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肝移植受者選擇與術前評估技術規范(2019版)

2020-02-08 03:05:58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年1期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

肝移植的目的是延長終末期肝病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質量。原則上,急、慢性肝病經其他治療方法無法控制或治愈者,生活質量因肝病而嚴重下降時,均為肝移植適應證。隨著肝移植技術的發展、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以及圍手術期管理的進步,肝移植適應證和禁忌證也在發生變化[1-2]。

1 肝移植適應證

1.1 肝實質性疾病

1.1.1 終末期肝硬化是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

1.1.1.1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主要包括:(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亞洲人多見,我國移植中心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目前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聯合抗HBV藥物,可有效地控制移植肝HBV再感染;(2)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歐美人多見,隨著新型抗HCV藥物的出現,肝移植術后絕大多數丙型肝炎復發受者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影響受者生存質量和5年生存率。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居美國器官共享聯合網絡(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UNOS)肝移植適應證首位。

1.1.1.2 酒精性肝硬化 居UNOS肝移植適應證第2位(占16.4%~17.1%),居中國肝移植適應證第4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術后長期存活率較高,但若術后繼續飲酒則會增加肝損害與排斥反應的發生,因此術后受者能否繼續戒酒至關重要。術前戒酒半年以上,同時有較好家庭與社會心理支持系統的患者方能接受肝移植。

1.1.1.3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 應通過免疫學和血清學檢查等方法與慢性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相鑒別。自身免疫性肝炎根據血清免疫學指標分為3個亞型,均以高球蛋白血癥、女性易患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為特點。Ⅰ型表現為血清抗核抗體或抗平滑肌抗體陽性,或二者均陽性;Ⅱ型多見于兒童,血清抗肝/腎微粒體1型抗體陽性;Ⅲ型臨床表現無特點,血清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或抗肝胰抗體陽性,或二者均陽性。3個亞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均可予免疫抑制劑治療,通常應用糖皮質激素和硫唑嘌呤,但多數發展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肝移植適應證。

1.1.2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起病4周內發生的肝功能衰竭,以肝性腦病為重要特征。其病因包括各型肝炎病毒或其他非嗜肝病毒、氟烷和特異體質藥物反應、捕蠅蕈屬毒菌類中毒、Wilson病以及妊娠性急性脂肪肝等。急性肝功能衰竭保守治療病死率高達80%~95%,此類患者可行原位肝移植或輔助性肝移植,但手術病死率亦較高,1年生存率約50%。

1.1.3 終末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可考慮行肝移植術,但僅作為延長患者生命的一種選擇。終末期NAFLD在肝移植后仍會復發,且很快從單純性脂肪變性進展為脂肪性肝炎。因此,減輕體質量、充分治療高血糖和高血脂,是肝移植術前和術后的主要目標。

1.1.4 其他 如先天性肝纖維化、囊性纖維化肝病、多囊肝、新生兒肝炎、肝棘球蚴病(包蟲病)、布加綜合征和嚴重的復雜肝外傷等。

1.2 膽汁淤積性肝病 包括行Kasai手術無效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患者、Caroli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家族性膽汁淤積病、廣泛肝內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

1.3 先天性代謝性肝病 包括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或銅蓄積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酪氨酸血癥、血色素沉積癥、Ⅰ型和Ⅳ型糖原累積綜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黃疸(Crigler-Najjar綜合征)、原卟啉血癥、Ⅱ型高脂蛋白血癥、家族性鐵累積性疾病、血友病A、血友病B、脂肪酸氧化代謝病、海藍組織細胞增生癥、Ⅲ型尿素循環酶缺乏癥、Ⅰ型高草酸鹽沉積癥、C蛋白缺乏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鳥氨酸轉移酶缺乏癥以及Nieman-Pick病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病理過程復雜,隨著病情進展多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部分患者在嬰幼兒期即夭折。先天性代謝性肝病診斷明確后行肝移植多可治愈,因患者多為兒童,適合行活體肝移植或劈離式肝移植。

1.4 肝臟腫瘤

1.4.1 肝臟良性腫瘤 包括肝巨大血管瘤、肝多發性腺瘤病和多囊肝等,切除后殘肝無法維持生存者宜行肝移植術。

1.4.2 肝臟惡性腫瘤 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包括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膽管細胞癌、肝血管內皮肉瘤、肝囊腺癌、平滑肌肉瘤和黑色素瘤等,范圍廣泛或伴有重度肝硬化而肝外尚無轉移者可施行肝移植。HCC是最多見的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是早期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繼發性肝臟腫瘤中,來自類癌肝轉移癌者肝移植效果較好。肝轉移性神經內分泌癌病變廣泛、疼痛劇烈或伴嚴重激素相關癥狀者也可施行肝移植,以改善生存質量和(或)延長生存期。有研究[3-5]報道乳腺癌、結腸癌肝轉移也可行肝移植,但多數移植中心認為預后差。

