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慧, 趙曉靜, 陳志軍 , 李 曉, 賈敬亮, 張召興 , 閆 港
(1.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河北衡水053000;2.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保定071051;3.河北省衡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北衡水053000;4.河北旅游職業學院畜牧獸醫系,河北承德067000)
奶牛養殖在畜牧業生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數量逐年增加, 而隱形乳房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其是造成奶牛產奶量低和乳中體細胞數量高的主要原因, 嚴重影響著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張江,2015)。 研究表明,益生菌制劑能調節反芻動物瘤胃中纖毛蟲、 細菌等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提高飼料在胃腸中的利用率,進而提高反芻動物生產性能和免疫機能, 被廣泛應用(劉政,2018;馬惠茹,2018)。 另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夠提高產奶量和乳品質(曾光,2016)。臨床中益生菌常用的菌種主要包括酵母菌類、乳酸菌類、腸球菌類、芽孢桿菌類等,這些益生菌為兼性厭氧微生物, 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及消化酶類, 可以作為蛋白質補充料使用 (何佳,2017;易曉菲,2016)。 本試驗將乳酸桿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復合益生菌制劑, 以不同濃度添加在荷斯坦奶牛的基礎日糧中,探討其對奶牛生長性能、乳品質及體細胞數量的影響, 為復合酵母菌制劑在荷斯坦奶牛中的進一步應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復合益生菌制劑由乳酸桿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組成, 其中乳酸桿菌活菌數為9.0×109cfu/g, 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活菌數均為4.5×109cfu/g, 購自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動物及設計 采用單因素隨機設計試驗,選擇胎次、產奶量、泌乳天數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60 頭(由河北康宏牧業有限公司提供)隨機分成4 個組,每個組4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頭,1 組飼喂基礎日糧為對照組, 試驗2、3、4 組分別在基礎日中糧中添加20、40、60 g/d 復合益生菌制劑,預試驗7 d,試驗期為60 d。
1.3 飼糧組成與飼養管理 試驗在河北康宏牧業有限公司進行, 按照常規模式對試驗奶牛進行飼養與管理,對試驗奶牛編號,定期驅蟲與免疫,散養式飼養,每天8:30 和15:30 進行飼喂,自由采食和飲水。 奶牛的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產奶量的測定 在試驗開始的0、30、60 d測定每組產奶量,計算其每個組的平均產奶量。
1.5 乳品質及體細胞數量的測定 參考吳小燕(2016)的方法,試驗后0、30、60 d 采集試驗奶牛早、 中和晚鮮乳樣, 并按照4:3:3 比例混勻裝入100 mL 乳樣管中, 送河北省DHI 檢測中心檢測乳品質及體細胞數量。
1.6 統計分析 采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9.0對試驗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以P <0.05 表示差異顯著。
2.1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 由表2 可知,試驗后的30 d,試驗3、4 組的平均產奶量顯著高于1 組, 分別提高16.0%、14.9%(P <0.05),試驗2 組高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后的60 d,試驗3、4組的平均產奶量顯著高于1 組, 分別提高25.6%、24.1%(P <0.05),試驗2 組高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 >0.05)。

表2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kg/d
2.2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乳品質的影響 由表3 可知, 試驗2、3、4 組的4%乳脂校正均高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3、4 組的乳糖率、乳脂率均顯著高于1 組,分別提高5.0%、4.2%、14.6%、13.4%(P <0.05), 試驗2組高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組的總固形物均高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的尿素氮均低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

表3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乳品質的影響
2.3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體細胞數量的影響 由表4 可知,試驗后的30 d,試驗2、3、4 組的乳中體細胞數量均低于1 組, 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后的60 d,試驗3、4 組的乳中體細胞數量均顯著低于1 組, 分別降低9.3%、7.1%(P <0.05),試驗2 組低于1 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 >0.05)。
3.1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 益生菌制劑應用于畜禽養殖中,可以有效降低畜禽發病率,減少死亡,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和機體的抵抗力, 同時還可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劉愛霞,2014)。復合益生菌制劑由多種益生菌組合、加工而成,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消化酶、促生長因子及豐富的氨基酸,是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主要的營養源之一 (曾光,2016;吳小燕,2016;劉愛霞,2014)。 因此,復合益生菌制劑的添加,可以提高奶牛生產性能。劉愛霞(2014)研究表明飼料通過EM 生態益生菌發酵后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 夏天嬋等(2016)研究表明,在南方夏季,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泌乳中后期奶牛泌乳量。 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后的30、60 d,試驗3、4 組的平均產奶量顯著高于1 組(P <0.05)。 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 與上述報道一致。

表4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體細胞數量的影響104/mL
3.2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乳品質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乳脂率,改善乳品質。臧長江等(2009)研究發現,在奶牛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糖率。劉彩娟等(2011)發現, 不同劑量的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泌乳中期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及非脂乳固體物含量。夏天嬋等(2017)發現,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及總固形物含量。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2、3、4 組的4%乳脂校正、乳蛋白率、總固形物均高于1 組,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2、3、4 組的尿素氮均低于1 組, 差異性不顯著(P >0.05);試驗3、4 組的乳糖率、乳脂率均顯著高于1 組(P <0.05)。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總固形物、乳糖率、乳脂率,降低尿素氮。 可能是復合益生菌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酶類及活性因子,進入奶牛的瘤胃中可以產生大量的胞外酶,促進了纖維分解、消化與吸收,提高了飼料中纖維的利用率,同時提高MCP 生成量,因而提高氮在體內的利用率,改善乳品質。
3.3 不同水平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對體細胞數量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 乳中體細胞數量是評價奶牛乳房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奶牛患乳房炎及隱性乳房炎時會誘導乳腺中免疫系統分泌大量白細胞, 損傷脫落的上皮細胞及免疫細胞也進入乳中,乳中體細胞數量就會增高(付曉政,2014)。 因此, 乳中體細胞數量變化對診斷奶牛乳房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試驗研究表明, 在試驗后的60 d, 試驗3、4 組乳中體細胞數量均顯著低于1組(P <0.05),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降低牛乳中體細胞數量,與付曉政(2014)等報道的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降低乳中體細胞數量一致。 可能由于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有效抑制乳房炎致病微生物的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減少隱形乳房炎發生。 其作用機理尚未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試驗結果表明,每頭牛每天添加40 g 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乳品質,降低體細胞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