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劉春



[摘? ? 要] 近年來,經濟增加值作為一種業績評價指標被我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目前所使用的傳統業績評價指標不僅不能反映實際的經濟利潤,同時也不能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而經濟增加值作為一種新型業績評價指標,跟傳統業績評價指標比起來有著明顯優勢。本文以我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數據為基礎,通過實證研究,分析經濟增加值在企業業績評價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 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房地產行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18
[中圖分類號] F2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01- 0038- 03
1? ? ? 引? ? 言
房地產行業是資本市場運營的重要支柱,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之一,在我國一直處于較高的經濟地位,其發展對其他產業有很大的帶動作用。對該行業進行業績評價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幫助企業在行業競爭中找到自身優勢,完善自身不足,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帶動更多相關行業的發展。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對于我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來說,目前使用的傳統業績評價指標有著明顯的不足,如沒有考慮權益資本成本、對凈利潤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失真與扭曲、管理者容易出現短期行為等,這樣不利于準確評價企業的業績,有礙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了經濟增加值作為業績評價的指標。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美國思騰思特公司在1982年提出的。EVA的核心是股東價值,主要反映了在扣除全部的資本成本之后企業所創造的價值。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相比,EVA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與傳統指標相比,EVA的計算考慮了全部的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其結果是企業資本增值的部分;②EVA是在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的基礎上通過計算得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歪曲的會計信息,更能代表企業創造的真實利潤。因此作為企業業績的評價指標,EVA有著明顯優勢。EVA的計算公式為: EVA=NOPAT- TC×WACC。其中,NOPAT為稅后凈營業利潤,TC為資本總額,WACC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2? ? ? 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
2.1? ?EVA的價值相關性
企業業績評價的目的是衡量企業價值的高低。目前企業的市場價值主要通過股票報酬率和市場增加值(MVA)這兩個指標來衡量。由于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客觀代表公司的經營業績,因此一般采用MVA作為衡量企業業績的指標。EVA是一種短期的、特定年度的、具有時效性的內部業績評價指標,而MVA則是指企業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是一種長期的、與外部市場相關的業績評價指標。EVA反映了企業的內在價值,它通過基本面分析進而得出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MVA反映了企業的市場價值,是市場對企業未來價值的一種預期。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在完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企業的內在價值應該等于其市場價值,即MVA可以完全反映企業目前和未來獲取EVA的能力。從上文的文獻綜述可以看出,國外學者的研究已經證明了EVA和MVA是具有高度正相關關系的,并且EVA對MVA有很強的解釋能力。此外,根據我國學者的研究,我國資本市場正處于弱勢有效階段,由此提出本文的第一個假設:Hl: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EVA與MVA高度正相關,EVA對MVA有很強的解釋能力。
2.2? ?EVA的業績評價可行性
前文指出,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只考慮了債務資本成本,而忽略了股東投入的資本成本,在企業業績評價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而EVA在計算之前對來自財務報表的會計信息進行了部分必要的調整,且調整后的EVA考慮了全部的資本成本,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現行會計制度下的會計失真,因此從理論上看,EVA在企業業績評價中比傳統業績評價指標更有優勢,比傳統財務指標對MVA的解釋能力更強。由此提出本文的第二個假設:H2:對于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VA對MVA比傳統業績評價指標有更強的解釋能力。
3? ? ? 實證分析
3.1? ?研究設計
3.1.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滬深兩市所有A股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從中剔除ST和ST*類上市公司以及缺失值和異常值之后,確定117家上市公司,最終有效樣本數據為351個。本文數據主要來自CSMAR數據庫,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3.1.2? ?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用的被解釋變量為市場增加值(MVA)。其計算公式為:MVA=市場價值-投入資本=負債和權益的市場價值-負債和權益的賬面價值
通常假設企業負債的市場價值等于其賬面價值,因此MVA的計算公式還可表述為:
MVA=權益的市場價值-權益的賬面價值
(2)解釋變量
本文選擇的解釋變量包括EVA和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包括凈利潤(NI)、每股收益(EPS)、總資產收益率(ROA)和凈資產收益率(ROE)。
3.2? ?研究過程與分析結果
3.2.1? ?相關性分析