肝移植能同時去除腫瘤和硬化的肝組織,避免殘余病肝組織惡變,達到根治肝癌的目標。術后腫瘤復發轉移是影響肝臟惡性腫瘤肝移植開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影響肝癌肝移植預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腫瘤體積、分布、數目、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血管侵犯和淋巴結轉移等。術后復發轉移的原因主要為術前未發現的肝外微轉移灶、術中腫瘤細胞播散及術后免疫抑制劑的長期應用。TNM分期Ⅲ、Ⅳ期及伴血管侵犯的肝癌復發可能性大。小肝癌的肝移植療效令人振奮,一般來說,早期(如小肝癌和意外癌)、惡性程度低(如高分化、無血管侵犯、無轉移和纖維板層癌)的HCC肝移植預后好。因此,嚴格掌握肝臟惡性腫瘤肝移植適應證及術前、術后綜合治療,可降低術后腫瘤復發率,取得較單純腫瘤切除更好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肝癌肝移植有以下3種標準[6-7]。

(1)米蘭標準:肝癌肝移植米蘭標準由Mazzaferro等[8]于1996年提出,具體內容為:①單個腫瘤直徑≤5 cm;②多發腫瘤≤3個,每個直徑≤3 cm;③無大血管浸潤及肝外轉移。符合米蘭標準的HCC患者肝移植術后4年生存率為85%,超出米蘭標準者為50%。米蘭標準是目前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選擇標準,其科學性已得到全世界實踐的廣泛證明。然而,目前不少研究認為米蘭標準過于嚴格。

(2)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UCSF)標準:Yao等于2001年提出擴大和增補的米蘭標準即UCSF標準,具體內容為:①單一癌灶直徑≤6.5 cm;②多發癌灶≤3個,每個癌灶直徑≤4.5 cm,累計癌灶直徑≤8 cm;③無大血管浸潤及肝外轉移。Yao等認為UCSF標準較米蘭標準能更好地判斷預后。

(3)杭州標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肝移植中心結合10余年單中心研究結果,提出了肝癌肝移植杭州標準,具體內容為:①無大血管侵犯和肝外轉移;②所有腫瘤直徑之和≤8 cm,或所有腫瘤結節直徑之和>8 cm,但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400 ng/ml且組織學分級為高、中分化。符合該標準的肝移植受者術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達88%和75%,而超出該標準者1年生存率僅40%。

2 肝移植禁忌證

隨著肝移植技術的發展,肝移植禁忌證也在不斷變化,如以往門靜脈血栓形成被認為是肝移植的絕對禁忌證,現已成為相對禁忌證;而以往晚期肝臟惡性腫瘤是肝移植適應證,由于術后復發率較高,目前被認為是肝移植的相對禁忌證。

2.1 絕對禁忌證 (1)難以根治的肝外惡性腫瘤;(2)難以控制的感染(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3)嚴重的心、肺、腦和腎等重要器官實質性病變;(4)難以控制的心理或精神疾?。?5)難以戒除的酗酒或吸毒。

2.2 相對禁忌證 (1)年齡>70歲;(2)依從性差;(3)門靜脈血栓形成或門靜脈海綿樣變;(4)HIV感染;(5)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3 肝移植受者術前檢查

等待肝移植的終末期肝病患者通常機體狀況較差,隨時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一旦出現并發癥,很可能使肝移植推遲甚至無法進行。因此,等待肝移植的患者需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詳細的術前檢查和準備,并且保持較穩定的臨床狀態[9]。

3.1 病史采集

(1)現病史和既往史。除按常規詳細采集病史外,還應著重對下列病史進行了解:①原發性肝臟疾病的種類、病因、病程、臨床表現、治療情況以及是否合并全身性疾病或重要器官的嚴重并發癥;②既往是否接受過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及具體情況;③既往腹部手術史或器官移植手術史;④患者依從性,是否吸煙、飲酒及程度,有無藥物依賴成癮和吸毒史等。

(2)家族史。家族其他成員有無肝臟疾?。挥袩o明顯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遺傳性疾病、家族性精神疾病史以及腫瘤家族史。

