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保 朱啟法 王學瑛 査道喜 徐剛 陳洋 董祥洲
(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宣城 242000)
煙葉對卷煙產品的穩定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優質煙葉原料更是卷煙上水平的物質保障基礎。在我國卷煙原料主要選擇數量不多的腰葉,對我國大品牌一、二類卷煙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制約作用[1]。而上部煙葉包括上二棚葉和頂葉共5~7片,約占單株產量的40%,在煙葉總產和卷煙配方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現代混合型卷煙和低焦油型卷煙[2]。提高上部上等煙等級分級純度可以提高上部煙葉的可用性,緩解煙葉等級結構矛盾,滿足工業企業需求,皖南煙區上部上等煙收購等級為B2F。因此,正確理解并把握上部煙葉B2F國標標準,針對散葉收購中存在的問題,精準進行專業化分級指導與驗收,對保持皖南煙區可持續發展,維護企業品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能準確把握國標中的品質規定,存在混級現象,將B3F混入B2F。
不能準確把握國標釋義,存在去良現象,將成熟度高,有焦尖、焦邊、病斑的煙葉,作為B3F或廢棄煙葉進行處理。
不能準確體現上部上等煙應有的質量檔次,B2F中混有僵硬煙葉,主要是將S1混入B2F。
2.1.1 混級的原因
部分煙農、專業化分級人員、技術人員對上部煙B2F、B3F的外觀特征認識不清,尤其是B2F與B3F的區別只注重長度,不注重葉片結構和色度。
2.1.2 去良的原因
部分煙農、專業化分級人員、技術人員對上部煙葉因成熟度高而導致的焦尖、焦邊、病斑等殘傷與雜色區分不清,將成熟度高導致的殘傷,誤認為雜色,導致真正黃、亮、軟、香的煙葉作為低等級煙葉或廢棄煙葉處理。
2.1.3 混僵硬葉的原因
不能準確把握上二棚光滑煙葉的外觀特征與正常成熟煙葉的外觀特征的區別,將上二棚S1煙葉混入B2F。
在皖南煙區專業化分級人員的工資與分級數量掛鉤,只要質量驗收合格,進行司磅稱重,即獲得相對應1.34元/kg的酬勞。因上部煙葉成熟度高的外觀質量與正常成熟的外觀質量有很大的差異,且葉面情況復雜,尺度難以把握,造成驗收過程時間過長,分級效率與分級報酬相對降低,專業化分級人員不愿將成熟度高的上部煙葉分入高等級煙葉,甚至直接將殘傷面積較大、顏色黯淡的煙葉歸入廢棄煙葉進行處理,以免影響分級效率,進而影響自己的個人收入。
皖南煙區近幾年,上部成熟度高的煙葉比例逐年上升,但相比其它南方產區,所占比例仍然較小。皖南煙葉公司雖然強調上部煙抓成熟度,但并未就上部煙葉成熟度在煙葉外觀質量的表現對專業化分級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對分級過程的指導力度不夠,未能夠在分級后對專業化分級人員分出的廢棄煙葉進行有效的驗收,分級現場管理相對薄弱。
要解決B2F混級的問題,技術、分級和評級人員要精準把握烤煙42級國家標準中對B2F、B3F等級的品質規定要求。
表1 42級煙葉分級國家標準品質因素表[3]
從42級煙葉分級國家標準品質因素表可以看出,B2F和B3F,成熟度都為成熟;油分都為有;身份都為稍厚。B2F和B3F的主要區別在葉片結構、色度、長度3個品質因素。結合皖南煙區生產水平,上部煙葉長度基本都能達到40cm以上,長度不是分級的最關鍵因素,而關鍵區別在葉片結構、色度這2個品質因素。這2個品質因素主要從眼看和手摸2方面加以辨別。
B2F從眼觀來看,有較多的暗紅或紅色成熟斑點和顆粒;從手感上來講,將葉片有紅色斑點和顆粒的部分放在手上用大拇指“捻”一下,能明顯的感受到有“顆粒滾動”的感覺;在一定的水分條件下,用手抓一把煙葉,有明顯的皺縮感,好像握在“海綿”上的感覺,手松開后葉片即恢復。
B3F從眼觀來看,稍有暗紅或紅色的成熟斑點和顆粒感,與B2F的色度差異,主要表現在均勻度上,煙葉顏色不夠飽滿,色澤稍暗。手“捻”葉片有緊實感;手握煙葉像握在“即將干燥的稻草上”,松開后恢復能力較弱。
解決上部煙葉去良的對策,主要是把握殘傷和雜色的區別。
3.2.1 雜色與殘傷的定義
3.2.1.1 雜色
指煙葉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顏色斑塊。包括輕度洇筋、局部掛灰、蒸片、嚴重烤紅、嚴重潮紅、全葉受污染、青痕較多,受蚜蟲損害等。任何雜色面積占全葉20%及以上的葉片稱為雜色煙。
