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努力建設好10個方面“重要窗口”,加快形成13項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大標志性成果,并明確指出要“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為新時代引領改革風氣之先的最鮮明特質”。寧波市委改革辦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入調研“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進一步延伸工作,通過總結進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探討難點堵點,研究形成了整體推進工作思路、具體改革舉措任務和相關意見建議。
寧波“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寧波市委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從政務服務向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機關內部等領域延伸,從市縣同權向城市社區、城鎮鄉村、服務站點等基層延伸,努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級版,打響寧波改革“越改越好”品牌。“最多跑一次”改革呈現全面發力、系統集成、多點突破、擴面提質、奮力爭先的態勢,群眾和企業對改革的滿意度不斷提升。2019年,寧波被評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考評優秀設區市,“最多跑一次”實現率、滿意率均居全省第一。
一批改革舉措率先在基層延伸。積極推動省市向鎮鄉(街道)賦權審批服務事項519項,推動“信訪超市”“無證件(證明)辦事”等做法向城鎮農村推廣,推進智慧教育、縣域醫共體、數字化醫保等領域向基層延伸。目前,全市醫院高峰期掛號時間縮短至平均2.16分鐘,按時就診率達89%,基層就診率達67%。
一批改革案例率先在基層創造。探索建立基層“探路者”制度,及時總結提煉一線改革經驗。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親人身后事“一件事”等從基層一線創造而來的4項改革入選2019年全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和優秀實踐案例,鄉村治理“象山經驗”、法治鄉村“寧海經驗”入選全國基層治理20例。
一批改革成果率先在基層突破。“公證E通”及公民社保醫保關系轉移接續、農村建房等“一件事”改革做法率先在基層突破,13項改革經驗在《領跑者》《競跑者》刊發推廣。目前,“公證E通”模式推動線上辦理比例達40%,辦事效率提升30%,數量提高18%,實現甬臺舟三市公證網上聯辦。
一批改革做法率先在基層應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和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各項成果,打出了防疫復工復產“六鏈”改革組合拳,“淘寶式”咨詢服務、民生高頻事項“家里辦”、一小時預約響應等一批“不見面審批”“就近辦”服務模式在全市基層普及推廣并發揮顯著功效。
寧波“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工作特點
抓統籌謀劃。堅持整體設計、市域統籌,始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作為重要改革任務,納入年度改革工作要點、“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務分工方案、市級試點項目任務等,確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擴面、提質增效。兩年來,安排近30項“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的改革項目。比如,統籌謀劃“掌上執法”并系統性向基層延伸,目前全市“掌上執法”人員賬號開通率、App激活率和人均2次以上使用率均達100%。
抓全面延伸。牽引推動公共服務、公共場所、機關內部等各重點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進一步延伸拓展。創新推出智慧菜場、目標考核“一件事”等一批全國首創的便民化改革舉措,試點推進寧波火車南站等15個公共場所提升,公共體育設施100%納入全民健身地圖,可辦理社保、公積金事項的銀行或郵政等代辦網點實現鎮鄉(街道)全覆蓋。
抓系統集成。堅持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協調推進41件群眾和企業“一件事”向基層延伸,特別是謀劃推動了首問負責、漁業捕撈等一批“一件事”集成改革,做到政策配套、舉措集成、一體落實。比如,創新推出不動產登記后水電氣網視“五通”聯辦機制,實現大多數登記類型60分鐘辦結;國內首創企業和公民個人身份信息連鎖變更“一件事”,實現“跑一次辦成多件事”。
抓試點帶動。建立市級試點制度,緊盯基層難點堵點問題,推出10個“最多跑一次”改革領域市級試點,以試點求突破,以示范求帶動,取得初步成效。象山縣農村閑置資源激活利用試點、江北區城鄉融合集成試點得到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余姚市通過基層治理“一起來”試點,逐步構建起“警網一體”全息治安管控機制,高頻事件辦結時間縮短60%以上。
