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經信局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數量更多、實力更強的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設強大有韌性的重點產業鏈,是寧波打通現代產業集群培育路徑的“金剛鉆”、搶占全球先進制造關鍵領域制高點的撒手锏。7月2日,寧波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打造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部署會上正式發布《寧波市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行動方案(2020—2025年)》,提出培育打造若干條重點產業鏈的發展目標和成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的宏大愿景,吹響了寧波制造業再出發的集結號。7月8日召開的寧波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任務,指明了下階段的總目標、總方向。
下一步,寧波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寧波重要講話精神,謀深謀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在培育單項冠軍企業和打造重點產業鏈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形成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設重大標志性成果。
以實施單項冠軍企業梯隊培育工程為重點抓手壯大“專精特新”方陣
在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經濟逆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各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作為活躍在各細分領域的“特種尖兵”,具備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制造替代進口零部件的核心能力,是串起帶動整個產業鏈加速運轉的關鍵“齒輪”,在引領區域協同創新、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寧波將大力推進單項冠軍企業及梯隊培育,進一步壯大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下好制勝未來的“先手棋”。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聚焦“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重點細分領域,滾動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科技項目,努力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全力推進甬江科創大走廊建設,繼續引進集聚一批強校強院強所,加快構建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的實驗室體系,充分發揮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用,全面增強創新策源能力。
加強清單式分層分類管理。結合國家第五批單項冠軍企業申報工作,建立分層分類、動態跟蹤管理的企業梯隊培育清單,推動更多有基礎、有潛力的企業實現從高成長、創新型、科技型、“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單項冠軍的梯次升級。建立分層分級的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軍令狀機制,分級分類簽訂責任書,落實企業跨越追趕的行動計劃。
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實施核心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推廣計劃,完善新材料首批次、裝備首臺(套)和國產軟件首版次應用保險機制,加大新產品本地推廣應用力度。組織召開產業鏈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與國有投資項目的“百日百場”對接活動,廣泛發動首臺(套)、浙江制造精品、首批次產品等創新產品在政府采購云平臺制造(精品)館商家銷售,拓展企業銷售渠道。
完善企業服務體系。強化服務優先,健全聯系服務企業機制,為培育企業設立“一對一”的幫辦聯系人,對企業發展訴求第一時間響應、第一序列安排,全力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強化政策優先,制定單項冠軍培育專項扶持政策,在用地、用能、信貸、節能減排指標等資源配置上,對培育企業予以同等條件優先支持。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好苗子”,堅持“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精準培育方案,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迅速補齊短板、提升實力。
強化創新載體支撐。推動先進材料、工業互聯網和關鍵核心基礎件三大科創高地建設,進一步完善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汽車智能工廠工業軟件創新中心、先進高分子材料創新中心、寧波電驅動創新中心等建設方案,爭創國家、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引導和支持企業建設創新載體,重點推動萬華化學研究院、吉利研究院、中石化寧波材料研究院等建設,積極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牽引打造有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鏈
當前,全球制造業體系加速重構,圍繞重點產業鏈的大國博弈風起云涌,我國企業面臨斷鏈斷供風險加劇、成本競爭優勢弱化等多重挑戰。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鞏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是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變局中應對危機、化危為機的關鍵。下一步,寧波將重點打造10條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鏈,把握好優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工作中“危”與“機”、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國內雙循環、善于接招與主動出招、市場有效與政府有為等辯證關系,強化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制定完善“一鏈一案一圖一策”。開展全市范圍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的基礎調查,研究出臺《寧波市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行動方案》,加快編制和實施化工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10條標志性產業鏈“一鏈一案”培育方案。繪制產業鏈圖譜,圍繞企業培育、項目建設、上下游企業協同、技術研發公共平臺服務、市場拓展等方面研究制定符合產業鏈發展需求的更具創新性、突破性的個性化政策。
強化風險排摸監測。梳理形成進口產品斷鏈斷供風險清單、企業斷供風險處置預案清單、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關清單等10張清單,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排摸全覆蓋。加強統計、海關、稅務等部門多源數據的實時共享,動態開展重點產業鏈運行風險監測、分析研判,提前開展預警預報。發揮市內、省內、省際、部省產業鏈斷鏈斷供問題協調機制作用,積極幫助企業化解斷鏈斷供風險,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加速建設產業鏈重點項目。在首批1250個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項目的項目庫建設基礎上,再排查、謀劃生成一批“短平快”項目,爭取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圍繞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繪制產業鏈招商地圖,大力引進一批產業鏈帶動性強的引擎性重大投資項目和研發機構。
強化龍頭企業強鏈護鏈作用。加快培育并遴選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擔任產業鏈“盟主”,牽頭建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產業聯盟。加強產業鏈龍頭企業配套企業庫建設,提升本地配套能力,進一步擴大本地產品配套率。
推進產業鏈暢鏈提升。圍繞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積極開展“百企百場”產業鏈對接系列活動,推動產業鏈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開展供需對接與技術合作,提升本地企業配套率,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政府職能部門與產業鏈重點項目問題困難協調對接,積極破解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加速項目建設進度。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