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娥(曲靖師范學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本文全部文獻源于中國知網數據庫收錄文獻。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分別以“體育合作”、“體育文化”、“體育交流”和瀾湄流域六國國名為主題詞檢索文獻,時間不限,來源選擇全部期刊。經過篩選共計237條結果,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使用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教授開發的基于Java平臺的可視化軟件CiteSpaceV(5.3.R4版本),進行科學知識圖譜的繪制,并結合文獻資料閱讀和excel統計等研究方法,對研究現狀進行綜合分析。
CNKI數據庫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中文文獻數據庫,所收錄文獻對各學科鄰域研究都有很大參考價值,其功能也日趨完善,本文利用數據庫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功能對瀾湄體育交流合作相關文獻的時間趨勢作簡要分析。如下圖1所示,關于本研究的文獻從1983-2005年文獻數量都只有5篇,2008-2013年是瀾湄體育合作研究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發文數呈上升趨勢,最多的2012年發文數達20余篇;但到了瀾湄合作機制正式確立的2016年關于瀾湄體育交流合作的文獻發文數并沒有出現太大波動,上升下降趨勢都不明顯。

圖1 文獻時間趨勢統計圖
選取發文至少兩篇及以上的作者合作網絡。節點越大則作者發文量越多,作者間的合作關系由節點間的連線表示,連線的粗細代表作者相互合作次數。從圖1可以看出,關于瀾湄體育合作文獻高產作者可大致分為6個合作網絡,其中張俊濤、任慧濤、陳穎三位學者的發文數最多,分別是24篇、24篇和17篇、而像剛守林、莫再美等14位學者發文數相對較少只有2篇。張俊濤、任慧濤、陳穎三位學者間的相互引用次數最多;李乃瓊、尹繼林、泰尉富、張兆龍、張明亞五位學者間的合作網絡有7條連線,是本研究中作者合作網絡中聯系最多的網絡;而剛守林、邱團、戴友勝三位學者在該網絡中則沒有合作網絡連線。
選取發文至少兩篇及以上的機構合作網絡。節點表示機構,節點越大,即機構發文量越多,機構間的合作關系由節點間的連線表示,連線的粗細代表機構間的合作的次數。發文兩篇及以上的機構只有三個有連線的合作網絡,其余機構間均無合作。其中華僑大學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泉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三個機構發文數最多,都為24篇且相互間合作連線最粗,結合作者合作網絡發現、這三個高產機構也分別對應發文最多的三位高產作者,進一步說明這三個機構的三位作者間合作最頻繁;欽州學院體育學院、廣西民族大學體育學院等機構次之。從地區來看,瀾湄體育合作發文機構可以大致分為福建地區、廣西地區和云南地區三個主要區域,從地理位置來看,這三個主要發文區域都靠近我國邊境,云南更是瀾湄主要流域,且鄰近瀾湄合作國家,所以這三個地區對瀾湄體育合作的研究也相對較多。
關于瀾湄體育合作研究的機構大部分是高校,但也有“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這樣的機構對瀾湄體育合作方面有研究,查閱相關文獻得知,該機構是負責老撾國家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結構設計工作,除了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外還有一篇文獻的“福建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也對瀾湄體育合作有研究,主要負責緬甸國家體育館設計工作。說明瀾湄體育合作并不是單一的高校體育和運動項目間的合作,場館建設等方面有一定合作,體現的瀾湄合作以項目為主,務實高效的多樣性合作機制。
高頻詞與關鍵詞是該領域研究內容的高度總結與概括,運行軟件得到瀾湄體育合作研究文獻關鍵詞出現至少兩次及以上的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節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出現的頻率越高,連線越粗表示關鍵詞間共現次數越多。并對瀾湄體育交流合作相關文獻研究文獻前十高頻關鍵詞做統計如表1所示。從實踐調查可知,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網絡相對較稀疏,連線單一且較細,說明對瀾湄體育合作研究的關鍵詞共現度較低。綜合分析可以看出,關于瀾湄體育合作的研就對越南、體育傳播、體育新聞、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較多,其中關鍵詞越南的中心性數值最大,表示以越南為中心的研究文獻最多,而關鍵詞中國的中心性只有0.03,遠遠小于越南的0.35;從關鍵詞頻次來說中國出現的次數也比越南出現的次數少20余次。
閱讀文獻得知,關于越南的研究包括體育教學、高校體育課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等多方面。體育傳播、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中國功夫同泰拳的研究,主要是以任慧濤為第一作者的《“功夫VS泰拳”之外:論中外體育文化傳播交流中的異化問題》文獻為主。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研究以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研究為主。