3.2 體格檢查 除按常規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外,還應該特別注意以下情況:(1)肝萎縮或脾腫大程度;(2)腹水及水腫情況;(3)食管、胃底和腹壁靜脈曲張情況;(4)全身營養和體力狀況;(5)心、肺及腎功能狀況;(6)肝臟腫瘤遠處轉移的征象。

3.3 輔助檢查

(1)常規檢查。心電圖,胸部X線,心臟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含門靜脈血流測定),腹部增強CT;腫瘤患者行胸部CT、頭顱MRI或CT及全身骨掃描等排除肝外轉移;胃十二指腸鏡。

(2)選擇性檢查。CT或MRI肝血管、膽道成像;肝癌肝外轉移不能明確者可選擇行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成像-CT檢查;心電圖異?;蛴行呐K病病史、體征的受者,可選擇行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以及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或冠狀動脈造影;60歲以上或有心肺疾病(肝肺綜合征和門脈性肺動脈高壓)者,行肺功能測定。

3.4 實驗室檢查

(1)常規檢查。血型(ABO和Rh系統),血、尿和大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和血脂,凝血功能,血氣分析,HBV標志物和HBV DNA檢測,抗HCV和HCV RNA,HIV-抗體,梅毒抗體以及CMV抗體等。

(2)選擇性檢查。尿糖和(或)空腹血糖異常者行餐后2 h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分泌功能和C肽分泌功能等檢測。有結核病史或懷疑結核病者行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試驗、結核桿菌分離染色、結核桿菌培養和結核T斑點試驗等。他克莫司或環孢素藥物基因組學和代謝檢測。

(3)腫瘤標志物。AFP、癌胚抗原、異常凝血酶原、糖類抗原19-9和糖類抗原125等。

(4)有感染病史并應用抗生素者,可行真菌抗原、衣原體和支原體等相關篩查。

(5)其他相關病毒學檢查。HAV、HEV、微小病毒B19、EB病毒、風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等。

4 肝移植術前準備

4.1 一般準備

了解受者術前狀態,正確評估受者術前肝腎功能、心肺功能、營養狀態、是否存在感染跡象以及活體肝移植術前供肝結構是否存在解剖變異等。

4.1.1 肝移植前心理準備 對受者進行全面的精神、心理狀態評估,必要時給予相應干預,并對受者及其家屬進行肝移植相關知識宣教。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目前心理和精神狀態,掌握其認知、情感和意識等方面的情況。還要調動受者及其家屬的積極性,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增加受者和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消除和緩解他們的疑慮,使其在正視疾病的基礎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還必須坦誠告知受者及其家屬移植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心理變化,指導受者如何自我調節心情、緩解焦慮,告知術后長時間應用免疫抑制劑帶來的神經系統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反應。

4.1.2 肝移植前院外治療 情況穩定的患者在內科醫師的嚴密監測和家庭支持下,借助于藥物可在院外治療等待肝移植。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病情惡化的征象,以便能及時就診;(2)早期發現并治療各種并發癥;(3)加強對高度易感患者感染性并發癥的防范;(4)糾正營養不良;(5)指導患者避免服用除醫師處方藥以外的任何藥物;(6)有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病史的患者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7)重度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無論有無出血史,都應考慮預防性使用β受體阻滯劑以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致死性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風險。

4.1.3 肝移植前住院治療 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常因肝臟疾病并發癥或其他臨床相關問題而需住院治療,常見并發癥的處理措施如下。

(1)肝硬化腹水。①給予白蛋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②保肝治療;③防治水鈉潴留,部分患者可限制鈉的攝入(≤2 g/d);如果有稀釋性低鈉血癥或通過限制鈉鹽與應用利尿劑后腹水仍未消退者,則適當限制水的攝入(≤1500 ml/d);④應用利尿劑增加水和鈉鹽的排出,利尿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易誘發腎功能不全和肝性腦病等;⑤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防止出現低鈉血癥、呼吸性堿中毒及腎功能不全等。

(2)低鈉血癥。肝硬化時以稀釋性低鈉血癥為主,如果血鈉降至120 mmol/L以下,應停止利尿,限制水的攝入,直至血鈉水平正常。如果合并低鉀血癥(血鉀濃度<3.5 mmol/L),應同時補鉀。

