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瑋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甲狀腺疾病,國家實行食鹽專賣,并且為了保障國民健康,統一進行加碘食鹽的售賣。而如今,碘缺乏的問題早已經解決,同時科技的發展、交通的便利使上述進行食鹽專賣的理由都成為了歷史。食鹽專營早已沒有了理由,但我國食鹽專營的改革道路卻充滿荊棘??傮w上,自2017年1月1日出臺《國務院關于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前,已有六次鹽類專營改革。我國鹽改后,對于食鹽的價格產量種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鹽改過后,未來鹽業市場可能的發展趨勢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相關建議。
根據經濟學的理論來說,壟斷會導致更高的價格和更低的產量,資源配置的效率低,而完全的市場競爭會帶來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產量,這才是消費者們愿意看到的結果。2017年,我國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進行的鹽業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兩年時間,這段時間在市場上可以明顯地看出鹽類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鹽價格明顯降低。這是由于放開食鹽專營制度,激活了食鹽市場的活力,使市場中的食鹽企業充分競爭,各個商家競相競價,希望以更低的價格來進一步獲取在食鹽市場上的銷售份額;食鹽價格的下跌,也導致許許多多需要食鹽作為食品添加的產品成本逐步下降,例如醬油等。
第二,食鹽產品的供應量在不斷上升。由于食鹽行業的充分競爭,不再像以前食鹽專營時控制產量來獲取更高利潤,各個食鹽廠商都在根據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來確定生產的食鹽產量,資源配置的效率得到提高。
第三,可以看出,超市貨架上食鹽的品種變得越來越豐富。鹽改之前在超市中常見的只有一種精碘鹽,而現在出現了無碘鹽、鈣碘鹽、鋅碘鹽、甚至還有降血脂、降血糖的海藻鹽。各個食鹽廠家通過提高自己產品的差異性來吸引消費者,制造品牌效應,以便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更大的利潤,同時豐富了消費者的產品選擇。
我國食鹽專營后,食鹽企業的發展方向又將如何?我們可以對世界上開放了食鹽專營制度的國家橫向對比結果中得到一些借鑒意義。當今世界上鹽業體制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食鹽專營制度、完全的市場制度和逐步開放的市場制度。印度采取的就是傳統的食鹽專營制度,由國家進行生產和銷售;美、英兩國實行完全放開自由競爭的鹽業政策,在讓市場主體自由競爭的同時提出一定的反壟斷政策,防止鹽類生產企業通過不斷地兼并融合形成獨一無二的壟斷企業,這樣市場的作用就完全失去了,鹽業生產又回到如同鹽業專制制度的狀態。但側面而言,由于鹽類生產具有一定的規模經濟效應,大型廠商能夠使用更有效率、生產力更強的大型儀器,具有更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這會大大降低鹽類的生產成本,同時進一步提高產量;所以,一定程度的兼并和融合是必要且合理的,進而市場主導下同樣會形成多家具有很大規模的生產廠商進行著寡頭壟斷競爭。此外,日本、韓國采取的是逐步放開的市場制度,設置一個過渡期進行鹽業體制改革,但鹽業的基本保障和戰略儲備仍然由國家控制。
在這些進行了鹽業體制改革的國家中,不論是提倡完全以市場主體完全競爭還是逐步開放的市場競爭,開始均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企業之間的兼并。但這種兼并融合并不僅僅限于國內,還出現了跨國的并購與合作。到二十一世紀,大型跨國鹽類公司進一步通過兼并融合形成了新的寡頭企業,出現了鹽類行業壟斷,鹽類生產規模急劇擴大。企業規模的擴大,導致企業中分工更加細化,與之俱來的就是更多綜合性的業務,鹽業作為最基本的產業之一,自然而然的應用于其他更具深度的產業投入,比如食物加工、建筑行業、化工行業、能源行業等。許多大型的公司中呈現一種橫向或縱向一體化的發展,鹽類的生產僅僅是最基礎的一環,只是為了下一階段的生產制造提供原材料。這種生產的方式對于上游企業來說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時還保證了鹽類生產部門的利益,這種雙贏的情況吸引著企業進一步開展兼并和融合。
相比于美國的三十余年的完全依靠市場主體競爭來看,我國還處于鹽業體制改革的初步階段,國內鹽類企業的兼并與融合剛剛開始起步,中鹽集團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的鹽類體制改革已經初有成效,食鹽價格明顯下降,食鹽牌子種類也明顯增多。然而,由于鹽類生產的利益巨大,盡管食鹽單價較低,但是我國14億人口基數大,加上食鹽制備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并且鹽類生產企業并不是單純生產食鹽,工業用鹽量更是巨大,所以鹽業的利潤非同小可,在鹽改政策的推行中一定會遇到阻力。同時,如同上文分析,鹽類專營權的取消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壟斷發生,市場出現壟斷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壟斷勢力的大小、為了獲得更大壟斷力量的尋租行為。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上,僅僅依靠市場的力量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國家政府給予正確的引導。政府應當從一定程度上防止托拉斯集團的形成,在企業兼并融合的過程中嚴格監管那些通過合并后會嚴重影響市場勢力的企業,防止完全壟斷的出現,因為一旦完全壟斷出現,則整個鹽業市場被一家公司所壟斷就又如同鹽類專營制度一樣。而壟斷市場尋租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政府通過全面的信息聯網和進一步的公開來實現透明化,對于非法的尋租行為,例如某些企業為了在市場上獲得更大壟斷勢力難免會對有關部門人員出現賄賂行為,政府應當加強對于腐敗的監管力度以抵制這些非法的尋租行為。另外,食鹽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食用品,食鹽質量安全就不可小覷。過去鹽類專營制度實施時,食鹽統一由國家進行生產銷售,質量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是如今鹽類專營制度已被取消,鹽類生產廠商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食鹽的品質也就參差不齊。對于此類問題,政府也應進行監管,盡快建立鹽類生產監管機構,根據不同用途的鹽制定嚴格的標準,要求各公司嚴格執行該標準,對鹽類生產公司進行不定時的抽檢,若鹽質量不合格,將其拉入鹽類生產信用黑名單。最后,應當加強對鹽類體制改革的宣傳力度,因為在我國自春秋戰國時就出現的鹽類專業制度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要向群眾普及鹽類改革的優勢,引導消費者安心購買多種品牌、多種功能的食鹽,助推我國鹽類專營改革更好地推行下去,鹽類產業良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