只要你平時均衡飲食,上述物質也很容易從食物中獲得,買所謂的抗糖食品也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