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建芬
【摘要】目的:探討足月引產采用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的足月引產產婦60例為研究對象,動態隨機分組,兩組各30例,對照組采取縮宮素引產,予以觀察組米索前列醇引產。觀察兩組引產有效率、妊娠情況、不良事件概率。結果:觀察組引產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分別為(130.98±2.52)ml、(5.11±0.38)h,低于對照組,宮頸Bishop評分為(9.34±0.25)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并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足月引產中,采用米索前列醇療效更佳,引產成功率高,縮宮素則安全性相對更高。
【關鍵詞】足月引產;米索前列醇;縮宮素
【中圖分類號】R81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49-01
足月引產是產科常用干預手段,部分產婦子宮條件不佳,進行引產時可能會出現產程延長等事件,也會增加剖宮率[1],影響產婦預后恢復,故而,尋找安全可靠的引產方式意義重大。本文旨在分析足月引產采用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的效果及安全性,便于為實際工作奠定基礎。
1 基礎資料、方法
1.1 資料
以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的足月引產產婦60例為研究對象,動態隨機分組,兩組各30例。
納入標準:
①足月妊娠,宮頸條件不佳者;
②未出現宮內窘迫,胎膜完整者;
③年齡≥20歲;
④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積極配合者。
排除標準:
①引產禁忌癥者;
②胎兒畸形;
③合并其它系統嚴重疾病者。
對照組孕周(39.02±0.34)周,年齡最大33歲,最小21歲,平均(29.03±2.62)歲。
觀察組孕周(39.30±0.18)周,年齡最大34歲,最小23歲,平均(29.38±2.41)歲。
兩者上述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縮宮素引產,劑量為2.5ug,將其置于500毫升生理鹽水中使用,靜脈滴注,初始速度為每分鐘4滴,之后根據宮縮情況調整。
予以觀察組米索前列醇引產,碘伏消毒后,使用擴陰器將宮頸充分暴露,擦拭分泌物,于陰道穹窿處放置25ug米索前列醇,慢慢松開、推出擴陰器,幫助產婦將臀部抬高,若出現胎心率異常、胎膜早破以及宮縮強烈等異常狀況,立即取出藥物。
1.3 指標
觀察兩組引產有效率、妊娠情況、不良事件概率。
藥物使用四十八小時內宮口打開兩厘米,實現分娩,同時可見規律宮縮、宮頸管展平,即為有效,反之則為無效。
宮頸Bishop評分共10分,評估宮頸成熟度,主要包括宮頸硬度、宮口開大、宮口位置等情況,分數越高表示越成熟。
1.4 統計學處理
不良事件概率為計數資料,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妊娠情況 為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T檢驗,軟件分析采取SPSS19.00,數據對比P<0.05則說明兩者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引產有效及妊娠情況對比
觀察組引產有效率為96.67%(29例),高于對照組的76.67%(23例),P<0.05。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分別為(130.98±2.52)ml、(5.11±0.38)h,低于對照組,宮頸Bishop評分為(9.34±0.25)分,高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一):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為13.33%,高于對照組,但差異性不大,P>0.05,如下(表二):
3 討論
妊娠過程中,可能會因母親或胎兒的原因需要結束妊娠,引產是一種重要的治療選擇,其成功與否和多種因素均有關,其中,宮頸成熟度影響較大,盡量促使宮頸成熟能夠增加陰道分娩概率,減少剖宮產。
在引產藥物中,以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等較為常見。前者是一種前列腺素Ⅰ合成衍生物,其抑制胃酸分泌效果顯著,與E類前列腺素存在相似的藥理活性,能夠增強宮張力、軟化宮頸、增加宮內壓[2~3],另外,此藥物具有價格低廉、安全性高、可控性好等優勢。縮宮素作為產科常用藥物,能夠引起子宮節律性收縮,進一步增強宮縮強度、頻率,是一種多肽類激素藥[4],主要是與相關受體結合發揮作用,但部分產婦子宮頸尚未成熟,受體分布較為有限,若使用此藥物引產,直接作用宮頸較少,在改善宮頸條件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此次結果可見,觀察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產,其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分別為(130.98±2.52)ml、(5.11±0.38)h,低于對照組,宮頸Bishop評分為(9.34±0.25)分,高于對照組,P<0.05。顯然,米索前列醇使用效果更佳,能夠有效改善產婦宮頸成熟度,促使引產順利進行,但縮宮素安全性更佳,本文結果中,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為13.33%,高于對照組,但差異性不大,P>0.05,這可能與樣本容量有直接關系。謝芳[5]等人曾對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與本文相類似,相比縮宮素,米索前列醇引產成功率更高,這也進一步表明此方法的應用可靠性。
綜上所述,相比縮宮素,足月引產采用米索前列醇療效更佳,引產成功率更高,但縮宮素相對更為安全,宮內窘迫等發生概率更低,臨床應結合孕婦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若首次縮宮素引產失敗,可予以人工破膜提高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崔松梅. 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用于足月引產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6):58-59.
[2] 韋壯麗, 譚西施, 賴璐璐. 足月妊娠AFI臨界引產中縮宮素與米索前列醇聯用的安全性及效果[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7):931-932.
[3] 劉秀志. 地諾前列酮與縮宮素用于足月引產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2):147.
[4] 吳翠娟, 劉敬. 地諾前列酮栓與縮宮素用于足月引產的療效研究[J]. 河北醫藥, 2017, 39(21):3268-3271.
[5] 謝芳, 周慧, 戴麗紅. 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用于足月妊娠合并胎膜早破引產中的效果比較[J]. 中國基層醫藥, 2018, 25(16):2087-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