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霞
【內容摘要】我國是文化大國,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底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漸運用在各個行業中,在初中班級管理中也運用傳統文化進行管理,能夠為教師提供更為有效地管理內容,本文對基于傳統文化的初中班級管理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班級管理工作策略
我國是傳統文化大國,隨著歷史的進步與發展奠定了極為悠長的傳統文化,我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包含了較為豐富的文化精神,其體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古代的發展中,傳統文化思想被廣泛運用在治理國家與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歷史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與進步,傳統文化更為沉淀,也成為現代人們所追尋和學習的內容。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依照傳統文化展開班級管理,促使學生全方面成長與提升。
一、傳統文化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策略
1.參考法家思想搞好紀律
在班級管理中,要有良好的紀律管理方法與管理模式,班主任可以參考傳統文化法家思想搞好班級紀律管理。初中生的成長背景不同,興趣愛好也不相同,不同的成長環境與背景導致其性格和習慣都不相同,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為學生明確在班級中要遵守的紀律要求。法家思想是古代治理國家所運用的文化內涵與文化思想,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并落實獎罰分明的管理制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遵守班級的記錄,促使學生都能夠規范自身行為,有良好的習慣。
例如班主任在實際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條例中要明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按照管理條例規范自身行為的學生會受到什么獎勵,做了不能做的事情的學生會受到什么懲罰,學生要清楚的了解。教師也要促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遵守班級紀律,學生才能夠更為高效的要求自己并規范自身的行為。例如對待班級衛生管理,紀律中明確規定學生不可以在班級或者校園亂扔垃圾,每天的值日生也要將班級的衛生打掃干凈,如若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就要連續做一周的值日生當作懲罰,教師也可以建立監管同學對班級衛生與同學進行監管,確保管理的公平公正,學生都能夠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保護班級衛生的干凈整潔。
2.參考儒家思想規范做人
傳統文化中較為遵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是以人為本,其主要傳統文化精神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主要闡述要做一個有思想、有愛心、有擔當的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有更好的發展,初中生在學習階段,學生的思想與智力都處于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儒家思想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責任心,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心和耐心,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敬愛、互助等等,學生也要每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并嚴格要求自己以后的行為,班主任作為學生的老師,也應該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對學生充分地尊重,并用愛心去關懷學生,為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學生的心胸更加寬廣,也能夠產生強烈報效國家之心,更能夠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的國家棟梁。
例如在實際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對學生以愛心、尊重為主要的管理方式展開管理,對于學生之間發生的口角或者分歧,教師也要耐心引導學生。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口角之中反省自己,先認清自身有哪些錯誤,不要將眼睛看著別人,抓著別人的錯誤不放,而是應該先反省自身。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也要了解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對學生進行鼓勵,利用正面評價對學生的缺點展開引導,這樣的班級管理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做到尊重與公平,學生之間更加團結,更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班級風氣,學生也能夠養成謙虛、友善的行事風格。
另外,儒家思想主要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為主要教學內容,在對學生展開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也要進行充分的溝通。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有限,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更多,家長也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初中生的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更多的還是參照家長處理的方式進行模仿,家長的德育水平也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部分家長認為學生到學校學習,培養學生的責任是老師的,與自己無關,這樣的教育思想是錯誤的。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進行溝通,促使家長明確其自身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地影響,提高家長德育教育的意識,家長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為學生做好德育學習的榜樣,家長要與教師共同配合對學生展開教育,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3.參考道家思想搞好管理
班主任也可以運用道家思想搞好管理。道家思想主要的代表者為老子,其主要體現為一種管理的水平與能力,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借著班級的管理工作內容培養學生的管理水平,重視在班級中培養優秀的管理班級干部。教師可以在班級管理中多設置一些班級干部的管理崗位,讓學生以公開投票的形式進行競選,一方面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與管理,還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班級的風氣良好,更適合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班主任也要關心每名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成為知心好友,根據學生的性格與心理內容跟學生進行溝通,教師還要規范自身的行為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在實際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競選的方式選出班級的學習委員,學習委員可以有正、副兩名學生共同擔任管理辦理的學習狀況,還可以選出四個小組學習委員,四個小組的學習委員輔助班干部完成班級學習管理工作,每名學生都有競選的資格,班級干部之間互相管理幫助,學生對班級干部進行監督,每三個月進行重新競選,每名學生的學習熱情都被激發,想要努力成為學習委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良好的競爭風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以藝術陶冶學生的情操
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知識內容進行教學,班主任還要為學生創設多彩豐富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藝術情感,豐富的藝術教學與校園環境能夠對學生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得到培養,還能夠建立良好的思想品格,更能夠推動學校文化特色的進步與發展。人的最高追求為精神世界,藝術陶冶的教學方式更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也能夠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
在古代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是人們所必須學習的技能,古代人的教育倡導全方面發展,其教育思想也適用于現代。近幾年我國社會不斷在發展與進步,對全面型人才需要逐漸增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豐富自身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利用多彩的藝術性教學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與業余生活,促使學生有健康的心理與學習狀態,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地成長,也能夠更為主動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學生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充足,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展開豐富的課外活動,例如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朗誦比賽等等,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勞逸結合更利于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態,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
結語
在初中生的班級管理中,學生的年齡正處于叛逆階段,會為班主任的管理增加一定的難度,班主任可以在管理中融入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教育,豐富管理方法與管理模式,更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更適合管理學生的管理方法,全面對學生展開教育與管理。
【參考文獻】
[1]蘇見芳.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研究[J].教育,2017,(43):11.
[2]顧夢夢.論養成教育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迪[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5):9-10.
[3]羅志.有關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 西部皮革,2016,(18):218.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