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莎 封文宇 張歡
[摘? ? 要]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學校智慧校園的建設,高校水電暖管理信息化勢在必行,不僅提高了后勤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解決現有人員老化新人受體制限制無法補充問題,實現線下流程線上化,優化組織機構,還可以為社會化的監管和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充分考慮后勤服務與學校發展規劃相結合,信息化設計與學校管理需求相融合,分析了西北大學后勤管理現狀與建設意義,提出了合理解決方案,探索研究了水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困難與注意事項,為高校互聯網+能源總體規劃與分步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 智慧后勤;信息化;能源管理;運行維護;互聯網+能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91
[中圖分類號] G647?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01- 0228- 04
1? ? ? 管理現狀
西北大學始建于1902年,地處人文厚重歷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57.9公頃,全日制在校生25 000余人,包含水資源、電力能源和天然氣能源,其現狀如下:
(1)三校區供電系統共有31個配電室,學校通過供電局10kV高壓電纜供電。供水系統共有10處水司自來水入口。供暖系統共有5個鍋爐房和1個地熱站,僅供暖期使用。
(2)用水用電設備種類較多。現有空調、路燈、電梯、照明、實驗設備等用電設備,水龍頭、沖水閥、實驗設備等用水設備。
(3)正式員工逐漸退休,且現有人員基本都在55歲以上,年齡嚴重偏大。受政策趨勢影響及學校相關體制機制限制,得不到新生力量補充,管理、運行、維護人員缺口越來越大。
(4)相關的水電暖管理部門過多,且相互交叉,缺少協調和統一歸口。水電暖的建設在基建處,運行管理維修在動力服務中心、三校區物業、公寓管理中心等9個部門,收費在動力服務中心、公寓管理中心等4個部門。
(5)基礎資料不完整。自建校以來地下管網進行多次改造、翻新,新、老、廢舊管網,各種年代多種材質并存且多次迭代。隨著管線數量逐年增加,一些老舊管道由于年代久遠,銹蝕嚴重,頻繁發生跑冒滴漏且不易察覺,發生問題的概率不斷增大,迫切需要摸清地下管線現狀、保留資料并定期更新,確保數據真實反映現狀。
目前,高校的水電暖的管理模式仍屬傳統粗放模式,例如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多利用經驗來分析問題,所以在沒有合理的數據支撐及充足的科學理論依據的情況下進行管理,導致了后期無法準確而快速的預防事故發生,不能有效保障水電暖動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同時,隨著員工更替/減員、工程維修改造以及新技術、新學科、新理念的應用、滲透,對管理人員的綜合要求不斷提高:一方面需要跨學科、多專業、協調能力強的綜合素質人員,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度的專業技術能力。管理制度與人才儲備制度兩方面均無法得到良好的控制與改善,導致了人員短缺、技術薄弱、基礎資料不完善和脫離現狀等很多嚴重問題,需要結合學校實際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
2? ? ? 理念先導
近幾年,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GIS、BIM技術發展迅速,社會上已經有一些與高校相關成熟的信息化產品,同時,學校在做智慧校園建設,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可以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產品和學校技術力量條件相對成熟,我校后勤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高校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解決現有人員老化新人受體制限制無法補充問題,實現線下流程線上化、即時化、透明化、交互化,優化現有組織機構,還可以為社會化的監管和考核創造良好的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智慧校園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實現水電暖的信息化、精細化管理,通過數據精準分析為學校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實時數據監測為安全運行保駕護航;通過精細化管控為能源管理結構提出優化空間,做到理念先導、科技依托、管理保障三步走。
3? ? ? 科學融合
能源資源的管理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障,那么后勤服務與學校發展規劃如何結合,信息化設計與學校管理需求如何融合,是西北大學后勤水電暖信息化發展2.0時代的重要課題,那么我校將能源資源相關的管理、運行維護、維修、收費等業務統一歸口在唯一部門,規劃管理和核心職能由學校負責,其他非核心職能可以考慮社會化并通過信息化進行監督管理與考核。對監測的數據進行統計、建模、挖掘,分析為管理人員科學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和效果支撐。后勤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在系統架構、API接口和數據庫格式方面必須充分與學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及學校現有其他系統進行無縫對接。
3.1? ?科學管理
3.1.1? ?能源申報審核機制
能源資源已經成為稀缺品,而現實的用能系統下,新增用能設備不可避免。前置能源管理,才能從源頭上控制增量。因此,必須建立從采購立項、招標流程、改造施工、驗收投運,到財務支付全過程的新增能源申報、審核機制。有專門的團隊或機構審核新增能耗的必要性和增加量,從系統層面、從根本上給出全面的解決方案。
3.1.2? ?節能監管平臺
學校已經建設節能監管平臺,目前實現了三校區水電和太白校區供暖的在線監測,總監測點1 504個。節能監管平臺為能源監管提供了可視化的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尋求節能空間;同時也在能耗統計、能效審計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節能改造提供依據;此項工作的開展為能源指標化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實現了能耗定額管理;為學校數字化后勤管理提供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能;為未來數字化校園提供實踐基礎和建設模式,除此之外,參考節能監管平臺是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的基礎,可以為管理節能、技術節能、行為節能提供科學的方向,并為其節能效果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4? ? ? 探索思考
以目前的條件尚無法一步到位實現網絡化管理,統一相關中心的業務流程,如收費物業系統、網上報修系統等,配套統一的管理制度尤為必要。線下流程線上化式發展趨勢,當前必須保留現有業務的服務方式、服務窗口、服務途徑;安排專人錄入現有模式的相關數據。待過渡期滿、條件成熟后,可以逐步減少現有運行模式的工作量,直至淘汰現有模式。
當新的能源管理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進行業務流程的重組和組織機構的改革。如取消各中心的收費、維修業務與人員,統一歸口于少數幾個部門。收費僅保留1個財務專員,維修按照工作量、工作效率和評價結果進行考核并核發薪酬,調動后勤員工的積極性。
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好的軟件系統,其中有兩種運行模式,第一種是軟件公司根據現有的管理運行模式研發,實現線下流程線上實現,優點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現實問題,缺點是市場中尚沒有針對性的成熟產品,使用后無法確定系統的穩定性;第二種是依托市場成熟產品,使用單位重新確定工作流程,優點是成熟產品安全、穩定、可靠,缺點是不一定能很好地匹配實際需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議首先明確需求,盡可能選擇匹配的成熟產品,按需求定制研發。
好的設備,好的系統離不開好的管理人員,現有的正式員工將逐漸退休,外聘員工可以逐步納入社會化勞務。但勞務人員是否能適應高度信息化、網絡化技術和規范管理,需要深思。因此,新增高學歷、多技能、多經驗、會協調、跨專業的綜合性管理人才,新增精通水、電、暖、計算機專業的專項技術人員,負責全校能源的統籌規劃和核心業務管理,以及作為信息化項目的超級管理員對非核心業務進行監管,已迫在眉睫。
5? ? ? ?跨界發展
我校通過幾年智慧校園的建設,全校各院系各部門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各單位都如火如荼地開展相應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大部分數據匯總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統一管理,各學院各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取所需要的數據,西北大學后勤信息化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建設,已具備很好的基礎,下一步充分考慮后勤服務與學校發展規劃相結合;信息化設計與學校管理需求相融合,可以說西北大學后勤信息化建設已真正邁入2.0的升級時代。在未來后勤信息化發展中我校也將圍繞教學、后勤、能源、基建、財務等內容展開全方位建設,實現管理數據化、痕跡化,做到決策有依據、結果有統計、管理有數據的科學融合與跨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