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
四川省天全縣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四川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全省林業生態旅游示范縣,該縣堅持綠色發展,積極探索林業轉型發展,以林業產業發展、特色小鎮、林下種養殖、竹旅融合等方式,將林業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天全縣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林地經營權,推進集體林權規范有序流轉,促進集體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如今,天全縣已逐步形成集體林業良性發展機制,使得產權保護更加有力,承包權更加穩定,經營權更加靈活,收益權更有保障,從而實現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標。
天全縣通過放活林權經營權等一系列措施,催生了林下重樓產業。目前重樓產業化基地已經建設,已與100戶以上種植農戶簽訂了種植協議,并啟動基地建設。截至2018年,天全縣已完成重樓基地600畝建設任務,累計完成投資6000萬元,并與云南白藥公司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不僅如此,天全縣還進一步拓寬林下種植領域,開展珍稀中藥材擴繁。繼“天全縣同創重樓農民種植合作社”之后,“天全縣眾匯重樓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重樓林下種植已在天全縣展開,正在按標準化種植模式發展。毛慈姑培育技術已基本形成,正在擴大培育與種植規模。
退耕還林是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和重大惠民政策,經過管理,天全縣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退耕還林成果來之不易。圍繞鄉村振興規劃發展,天全縣委縣政府提出綠色、特色、轉型發展戰略,利用退耕還林成果,大力發展筍用竹、油茶、藤椒等后續產業,林下種養殖業。積極發展森林康養、森林人家、生態農家樂、生態民俗村等林旅融合產業,走生態經濟之路。
2018年以來,天全縣已發展筍用竹、油茶、藤椒、刺梨、黃柏等產業,投產時畝均將產生經濟收益3000元以上,有效促進農戶增收致富。另外,天全縣還發展了林下種植重樓、羊肚菌,林下養殖山地雞、黑豬、黃牛等產業。
為推進筍用竹等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天全縣制定了《天全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獎勵辦法》《天全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補充獎勵辦法》(天府辦發〔2018〕16號),對新建集中連片的筍用竹等特色產業種植在驗收合格后給予獎勵扶持。同時,按照四川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竹產業轉型發展的意見》(川辦發〔2018〕8號),結合本縣實際,擬定了《天全縣竹編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天全縣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竹林資源質量,支持竹產業轉型發展。
安排專門資金支持竹產業發展。天全縣已出臺專門支持林竹產業發展政策,對達到規模的林竹(筍用竹)、茶葉、林下種養業等經驗收合格后進行獎補。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林竹產業發展,同時統籌整合其他涉農資金用于支持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支持思經“竹林小鎮”建設。
完成竹林基地改造提升。天全縣以森林撫育試點項目為重點,以提升林竹產業基地質量為目標,促進近三年來新建林竹基地早日郁閉成林成材。
抓好進林竹加工。天全縣發展竹編產業,依托天韻竹編生產基地,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在新華、新場、紫石、始陽等地進行大規模培訓,將逐步形成產業鏈。以天全縣始陽新型工業園、特色農產品加工園為中心,引進竹漿、竹型材、竹筍、竹炭等加工企業,加快建設現代竹產業加工園。
促進竹旅融合發展。天全縣圍繞三大省級竹林小鎮,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旅游資源,促進“竹林+旅游”融合發展。積極打造以思經省級竹林小鎮為帶動,以“川西竹海漁鄉”為特色的農旅融合發展區;積極打造以仁義省級竹林小鎮為帶動,以竹編、竹雕等竹工藝品為特色,融合“紅軍村”紅色文化的文旅融合發展區;積極打造以紫石省級竹林小鎮為帶動,以大熊貓食竹景觀、自然體驗為特色的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區。
天全縣城? 劉禎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