抓難點突破。建立改革難點問題發現、交辦、處置、反饋機制,定期梳理解決“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去年,共召開各類專題協調會81次,解決水電氣網報裝難、中介服務差、竣工驗收煩、企業開辦慢等具體改革問題100多個。比如,針對服務質量問題,研究提出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即問即辦制度,實施“全優滿意辦”“好差評”等舉措,給群眾帶去更多實惠和便利。
寧波“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任務
推動“一件事”集成改革向基層延伸提質。按照“提升一批、創新一批”的要求,推動基層“一件事”集成改革。“提升一批”,即進一步完善“一件事”聯辦系統,推動41件公民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在基層落地落實并迭代升級。“創新一批”,即針對基層群眾辦事進一步拓展梳理集成更多的“一件事”,重點創新推動農民建房、漁業捕撈許可等“一件事”集成改革。
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改革向基層延伸提質。繼續深化教育、醫療、養老、文化、旅游、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推廣“互聯網+義務教育”實驗區,推動教育資助、學籍管理、考試服務等事項集成優化。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深化拓展“兩卡融合”應用場景,大力發展互聯網醫院。進一步優化醫保報銷和結算服務,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3+N”一站式報銷,做到全流程“零跑腿、零等待、零墊付”。加快構建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異地申請社會救助機制。
推動公共場所領域改革向基層延伸提質。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按照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范化的“五化”要求,緊貼基層群眾需求實際,圍繞交通設施、市場、公共體育場館、醫療機構、城鄉公共廁所等五大類公共場所,改造提升一批基層衛生院、公交車站、農貿市場、體育設施、公共廁所等,全面推進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
推動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提質。按照辦事標準化、集成化、信息化的要求,推動區縣(市)部門與鎮鄉(街道)之間辦事事項流程簡化優化。大力削減要求基層填報的數據報表,推動同一單位內部和相關單位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從源頭上減少多頭重復填報問題。完善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協同聯辦信息系統,因地制宜開發“移動辦”“掌上辦”等各種應用場景,推動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治理更加精準、服務更加高效。
推動政務服務升級版向基層延伸提質。按照省政務服務升級版建設要求,結合基層實際,建立“一站一圈一網一清單”基層政務服務體系。“一站”,即按照政務服務事項“應進盡進”、公共服務事項“能進則進”要求,進一步規范整合提升基層便民服務平臺,加快綜合窗口向鎮鄉(街道)、村(社區)延伸;“一圈”,即按照“就近可辦”“就近好辦”要求,進一步優化布點政務服務綜合自助服務網點和委托銀行、郵政等代辦網點,不斷擴充自助辦事項并推動政務服務綜合自助終端向車站、商圈等人員密集場所延伸,打造“15分鐘辦事圈”;“一網”,即按照“整體智治”的要求,加強系統集成,構建基層“一網通辦”服務系統,并不斷推出一批適合基層的“智能秒辦”服務事項,吸引更多基層群眾“網上辦”“掌上辦”;“一清單”,即建立健全鎮鄉(街道)、村(社區)辦事事項清單和上級賦權基層辦理的事項清單。
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向基層延伸提質。按照“一網三平臺”要求,全面整合融通市、區縣(市)、鎮鄉(街道)三級數據系統,統籌構建基層治理大腦,推動“網上辦”“掌上辦”向“好辦、愿辦、滿意辦”提升。“一網”,即以“浙政網”“浙政釘”貫穿市、縣、鄉、村四級數據網絡,聯通綜合治理、綜合執法監管(市場監管)、便民服務等三大領域數據的互通共享;“三平臺”,即以綜合治理“E寧波”系統、“浙政釘”掌上綜合執法監管(市場監管)系統和便民服務系統等三個平臺為核心,進一步融通整合市、縣兩級在鎮鄉(街道)、村(社區)的信息系統,實現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公共衛生、教育文化、應急管理、村(社區、居)務管理、生態環境等各領域業務系統數據的互通共享和開放應用,著力推動基層治理和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推動涉法服務領域改革向基層延伸提質。深化“無證件(證明)辦事之城”建設,拓展基層無證件(證明)辦事服務領域和場景。深化“公證E通”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推動公證服務下沉,實現公證業務“村里辦”。深化“移動微法院”建設,加強遠程快速場景化訴訟、移動辦案辦公等服務在基層的應用。推進基層綜合執法監管體制改革。按照“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套清單管權責、一個中心管指揮”的要求,進一步強化綜合行政執法指揮中心作用,理順市場監管、文化市場、農業農村、綜合執法、生態環境等領域“一個部門一支隊伍”“一個領域一支隊伍”基層綜合執法監管體制,建立健全縣、鄉兩級執法權責清單,集成跨部門、跨條線、跨系統的數據,統一調度執法監管力量。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