表1 前十高頻關鍵詞中心性統計表
從圖2關鍵詞共現時區圖可以清楚看出關于瀾湄體育合作研究的高頻關鍵詞可以分為越南等9個研究熱點,下面對這9個研究熱點作簡要分析:
越南: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越南的研究從2006年何衛東《中國廣西和越南在區域體育產業中投資與合作的研究》2011年蔣心萍等學者發表《廣西與越南高校體育教育合作戰略研究》的等文章開始對中國與越南體育產業、高校體育合作等方面開始到2017年在越南大學舉辦的“北京東盟文化之旅”的研究,對中國同越南從多方面的體育交流合作都有研究。
亞運會: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亞運會的研究主要是以1998年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13屆亞運會為背景,主要是鄭勇等人對泰國的游泳運動及緬甸的民間體育的研究。
泰國: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泰國的研究主要以剛守林《在泰國執教的日子里》系列文章,講述自己在泰國游泳隊任教的經歷;同時對泰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民間體育也有一定研究。
比較研究: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比較研究這一熱點的研究主要是以徐立宏《中泰武術文化差異研究》為主的中國武術同泰拳的比較研究;也包括對中國同越南體育事業的比較研究,中國同泰國大學生業余體育的比較研究等。
中國女排: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中國女排的研究主要是張璐琪對《中泰女排比賽中技戰術效果對比分析》研究,對瀾湄合作國家間藤球、羽毛球、網球等運動項目也有少量研究。
異化: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異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中泰體育文化傳播交流、中越體育教學訓練、中緬體育教育及中泰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面的研究。
合作: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合作的研究包括中國廣西與越南體育投資合作、廣西與越南體育教學人才交往合作及東盟體育合作共同體構建的研究。
東盟國家: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東盟國家的研究主要是對老撾蘇州大學辦學成果的研究和 “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與東盟國家體育交流與合作現狀及發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交流:瀾湄體育交流合作對交流的研究包括瀾湄合作國家間體育文化、傳統體育傳承發展,中越體育區域交流困境等方面的研究。

圖2 關鍵詞共現時區圖
關于瀾湄體育交流合作研究文獻數量相對還較少,2016年正式啟動瀾湄合作機制以來,體育學科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未形成研究熱點,人們對瀾湄體育合作交流的認知度還不高;已有文獻多數是中國同泰國、越南兩國體育交流合作的研究,而對同樣處于瀾湄流域的緬甸、老撾、柬埔寨三個國家體育合作交流的研究文獻還比較缺乏。我國學者今后對瀾湄流域體育交流合作的研究可以加強同柬埔寨、老撾、緬甸三國的研究。
由于地域的原因,關于瀾湄體育交流合作的作者主要集中在云南、福建和廣西三個區域。作者和機構間的合作不夠密切,互相合作作者大部分是屬于同一機構且對該鄰域的研究有多篇文章發表。除兩家建筑研究院外研究機構均為高校,略顯單一。
關于瀾湄體育交流合作文獻的關鍵詞共現網絡比較單一,關鍵詞可大概分為體育文化傳播、國際體育交流和體育教學訓練三個頻率和中心性大小不是都呈正相關關系,頻率高并不能說明其中心性強。關于瀾湄體育與交流合作研究的幾個熱點深度不夠,范圍也還不夠廣。
瀾湄合作務實高效,以項目為本,提出成員國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探討建立瀾湄人文交流平臺的可能性,提升科技合作和經驗分享,深化人力資源開發、教育政策、職業培訓合作和教育主管部門及大學間交流。瀾湄體育交流合作也應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促進中、柬、老、越、泰五國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