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中 樂云敏 吳國富 丁佳 范劍波 管云飛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臨床表現是糖代謝紊亂,其能夠引起心血管、腎、肝等相關疾病的多種并發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時有效的診治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維生素D是參與人體骨鈣代謝所必需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可保持鈣、磷代謝的平衡性。維生素D可在體內經過一系列的代謝轉化為25-羥維生素D3(25-OH-D3)。近年來有研究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存在維生素D缺乏,其中25-OH-D3缺乏與胰島素分泌異常有關。本文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與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相關性,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42例為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41~59歲,平均年齡(50.9±7.6)歲。診斷標準:參照201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頒布的2型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2]:(1)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2)空腹血糖(FPG)≥7.0mmol/L。(3)葡萄糖耐量試驗:服用75g葡萄糖于2h后測得血糖≥11.1mmol/L。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年齡40~60歲;(3)精神意識清楚,溝通無障礙且自愿參與;(4)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1型糖尿病;(2)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壓、嚴重感染等疾病;(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4)合并心、肝、腎等其他器官嚴重病變;(5)服用維生素D類藥物;(6)有日光暴曬史;(7)臨床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者。另選擇體檢健康志愿者50例為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42~60歲,平均年齡(51.3±7.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項目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1)分別于清晨抽取2組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HITACHI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高新技術(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對血脂水平(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HbA1c進行檢測并比較;(2)采用DXI800便攜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對空腹胰島素(FINS)、FPG、25-OH-D3進行檢測并比較,FPG,FINS與25-OHD3指標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試劑與質控均為配套產品。以穩態模型評估法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FPG×FINS/22.5,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20×FINS/(FPG-3.5),胰島素敏感指數(ISI)=Ln[1/(FINS×FPG)]。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生化指標比較觀察組TG、LDL-C、FP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觀察組HDL-C和25-OH-D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生化指標比較(±s)
項目 觀察組(n=42) 對照組(n=50) t值 P值TC(mmol/L) 4.82±1.19 4.71±0.99 0.484 0.630 TG(mmol/L) 1.91±0.81 1.61±0.61 2.024 0.046 LDL-C(mmol/L) 2.81±1.08 2.19±0.64 3.410 0.001 HDL-C(mmol/L) 0.99±0.19 1.14±0.20 3.666 <0.001 FPG(mmol/L) 9.51±4.04 5.19±0.39 7.527 <0.001 25-OH-D3(ng/ml) 16.32±0.95 37.95±3.28 41.275 <0.001
2.2 兩組患者FINS、HbAIc、HOMA-IR、HOMA-β及ISI比較觀察組FINS、HbAIc、HOMA-IR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HOMA-β和IS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INS、HbAIc、HOMA-IR、HOMA-β及ISI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FINS、HbAIc、HOMA-IR、HOMA-β及ISI比較(±s)
項目 觀察組(n=42) 對照組(n=50) t值 P值FINS(UIU/ml) 13.14±1.62 7.19±0.75 23.197 <0.001 HbAIc(%) 8.31±1.97 5.91±1.11 7.342 <0.001 HOMA-IR 6.24±1.11 3.19±0.39 18.157 <0.001 HOMA-β 76.34±10.12 165.29±20.43 25.678 <0.001 ISI 0.39±0.09 0.63±0.17 8.227 <0.001
2.3 25-(OH)-D3與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相關性25-(OH)-D3水 平 與FINS、HbAIc、HOMA-IR水平 呈 負 相 關(r=-0.794,-0.820,-0.871;P<0.05或P<0.01),與HOMA-β和ISI呈正相關(r=0.753,0.744;P<0.05)。見表3。

表3 25-OH-D3與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相關性
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糖代謝紊亂疾病,胰島素抵抗為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特征,其病因主要是胰島細胞功能缺陷或異常[3]。維生素D是鈣磷代謝調節劑,可促進血液中鈣磷的吸收,參與人體骨礦鹽的代謝[4]。目前有研究表明[5],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另有國內外研究表明,維生素D是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胰島素的合成與釋放,且到達一定程度后會出現不可逆的情況。維生素D吸收入血液后在肝細胞線粒體中25-羥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25-OH-D3,其結構穩定,半衰期長達14~21d。
25-OH-D3的活化物可激活胰島β細胞中L型鈣離子通路并促使胰島素的釋放,啟動胰島素信號的傳導,從而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與釋放。此外25-OHD3還具有抑制炎癥反應,抑制胰島β細胞凋亡,參與免疫應答、骨代謝等作用。因此當25-OH-D3缺乏時,會影響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本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25-OHD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相關性分析顯示25-OHD3水平與HOMA-β呈正相關,進一步證實25-OHD3缺乏時可能會增加胰島素分泌異常的風險。有研究顯示[6-7],糖毒性和脂毒性是降低機體的胰島素分泌進而引起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本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G、LDL-C、FPG、HbAI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說明由于血糖、血脂的毒性作用可顯著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功能。胰島素分泌功能受損是2型糖尿病發病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本資料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水平顯著低于健康人群,且與ISI呈正相關,與HOMA-IR呈負相關關系,提示隨著25-OH-D3水平的升高,外周組織中胰島素也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