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祖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9年,滕頭鄉村振興學院自覺擔負“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責任,錨定“接續推進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序銜接”的目標,創設了興村(治社)名師學堂,全鏈條推進基層干部培訓工程,為更高層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開辦以來,學堂已接待來自全國近10個省份3800余名學員,直接或間接推動項目落地30余個。
名師為導師 鄉土作教材田間地頭建課堂
以落地化培訓為特點,開展“書記教書記、同行學同行”培訓方式,用基層實例教基層干部,實現在實踐中培訓,在培訓中實踐。
一線實景教學。把培訓課堂開在村莊發展建設第一線,到名師所在特色村、試驗田、重大項目開展沉浸式教育,名師現場傳授、學員當場請教,直觀感受工作成效、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如在奉化區金峨村,組織學員現場參觀4期280套的農居小區以及“吾居吾宿”休閑民宿、旅游驛站,聽取市級興村(治社)名師、金峨村黨支部書記周康健的村莊建設發展經,了解10余年來其組織動員全村黨員干部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舉措辦法,體會到了“山上綠色銀行、山下別墅成行”的現實美景。
跟班體悟實訓。探索“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培訓新模式,組織學員到名師所在村進行全天候、跟崗式培訓,通過名師書記帶班、師徒結對,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去年以來,已組織來自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和山東省青島市的114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在寧波市5個區縣(市)的30個村開展系統觀摩與跟班學習,體悟基層黨建、文明城市創建、民宿經營、農房改造、鄉村治理等具體工作,幫助學員拓寬視野、更新理念、提高水平。
流動傳授經驗。以鄉村振興生動實踐為教材,創設“書記開講”“民嘴講堂”等流動授課新模式,邀請興村(治社)名師、在職基層干部外出授課,面對面向學員分享帶著泥土味的治村辦法,提高基層干部能力素質。同時,根據培訓需要,組織相關專家開展發展問題集中會診,提升培訓實效。截至目前,已舉辦“書記開講”15期,傅平均、俞復玲、周康健等省、市興村(治社)名師先后為學員授課。
一鍵式問詢 終身制培訓學院沒有畢業生
堅持一手抓實體培訓,一手抓實效落地,拉長服務鏈條,實現培訓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式。
實時化開展工作幫扶。積極推動興村(治社)名師所在村和學員所在村開展結對,依托名村強村在技術、信息、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重點幫帶有一定發展基礎和潛力的村。如滕頭村與河北阜平縣店房村、吉林安圖縣紅旗村開展結對幫扶,先后援建店房村文化活動中心、純凈水廠項目,助力紅旗村民俗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推動兩村集體經濟發展。奉化區林家村與青島膠州市大洛戈莊村、萊西市渭田村,寧海縣葛家村與青島西海岸新區融河村結成結對共建關系,分享發展經驗,共謀鄉村振興。
云空間開展問題咨詢。向名師發起定向不定向捐智行動,開通農村基層發展難題和名師智慧捐獻雙向云通道,通過點對點連線、云空間鏈接,直接對接學員、扶貧干部及對口扶貧單位,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打造服務發展大局全新引擎。目前,已有50余名導師捐智,提供難題解決方案200余個。建立已培訓學員群,落實專人動態發布學院線上課程,實現學員終身免費繼續培訓。此外,發起培訓學員線上“一元捐”公益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有重點加強培訓回訪。一方面,對學員所在村開展基本情況、發展難題、扶持意愿、預期效益等全方位摸底排查,建好幫扶項目蓄水池。另一方面,匯聚興村(治社)名師、專家教授、領導干部等合力,創新建立眾“智”成城導師聯盟,對經排摸論證可行的重點項目,落實導師回訪跟蹤制度,實施“精準滴灌工程”。如去年10月,新田縣村干部來滕頭鄉村振興學院跟崗培訓后,今年學院又組織專家導師到新田縣貧困村烏下村上門幫扶,指導其成立專業合作社、建成蔬果大棚,打造集蔬果生產、倉儲物流、旅游采摘、創客平臺等功能于一體的富硒生態農業產業園,預計烏下村今年可新增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
全國建分院 線上送課程打造服務集散地
堅持“走出去”“送上門”,運用學院平臺架設資源立交橋,不斷向外輸送名師經驗、輸出名師智慧,持續放大興村(治社)名師效應,大格局精細化服務全國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
實施分院建設。為提升培訓能級,學院立足奉化、放眼全國,拉大框架、擴大布局,從在習近平總書記第一站扶貧地——河北阜平縣建立首家分院開始,目前已經在新疆庫車、貴州黔西南、吉林琿春、山東青島、浙江麗水等多地籌建分院,實現資源共享、課程共聽、發展共促,逐步形成覆蓋廣泛、輻射全國的培訓服務發展新增長極。
堅持線上并行。學院為分院專門開設云課堂,由名師實時云端授課,學員雙向動態交流,高效率低成本將學堂搬到全國各地,提高培訓受益面和輻射力。同時,學院強化網上課程開發,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書記開講”等興村(治社)名師課程全部錄制成線上課程,供學員在線學習。為應對疫情,今年上半年還先后制作《戰疫故事宣講》《綻放風采、不負芳華》《春風又綠江南岸》《疫情下的家庭事業成長契機》等四個系列線上課程,向學員免費開放。截至目前,線上學習學員已超過4萬人次。
強化服務功能。圍繞鄉村振興,輻射工作領域,通過組織論壇、開展課題研究、實施鄉村振興實驗田建設、參與滕頭“未來鄉村”建設等多種途徑,解決鄉村振興實際問題,服務鄉村振興具體實踐。去年9月,成功舉辦全國“基層書記談振興?滕頭論壇”,圍繞鄉村振興前瞻性、實用性課題開展學術交流和專題研討,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