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同樣有愈演愈重的環境問題。人們對資源的過度開采導致地球環境急劇惡化,人們所生活的家園也變得似乎并不那么美麗。在高中的所有學科當中,地理擁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夠很好地給學生帶來環保教育的意義,充分完成環保教育的任務。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不僅僅要帶給學生地理知識,更要通過這些知識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高中地理 ?環保教育 ?地理教學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c)-0072-03
How to Infilt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MA Yuanrong
(Lintao County Second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but there are also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follow. People's over-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has led to the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And the homes in which people live have become less beautiful. Among all subjects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which can b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to students and fully complete the tas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Therefore, geograph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should not only br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geography, but also make student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as to strengthening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Key Words: High school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Geography teaching; Teaching research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怎樣提高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一直以來是困惑廣大地理教師的難題。由于高中地理這門學科課本較為枯燥且難懂,學生通常難以學會,所以教師就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還使學生喪失了對于地理這門學科的興趣。所以地理教師應將高中地理的教學拉近生活,用通俗的例子和話語解釋出晦澀難懂的課文內容。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本,更應該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從而使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穩步提升。針對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意識,該文提出以下4個觀點。
1 ?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現階段中學生極其缺乏生活經驗,一些廣為人知的生活經驗他們卻聞所未聞。這樣的學生讓其生活化與學習生活相結合尤為困難,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匱乏。所以我們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環境,為其提供了解生活經驗的平臺和途徑。學生只有了解得多,才會運用多,所以筆者建議地理教師應時常為學生普及生活中的知識,并對這些知識的原理進行分析解讀。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關注地理,也應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使學生增加生活經驗,以便與學生生活相結合。
例如,在講授《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與避防》這單元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一些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筆者在上課時給學生展示了一些新聞,向學生展示了地震、山洪、海嘯、臺風等一系列自然災害的新聞,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直接閱讀觀看,自然災害種類多,成因復雜,本來筆者應花費更多的時間向學生解釋,但通過讓學生自行閱讀,筆者在簡單講解幾句話之后,學生們便理解了這些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更讓學生記住了當前存在的自然災害的風險隱患。這種方式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相結合,將生活中的現實應用與題目相結合,既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更加地了解這些自然災害的危害,心中會更加重視環境保護這一理念,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 ?運用生活資源,充分落實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斷得到豐富,我們身為教師能夠應用在課堂教學上的資源和途徑也在不斷增加。我們在教學生活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和PPT,要豐富授課資源。有些教師備課十分認真,但是僅僅依靠一個課本或者是白底黑字的PPT很難使學生提高對于地理的學習熱情。尤其是地理這門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卻是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的學科,更加需要教師更加貼合實際地尋找資源,豐富自己的課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熱情,也有利于鍛練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掌握得更加熟練,運用得更加嫻熟。
筆者有次講解“四大漁場”這個問題,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漁場的成因以及現在漁場被人們過度開發,筆者結合現實生活,從網上找出歷年漁場的產量給學生做對比舉例,使學生能夠快速了解并掌握漁場知識。例如,筆者給他們講現在雖說是“四大漁場”但實際上有兩個漁場已經是名存實亡,紐芬蘭漁場經過幾百年人們的機械化過度捕撈,現在以及幾乎名存實亡;北海漁場因為天然氣和石油的開采,漁場的產量以及受到嚴重的影響。經過筆者的舉例,明顯發現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同時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他們學習生活中自然也會學到這種方法。
3 ?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起到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筆者看來,我們教師天天在口頭上給學生講述環保的重要性意義不是很大,我們教師應該從自我做起,自身踐行環保意識,才能夠更夠底氣、更有能力去教育學生貫徹環保意識。在這一方面的教育當中,對教師本人的要求必須要高,一個人只有做好自己,才有資格去教育和指責他人,對待學生同樣也是。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自身模范帶頭作用,以德服人,說得再多不如讓學生面對面學習,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教師在學生面前要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環保教育工作的開展。
比如,筆者在平常就非常注意一些小事情。有次上課給學生講到“水土流失”這個問題時,筆者就開始給學生講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同時還給學生講述筆者平常的環保實踐案例,比如從來不用一次性餐具、節約紙張之類,這次事情之后,筆者發現學生們也慢慢地開始學會了節約各種資源,對自己的日常行為更加規范和嚴格,筆者意識到,只有自己做好一件事情,我們才能夠要求學生,這樣也才能使學生信服自己,去做一件事情也能夠更加有動力、有積極性、有主動性。
4 ?結合互聯網資源,增強學生環保觀念
對現階段的中學生來說,大都是生活在一個優越的環境之中,沒有感受過惡劣自然災害的危害,對于家長和教師在日常傳輸給他們的環保觀念,這些學生也大都是不放在心上,歸其原因還是沒有見識過。課本上對一些環境的變化都是通過文字的敘述和圖片的對比來反映,不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地理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尋找一些網絡資源,最好是視頻資源,在講課時給學生播放,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在學生的心中敲響警鐘,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必修三《荒漠化的治理》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在課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中國荒漠化比較嚴重地區的之前和現在對比時的視頻,讓學生們親眼見識到荒漠化的危害,同時,筆者又給學生播放了一個“庫布其”地區荒漠化治理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地區由正常到荒漠化,再由荒漠化治理成普通地區的整個過程,也同時向學生展示了破壞的嚴重及治理的困難。通過這樣的視頻播放,學生們更為直觀地了解到荒漠化危害的嚴重性,增強學生們的環境保護理念。
5 ?結語
經過以上觀點的敘述,我們身為教師更應該明白在傳道授業的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教育,而不是僅僅的教給他們書本上的內容。在高中地理教學課程中,由于地理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就更加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課本,才會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他們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又能夠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將其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去。在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后,自然而然地就會學會環保,將環保意識深如自己的內心,同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就自然能夠提高。
參考文獻
[1] 方陽陽.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環境教育現狀及教學策略優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0.
[2] 宋加培.試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20(4):58-59.
[3] 顧烽郁.淺談地理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7):16.
[4] 周松秀,吳曉娟.高中地理教學的環境教育內容和途徑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40(3):77-82.
[5] 王金波.中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9.
[6] 程曉穎.高中地理教學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應對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7] 于洪雷.芻議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J].學周刊,2017(11):183-184.
[8] 周德英.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6):33.
[9] 周松秀,張翠林.基于高中地理教學的環境教育實施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9(3):79-83.
[10] 陳震.“環保課題”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