本文使用皮爾遜相關系數分析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MVA與EVA、NI、EPS、ROE在0.01的水平下顯著,與ROA在0.05的水平下顯著,即被解釋變量與各解釋變量均通過了相關性檢驗,從而為后續研究中的回歸分析奠定了基礎。同時,除NI之外,MVA與EVA的相關系數明顯高于其他傳統指標,說明和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相比,EVA與MVA的相關性更大,初步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
3.2.2? ?回歸分析
(1)對H1的分析
針對假設1,以MVA為被解釋變量,以EVA為解釋變量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MVA=α+βEVA+ε
其中,MVA為市場增加值,EVA為經濟增加值,ε為殘差。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對方程的F檢驗P值在小于0.00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回歸方程通過了F檢驗。同時,對變量的T檢驗P值也在小于0.00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變量通過了T檢驗。此外,調整后的R2為0.291,即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程度達到了29.1%,說明兩個變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EVA對MVA有較強的解釋能力。然而在國外的相關研究中,EVA對MVA的解釋能力在40%以上,說明我國的證券市場仍然處于弱式有效階段。此外,為排除自相關,進行DW檢驗,DW值為1.365,說明不存在序列相關。總的來說,EVA對MVA有較強的解釋能力,本文假設1得以證實成立。
(2)對H2的分析
為了對假設2進行驗證,本文將EVA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一同作為解釋變量,將MVA作為被解釋變量構建多元回歸模型。
首先,以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為解釋變量建立多元回歸模型:
MVA=α+β1 NI+β2 EPS+β3 ROA+β4 ROE+ ε
回歸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多元線性回歸調整的R2為0.388,說明模型擬合優度比較高。F值的顯著性水平小于0.001,方程通過顯著性檢驗。從表4可以看出,除NI之外,回歸模型中其他變量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原因可能是其他解釋變量與NI之間的相關性比較大。在此基礎上排除變量EPS、ROA、ROE,并加入EVA,再次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5及表6所示。
由表5和表6可以得出,模型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0.001的T檢驗和F檢驗。對比表3和表5可知,在剔除了EPS、ROA、ROE后再加入EVA后,模型的調整R2由38.8%提高到39.4%,表明加入EVA 后的模型對MVA的解釋能力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本文假設2得到證實,即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VA對MVA的解釋能力強于傳統業績評價指標。但同時,EVA 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業績評價指標,因此可以將EVA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更加全面合理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4? ? ? 結論與建議
4.1? ?結? ? 論
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①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EVA與MVA之間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EVA 對MVA有較強的解釋能力,但不足以完全解釋MVA。②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VA對MVA的解釋能力優于傳統業績評價指標。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相比,EVA與MVA 回歸模型的擬合優度明顯偏高,且在傳統指標與MVA的回歸模型中引入EVA后,每個模型的解釋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EVA包含了傳統業績評價指標所忽略的一些信息,即理論分析部分所談到的權益資本成本以及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同時,EVA對MVA的解釋能力略低于NI,且將EVA加入NI模型中后,并沒有大幅度提高模型的解釋能力,這表明我國資本市場依舊處于弱式有效階段,對于權益資本成本的認識程度還不夠。
4.2? ?建? ? 議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建議:①加強資本市場的監管。應用EVA的前提是以市場價值為導向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商業運作環境,而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處于弱勢有效階段,各種制度和準則還不是很完善,這就要求監管部門改進現有法律法規方面的不足,加強市場監管,使我國資本市場能夠向好的方向發展,同時為EVA的推行奠定良好的外部環境基礎。②EVA與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相結合。相對于傳統業績評價指標而言,EVA對MVA有較強的解釋能力,但在企業業績評價中,單一的EVA指標是不足以完全解釋MVA的,因此可以將EVA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更加全面合理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1]D G Uyemura,GG Kantor,J M Pettit.EVA for Banks:Value Creation,Risk Management,and Profitabili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6,9(2):94-109.
[2]劉可佳.基于EVA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3]許艷芳.基于經濟增加值的上市企業業績評價實證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1.
[4]芮航帆.上市公司業績評價中EVA指標有效性的實證研究——基于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學習,2016(23):227.
[5]劉鵬華.EVA在我國房地產企業業績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17.
[6]付洪壘,趙天鵬.基于EVA的企業業績評價研究[J].納稅,2018,12(2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