(3)呼吸性堿中毒。如果肝硬化病情短期內急劇發展,尤其是合并肝性腦病情況下,低氧血癥、血氨及其他化學物質等刺激呼吸中樞致過度換氣,可因二氧化碳排出過多導致呼吸性堿中毒。除了治療肝性腦病外,這種類型的酸堿失衡不需要特殊處理,但應排除早期膿毒血癥或急性腦血管意外。

(4)腎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是終末期肝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分為功能性腎功能不全(肝腎綜合征)和因藥物或嚴重血容量不足導致的急性腎小管壞死。出現腎功能不全后應停用所有腎毒性藥物,糾正誘發腎功能不全的病因。如腎功能不全繼續進展,應行血液透析維持,直至肝移植。肝腎綜合征患者肝移植術后腎功能通??傻玫矫黠@改善。

(5)凝血功能障礙。術前積極糾正凝血功能障礙,防止術中廣泛滲血。補充凝血因子應在術前1天和手術當天早晨進行,根據凝血功能檢查結果并作出估算,可分別輸注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復合物和新鮮血漿。

(6)肝肺綜合征。慢性肝病患者即使沒有原發或繼發的肺疾病,也會出現呼吸功能不全,可伴有發紺和杵狀指,即肝肺綜合征。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中13%~24%會發生肝肺綜合征,低氧血癥由肺內血管擴張致氧彌散受損引起。肝移植術前肺功能評估一般檢查包括動脈血氣分析、胸部X線以及超聲心動圖,存在進行性呼吸困難的患者、有呼吸道癥狀的吸煙者以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術前應進行肺功能檢測(肺容積、呼出道氣流和彌散容積)。肝肺綜合征引起的中、重度低氧血癥在肝移植后會很快改善。

4.2 肝移植前營養狀態評估與營養支持 終末期肝硬化患者因長期肝代謝功能障礙,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肝移植術前應綜合評估營養狀態,明確是否存在營養不良并積極糾正。適量優質蛋白質、低脂和充足維生素飲食有助于緩解病情,防止肝性腦病并保護胃腸道黏膜屏障功能。為了防止發生肝昏迷,補充氨基酸應以支鏈氨基酸為主。無肝性腦病病史的患者,不應嚴格限制攝入蛋白質。營養支持的途徑包括腸內和腸外營養支持[10]。

(1)腸內營養。只要不存在完全性機械性或麻痹性腸梗阻、消化道炎癥、活動性出血、嚴重腹瀉以及其他影響胃腸完整性、蠕動或吸收功能的疾病等禁忌證,應首選采用胃腸內營養方式進行營養支持,有助于維持胃腸道屏障作用,選用得當,可取得與腸外營養相當的療效。

(2)腸外營養。當等待期患者營養不良且存在影響胃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因素時,腸外營養可作為腸內營養的補充或完全替代腸內營養,對等待期患者進行營養支持。為減少等待期患者肝昏迷的發生和預防肝性腦病,采用腸外營養時,應注意補充支鏈氨基酸。

4.3 肝移植前感染的處理 部分感染性疾病(如活動性結核等)可能成為移植禁忌證,也可能增加移植后受者病死率。術前須仔細檢查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尤其是隱匿性感染,一經發現要及時治療。以下是肝移植受者術前常見的感染情況及其處理措施[11]。

(1)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終末期肝病患者最常見的感染,同時也是最嚴重的并發癥,病死率極高。其致病菌大多為條件致病菌,以革蘭陰性腸桿菌為主。臨床上缺乏特異性癥狀和體征,常表現為發熱、腹痛和腹瀉,可有腹部壓痛,血常規白細胞通常>10×109/L,全身其他部位無明顯感染病灶;腹水白細胞>250個/ml時,即可明確診斷。治療一般應用廣譜、高效和足量的抗菌藥物,感染大多能得到控制,可輔助應用微生態調節劑以改善肝硬化患者腸屏障功能。

(2)外源性非特異性細菌感染。包括肺部、上呼吸道、泌尿系統和皮膚感染(癤、癰)以及感染性腹瀉等。應根據不同醫院、不同部位感染細菌的菌譜特點選用抗菌藥物,并盡可能在獲得病原學明確證據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進行抗感染治療。

(3)特異性細菌感染。這類感染對肝移植受者影響最大的是結核病,故在移植術前應詳細詢問個人及家族中有無結核感染病史,做到提前預防。無結核感染病史但易感者,如果時間允許,必要時于移植前注射卡介苗。有結核感染病史者,應排除活動性結核,活動性結核患者應謹慎實施肝移植。

(4)病毒感染。肝移植術后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將導致病毒感染更難以控制。因此,術前一旦發現病毒感染,必須施行相應的抗病毒治療。

