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英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對各個企業也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提升郵政企業的發展效益和質量,需要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推進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實施。本文通過分析郵政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結合郵政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原則及作用,提出了加強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一些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郵政企業;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的終極目標是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明確提出中國郵政的戰略目標之一是成為代表國家最高水平參與充分市場化競爭的“國家隊”,要實現這一戰略發展目標,必須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提升郵政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御能力。
一、郵政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原則及作用
郵政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原則主要包括:一是全面性原則。郵政企業的業務種類多,內部控制應該覆蓋其代理金融、傳統郵務和寄遞業務等所有的業務,不能出現內部控制空白點,需要進行全過程控制。二是重要性原則。對于一些重要的業務及高風險領域,例如代理金融業務、投遞業務外包、營收資金管理等,需要進行重點關注,同時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三是成本效益原則。實施內部控制,首先要以郵政企業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平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實現效益最大化,規避企業風險。四是制衡性原則。郵政企業在各個機構、部門之間要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如規范各項支出審批制度和三重一大制度等。內部控制運用在郵政企業財務管理中,一方面有利于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運用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約束經辦人員的行為習慣,強化經辦人員的崗位職能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一方面是增強郵政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抵抗能力。內部控制通過規范企業內部各項經營活動,促使企業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更貼近、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合理把控經濟政策,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內部控制在郵政企業財務管理中運用的現狀
1.內部控制意識有待提高。郵政企業在整體財務管理意識上還沒有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做到全面的認知,重視度不足,部分基層郵政網點認為內部控制是內控部門的工作,和營銷等部門關系不大,內部控制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企業管理人員及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運用意識不夠強,最終導致內部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實。
2.內部控制制度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有待加強。目前郵政企業正全面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沒有以實際內部環境為基礎,內部控制未發揮實效,其生產經營活動及信息的傳遞和溝通等方面未形成系統性的控制規范。內控制度和實際需求不匹配,無法有效的應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3.內部控制制度過程管控不到位,執行力較弱。郵政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過程管控力度不強,如基層郵政企業依然存在業財對賬未真正落實、長期掛賬的款項不能及時清理、催繳欠費的力度不強等問題,而且郵政企業內部環節復雜,部門較多,業務涉及面廣,負責監管的職能部門,對于內部控制制度未建立定期評價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運行存在的偏差,未及時得到糾正,這些都阻礙企業的發展。
4.財務工作規范性不夠。內部控制重在管理,但目前而言,部分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缺乏較強專業能力,導致財務工作規范性不夠,部分人員會出現違規操作,內部控制制度對其的約束性下降,并不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在員工心中可有可無,這樣不僅阻礙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綜合發展。
5.內部控制手段和控制活動力度有待增強。郵政企業對內部控制的各種手段應用能力不強,對內部重要經營活動如資金管理、業務外包等控制力度不強,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不利于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影響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內部控制在郵政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
1.加強內部控制意識。郵政企業從上至下需要全面認知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對經營活動中的風險進行全方位監控和管理,在企業內部樹立風險防范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領導要做到以身作則,引領員工學習內部控制,組織內部控制培訓活動,共同進步,促使內部控制真正落實到實處。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郵政企業應依據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結合自身實際,從成本效益原則出發,在保障自身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各項內控管理制度,同時加強相關人員對內控制度的學習運用,增強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力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使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真正發揮作用。
3.增強執行力度。郵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施過程中,應加強過程管控力度,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工作中。此外,企業可以設立監督管理部門,對各個部門間的工作進行監管,與績效考核掛鉤。同時細化明確崗位職責,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職能明確,流程順暢,設置緊急情況預防方案,解決問題改善不足,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4.財務工作規范有序。郵政企業面對近些年的重大改革,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波動較大,各級郵政財務部門的隊伍建設不太理想,影響了財務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從根本上提高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要求,通過不斷學習和完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與內部制度協同,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
5.完善內部控制手段,規范重要控制活動。(1)全面預算控制: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要實現零基預算,明確各級、各部門在管理過程中的職責權限,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及執行程序,強化預算控制。借助集團ERP系統預算模塊,將預算作為成本費用管控的有效手段,事前做到“凡支必預,無預不支”,事中監控開支是否符合相關政策及標準,事后分析監控預算差異,提高預算的準確性與可控性。(2)合同管理控制:嚴格按照本級郵政企業合同審批管理流程,財務部門應積極參與各類收入類及支出類合同的審批過程,尤其是對于支出類合同,嚴格審核合同條款,包括付款期限、稅率影響、報賬發票種類等,嚴格按照合同辦理相關業務,對于不能按照合同規定執行的,財務部門應當采取相應措施,嚴重違反的可以拒絕付款。(3)強化資金管控。第一,規范ERP系統資金管理流程,完善到賬資金、現金存行單管理,對接業務系統,實現資金收繳與欠費核銷的閉環管理。運用資金管理系統加強業財欠費、繳款數據對賬,加快欠費資金回籠,強化欠費考核,防范壞賬風險。第二,規范營收資金管理,大力推廣使用“集團第三方支付”,規范協議客戶還款流程,嚴禁企業員工代客戶繳款,有效防止客戶資金挪用等資金管理風險。(4)完善業務外包管理制度。郵政企業在推進全業務外包模式過程中,應把握營銷等核心環節,推進非核心環節全業務外包,強化對標,嚴格管控外包單價,做好各環節外包成本歸并、規范,做好管控,實現整體壓降。如深圳市分公司加強快遞包裹進口環節外包成本與結算收入差額管控,跟蹤下行郵路轉趟成本、快遞包裹分揀和投遞環節成本和結算收入差額,確保外包成本和結算收入相匹配。(5)強化審計監督機制。郵政企業應以紀檢監察室為牽頭部門,結合企業業務發展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工作,防范企業資金風險。如現階段深圳市分公司開展的寄遞事業部內控合規及效益效能審計,關注郵速資源的整合情況。開展代理金融內控合規和風險審計,加大對金融板塊在制度執行、風險防控、違規問責等方面的審計力度,防范化解風險。
結束語
當前,郵政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促進企業全面發展,并實現企業轉型,在郵政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有效運用內部控制,不僅能夠防范資金風險,還為企業經營提供決策依據,促進了郵政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崇喜.淺析郵政企業以信息化引領內控建設的做法及成效.財會學習, 2018.8.
[2]胡繼紅. 內部控制在郵政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現代經濟信息, 2017.12.
(作者單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圳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