3.2.1.2 殘傷
煙葉組織受到破壞,失去成絲強度和堅實性,基本無使用價值,包括由于煙葉成熟度的提高而出現的病斑、焦尖和焦邊,以百分數表示。
3.2.2 雜色與殘傷的區別
就定義來看,雜色能夠成絲,殘傷不能成絲。葉面帶有雜色沒有透過葉背的,仍稱之為雜色;透過葉背的煙葉正反面非基本色,影響質量嚴重,稱為殘傷。
上部煙葉與頂葉除非有明顯的掛灰與烤紅,若紅棕色和斑點未透過葉背則為正常色。病斑是煙葉正反兩面出現褐色、黑褐色或者白色圓點;枯焦則是一種不規則的焦邊、焦點、焦塊,正反面顏色一致,手觸即碎。在一般情況下,殘傷作為控制因素B2F殘傷控制在20%;根據烤煙的驗收規則,雜色不超過20%;雜色與殘傷之和不超過相應等級的殘傷百分數即在相應等級定級。因此,在上部煙分級時,應準確區分雜色與殘傷,并根據二者之和面積百分數,在相應等級定級;不能將成熟度高且殘傷與雜色之和未超過20%的上部煙定級為B3F,也不能將未超過30%的上部煙做廢棄煙葉處理。
解決上部煙葉混僵的問題必須把握僵硬在上部煙葉的表現。皖南煙區主栽品種為云煙97,內含物質豐富,上部葉片僵硬部分,眼觀煙葉“悶”、“呆”,無成熟斑;手摸有似觸牛皮紙的感覺,結構緊密,手握硬脆,當僵硬面積達到20%及以上為平滑煙葉。
3.4.1 加大培訓與指導
3.4.1.1 分戶制樣
分級經理根據收購站點仿制樣品和農戶煙葉質量,分戶制作B2F分級樣品,除常規的主體煙葉外,再增加2把特殊煙葉樣品:可進入B2F定級的成熟度高的上部煙葉,稱為“單獨樣品”;外觀特征明顯僵硬的應該從B2F等級中剔除的煙葉,稱為“控制樣品”。
3.4.1.2 加強培訓
分戶制樣后分級經理、巡檢和農戶確認等級質量控制水平;次日專業化分級開始前,對專業化分級人員進行培訓,統一目光。
3.4.2 驗收與提純
3.4.2.1 驗收
加大對上部廢棄煙葉進行抽查、分揀和驗收的巡檢力度。廢棄上部煙中如果每100片煙葉含有B2F和B3F共計3片以上,專業化分級人員則對廢棄煙葉進行重新分級,減少上部煙葉去良現象。
3.4.2.2 提純
每6~8個分級組配備1個二次提純師,在分級后對B2F進行二次提純,剔除等級內光滑葉。二次提純后,巡檢再次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扎小捆,每捆7.5kg左右,4~6捆進行司磅。
3.4.3 加大處罰力度
對上部廢棄煙葉含B2F和B3F超過3%的分級小組,罰款50元/次。在二次提純中B2F中含有5%以上光滑煙葉的分級小組,罰款100元/次。
從表2可以看出,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加強驗收提純和加大處罰力度使B2F等級合格率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由采取措施前的85.51%的等級合格率上升到95.28%;光滑比例由6.52%下降到1.57%;跨級比例由5.80%下降到2.36%,效果顯著。
表2 B2F分級質量調查表
從表3可以看出,巡檢在廢棄煙葉中隨機分揀,采取措施前隨機抽查182片,含B2F 7片,去良率3.85%;采取措施后隨機抽查193片,含B2F 3片去良率1.55%,去良率降低2.30%。
表3 廢棄煙葉去良調查表
通過精準把握42級烤煙分級國家標準品質因素表中B2F和B3F等級的品質規定;正確理解殘傷與雜色的國標釋義,加強管理和加大處罰力度,使B2F分級合格率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在正確理解B2F與B3F品質因素區別的基礎上,培訓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表達,使煙農、專業化分級人員等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進而提高培訓效果,解決B2F的混級問題;分級過程中增掛成熟度高的B2F等級單獨樣品和不能進入B2F僵硬煙葉的控制樣品,使培訓與分級指導更加直觀。
在專業化分級過程中創新加入二次提純師崗位,進行驗收和提純,使皖南地區上部混僵的比率明顯下降,提高了B2F等級純度,切實維護了工業的利益。
在上部煙葉分級的同時,對廢棄煙葉進行抽查分揀驗收,降低了去良率,提高了煙農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滿足了工業企業對B2F等級的成熟度的要求,保持了皖南煙區可持續發展,維護了皖南煙葉公司在工業企業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