4.4 肝移植前消化道出血的處理 消化道出血既是肝移植受者術前常見并發癥之一,也是術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終末期肝病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視既往有無出血史而異[12-14]。

(1)從未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墒褂忙率荏w阻滯劑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危險,尤其是高危患者(重度靜脈曲張或內鏡檢查時曲張靜脈有紅色征者)。常用普萘洛爾和納多洛爾等,在預防肝硬化患者初次出血和降低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方面有一定療效。

(2)初次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積極補充血容量,糾正凝血功能;在內鏡下行硬化治療或橡膠圈套扎術控制出血。當出血停止、病情穩定后,可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降低門靜脈壓力,預防再次出血。

(3)曲張靜脈出血復發。曲張靜脈復發性出血是肝移植術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內鏡下硬化治療無法控制出血或行硬化治療后再次出血,可靜脈應用血管加壓素和生長抑素,降低門靜脈壓力,控制出血。使用血管加壓素時應同時使用硝酸甘油減少腸系膜缺血。也可采用三腔雙囊管壓迫止血,壓迫時間不應超過24 h。通過以上治療,出血一般可暫時停止,在出血停止期間應重復進行硬化治療。如病情嚴重,以上治療手段仍不能控制出血,可嘗試進行介入治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冠狀靜脈栓塞)或靜脈分流手術。由于終末期肝硬化患者麻醉和手術風險極大,腹部手術又可能影響后續肝移植手術,因此應盡量避免行靜脈分流術;如必須進行手術分流,應選擇遠端脾-腎分流,避開肝門區域。

4.5 肝移植前肝昏迷的處理 肝昏迷是終末期肝病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也是導致肝移植受者術前死亡的重要原因。肝昏迷的主要診斷依據:(1)肝病史和(或)具有廣泛的門體側支循環分流;(2)精神異常、昏睡或昏迷;(3)具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鉀利尿、腹腔穿刺引流腹水、高蛋白飲食、使用鎮靜催眠藥物或麻醉藥物、便秘、尿毒癥、外科手術和感染等誘因;(4)明顯肝功能損害或血氨增高。撲翼樣震顫和典型腦電圖改變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肝昏迷目前尚無特效療法,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

(1)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護腦細胞功能、防治腦水腫,抗感染,防治出血與休克,預防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2)消除誘因。如存在腹水,應進行診斷性腹腔穿刺以排除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保持內環境穩定。

(3)減少腸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①飲食:開始數日內應禁食蛋白質,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意識障礙恢復后,可逐漸增加蛋白質40~60 g/d,蛋白質來源最好為植物蛋白。②灌腸和導瀉:清除腸內積食、積血或其他含氮物質,可用等滲氯化鈉溶液或弱酸性溶液灌腸,或口服及鼻飼25%硫酸鎂30~60 ml導瀉;對急性門體分流性腦病昏迷者首選500 ml乳果糖加500 ml水灌腸治療。③抑制腸道細菌生長:口服氨芐西林和甲硝唑均有效,應用含有雙歧桿菌的微生態制劑和乳果糖等,可維護腸道正常菌群,減少毒素吸收。④服用降氨藥物:主要有鳥氨酸-門冬氨酸、谷氨酸鉀、精氨酸、苯鉀酸鈉、苯乙酸和支鏈氨基酸等。⑤促進肝細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細胞生長素和前列腺素E1脂質體等藥物,但療效有待確定。⑥人工肝支持治療:暫時替代衰竭肝臟的部分功能,為肝細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復創造條件或等待機會進行肝移植[5-6]。

執筆:陳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審專家:鄭樹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張水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審稿專家(按姓氏拼音排序):陳知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竇劍(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竇科峰(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傅志仁(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黃建釗(貴州省人民醫院);霍楓(南部戰區總醫院);景鴻恩(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郎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李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立(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李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李齊根(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李啟勇(樹蘭(杭州)醫院);李玉民(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盧實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院中心);呂國悅(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明英姿(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彭志海(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齊海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王正昕(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溫浩(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夏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楊家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葉啟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臧運金(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張峰(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雷達(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鄭虹(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朱繼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 av在线人妻熟妇|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h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亚洲欧美不卡|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国产精品青青|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亚洲精品另类|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毛片久久久|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亚洲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门事件在线|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第八页|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久视频免费精品6|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天| 播五月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熟妇丰满人妻|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AV老司机AV天堂| 亚洲二区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