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利
宣傳思想工作和價值觀管理都屬于意識形態工作范疇。宣傳思想工作是從政治學角度看待和解決問題,價值觀管理則是現代管理學范疇,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管理的融合,不斷提升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質量,既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重要方面,更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獨特優勢。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中山供電局(以下簡稱“中山供電局”)高度重視企業價值觀建設,將宣傳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與企業價值觀管理工作結合起來,構建了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管理深度融合的“141橋梁”模型,形成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管理相互促進、共榮共生的融合機制,有力助推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融合模型
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宣傳思想工作是推進企業價值觀管理的“橋”,中山供電局從“橋”的構成角度入手探索構建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融合的過程,構建起融合的“141橋梁”模型。
一個目標:通過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互融互促,助力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一個基石: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管理依靠人執行,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為基礎,包括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應著力加強對人的管理,打造黨建工作隊伍、兼職政工隊伍、專家隊伍和基層宣傳員隊伍。
四維融合:將宣傳思想工作作為推動企業實現價值觀管理的“橋梁”,使用好前“橋臺”“橋支座”“橋跨”“末橋臺”,針對價值觀基因進行識別、傳播、轉化和評價。
“前橋臺”為宣傳思想工作的輸入端,將價值觀解讀編譯成為宣傳思想工作內容,建立企業價值觀識別體系。堅持黨性原則與實事求是原則的統一,靈活運用傳播話語體系,分解企業價值基因,解讀企業價值觀理念,從“知南網魂”理念識別體系(MI)、“踐南網行”行為識別體系(BI)、“潤南網心”感官識別體系(VI)三個模塊,豐富企業價值觀立體化、形象化感知,形成具有企業鮮明特色的識別體系。
“橋支座”為宣傳思想工作的傳輸端,建立健全價值觀宣傳機制,完善企業價值觀傳播體系。推行“精準滴灌”式工作理念,分類施策、靶向宣傳,采取互動性、通俗化、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形成內部協同、外部聯動的宣傳生態圈,傳播好黨的聲音和價值主張。依托于融媒體傳播機制、全員化活動機制、全覆蓋培訓機制、線上線下陣地四大手段,深度落實價值觀傳播。
“橋跨”為宣傳思想工作的踐行端,推動價值觀持續深入地認同實踐,形成企業價值觀轉化體系。在推進企業價值觀“進基層、到班組、入人心”的過程中,企業價值觀的轉化是關鍵所在,要推進以價值觀為主題的群眾性實踐活動,把價值觀轉化落實到制度準則中,將企業價值觀導入戰略、融入管理、切入業務、植入行為,將價值觀轉化為生產力,推動企業永續發展。
“末橋臺”為宣傳思想工作的輸出端,加強價值觀宣傳貫徹踐行的輿情管控,形成企業價值觀評價體系。采用問卷調查、談心談話等方式,開展面向員工的價值觀動態監測和企業價值觀管理評估,為優化管理模型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
融合策略
基于宣傳內容、宣傳機制、認同實踐和輿情管控,分別建立價值識別、傳播、轉化和評價體系,構建融合具體舉措,推動完成企業管理的“過河”任務。
基于宣傳內容,構建“三位一體”價值識別體系
“知南網魂”的理念識別體系。對企業價值理念進行規范化設計,將理念識別系統(MI)使用規范化,對理念識別宣傳品的樣式和應用要求進行統一,并在公司范圍內全面推廣。
“踐南網行”的行為識別體系。將價值觀轉化到制度設計、行為公約中,細化為管理條文,讓員工知道什么事情必須做、應該怎么做、做到何種程度。同時,從“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腳下”等三個維度,鼓勵和引導廣大員工自覺去踐行和遵循價值觀。
“潤南網心”的感官識別體系。從視覺、聽覺的感知識別體系入手,展示好價值理念,形成獨特鮮明企業形象。視覺識別系統上,持續豐富價值觀管理手冊的基礎系統和各類應用系統內容。聽覺識別系統上,確立企業歌曲,健全各類文化儀式主題音樂,并明確具體場景和應用要求。
基于宣傳機制,構建“統合綜效”價值傳播體系
建立融媒體傳播機制。在價值觀管理媒介信息傳播過程中,通過整合傳播內容、傳播媒介,使媒體表現手段及媒介利用形態制度化、規范化。在整合傳播媒介上,注重新舊結合,搭建融媒體運營中心,發揮公司“一報一臺一網一刊三微”全媒體的聚合效應,建成行業領先的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全媒體平臺。
建立全員活動機制。將價值觀宣傳培育和職工文化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廣泛開展涵養公司價值觀的各類文化活動,引導全員成為價值觀傳播的參與者和踐行者。如:通過“知行大講堂”“知行成果展演”等載體推動“知行”文化品牌實施。
建立全覆蓋培訓機制。把企業價值觀教育落實到教、培、學、研各個環節,通過授課、座談、交流、演講等員工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分專題、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價值觀教育;在“面”上開展常態化教育,打造以文化內訓師團隊、專職黨務工作者為主的宣講師隊伍,以主題宣講、分類培訓以及“走傳談”等形式,深入基層闡述企業價值觀內涵;在“線”上開展主題教育,分層級實施。
建立線上線下陣地。借助現有軟硬件設施,利用辦公空間和工作現場,營造價值觀場域宣傳貫徹氛圍,潛移默化影響員工行為。以創建價值觀主題園為核心,結合文明單位、示范窗口創建,系統推進文化展廳展館、文化長廊、文化角、宣傳欄等陣地建設。以“南網50HZ”“知行南網”為主陣地建設掌上精神家園,擴大價值觀宣傳力度。
基于認同實踐,構建“知行合一”價值轉化體系
導入戰略,注重前瞻引領。領導帶頭深入學習和踐行企業價值觀,并在各項經營活動中,以企業價值觀為方向指引和價值指引,作為決策層確定戰略定位的根本依據。
融入管理,注重彰顯規范。組織中層管理干部開展“百場萬人”培訓活動,中層干部參與學習、參與培訓授課、參與管理實踐,通過實施“重溫一套理念”“提出一個問題”“分享一個觀點”“提出一項改善”“計劃一個行動”,推動主動思考,落實行動。
切入業務,注重貼近實際。將企業價值觀明確各個理念作為設計業務流程、推進業務發展的準則。各業務領域還要將價值觀管理融入業務工作,促進管理提升。
植入行為,注重以人為本。推動企業價值觀與實際工作融合、與員工日常生活學習融合,不斷轉化為群體意識和自覺行動。在心理引導方面,加強心理咨詢師隊伍培養及管理,建好員工心理健康示范工作站、員工心理健康研究實驗室,健全員工思想動態分析研判機制,強化員工心理輔導。在行為引領方面,完善崗位規范和工作職責,將價值準則植入到員工的工作方法、職業素養和行為習慣之中。
基于輿情管控,構建“成效量化”價值評價體系
員工價值觀匹配度動態監測。不斷完善價值觀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員工價值觀匹配監測系統,為企業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提供科學依據。探索從員工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等維度構建員工價值觀評價的指標體系。
企業價值觀管理軟實力評估。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價值觀管理融合的評價從兩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管理系統的規范科學和完善程度,即評價價值觀塑造、傳播、轉化鏈條的順暢程度和各模塊的健全程度。二是從管理效果進行考量。以企業凝聚力、企業成長性、員工成長性為內部評價指標和以企業形象、社會滿意度、獲得獎項情況為外部評價指標,構建價值觀管理軟實力評價體系。(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