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張英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本文以“太馬”對太原市旅游發(fā)展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2016年9月參加“太馬”的選手和服務人員為調查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文主要用中國知網、百度等各大網站收集相關文獻,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持。
(2)問卷調查法。
①問卷的設計
本文在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太馬”參賽選手在太原旅游活動的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后,經由與導師的協商,對問卷不合理的地方進一步修改。
②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問卷的發(fā)放,使用問卷星設計問卷鏈接,發(fā)放到微信公眾號讓參賽選手和服務人員填寫,最后整理數據。共回收了213份問卷,剔除了無效問卷11份,最終有效問卷數為202份,有效率達到94%。
③問卷的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
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在設計完成之后,請了3位老師對問卷做了多次效度檢驗和修改。3位老師認為最終修改的問卷內容完整,結構合理能夠滿足研究的需求。
(3)數理統計法。
本文利用EXCEL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的回收數據進行整理。
(4)邏輯分析法。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采用演繹、歸納等邏輯分析方法,得出“太馬”對太原市旅游產生的影響,總結出二者協調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議。
(1)太原國際馬拉松賽的歷史進程。
“太馬”自2010年起已經進行9屆了,總計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逾20萬人次參賽。2017年2月2日,“太馬”升級國際田聯銅標賽事,第一次走進國際田聯路跑賽事,2018年“太馬”升級國際田聯銀標賽事,“太馬”成功走向世界。2017年9月為了紀念“太馬”8周年主題,在第八屆,組委會還設置了傳承接力跑,另外還新增了醫(yī)師跑團等內容形成了賽事的一大亮點。
(2)太原國際馬拉松賽的發(fā)展現狀。
“太馬”是太原市最大的體育賽事。2013-2017年“太馬”持續(xù)五年被評為“中國馬拉松金牌賽事”。“太馬”自2010年起累計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大約有20萬人次參賽。
“太馬”線路規(guī)劃合理。路線沿著汾河可以看到自然風景,賽道的坡度和城市的溫度、濕度、風速等環(huán)境因素,有利于舉辦馬拉松賽事。
(1)太原市旅游的基本情況。
目前太原市旅游業(yè)作為太原市的重要產業(yè)之一,對太原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越來越大。通過調查得出“太馬”舉行之前2007-2010年太原市旅游業(yè)收入平均增速為16.88%。“太馬”舉行之后2011-2017年太原市旅游收入平均增速為19.7%,2017年旅游收入超出800億元。說明“太馬”的舉辦促進了太原市旅游收入的提高。
(2)太原市旅游的優(yōu)勢。
太原市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眾多的自然景觀,以至于太原發(fā)展旅游業(yè)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如政策、資源、交通優(yōu)勢。
政策優(yōu)勢表現為:山西省鼓勵太原市在景區(qū)制度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對太原市旅游業(yè)建設項目資金和政策的支持,這些為太原市旅游業(yè)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
資源優(yōu)勢表現為:太原有很多名勝古跡,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2處如晉祠、龍山石窟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0余處如純陽宮、崇善寺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7處,這些是太原旅游業(yè)可以快速發(fā)展的前提。
交通優(yōu)勢表現為:太原已開通飛機航線60多條;鐵路運輸密集,高速公路橫跨東西,覆蓋全省、方便與周邊城市交流。
(3)太原市旅游的劣勢。
太原市在擁有眾多景觀的情況下,由于自身的劣勢,使太原的旅游業(yè)處于落后。具體劣勢如下:
景區(qū)規(guī)模開展不成熟:太原旅游景區(qū)只有晉祠、天龍山景區(qū)發(fā)展規(guī)模比較成熟;其他景區(qū)只處在萌芽狀態(tài)如雙塔寺等。
太原市政府調控能力弱,資金投入少,支持力度小。旅游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融合度低:太原市景區(qū)與住宿、吃飯、出行、娛樂、旅游、購物六要素充分融合的景區(qū)不多。
隨著“太馬”的不斷成熟,參賽人數不斷增多,其中存在大量的潛在游客群,所以太原市旅游應把握這部分游客,爭取抓住體育賽事這個機遇來促進太原市旅游的快速發(fā)展。
(1)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對太原市旅游的積極影響。
①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對太原市旅游經濟產生的影響
a.催生了大量的游客
體育賽事的舉行必定會吸引參賽的運動員等去往舉辦地,促進旅游人數的增多。對此,本文針對參賽選手做了問卷調查,如下表所示:

表1 2017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同行人數統計(n=102)
從表1可知,只有19.6%的參賽選手是自己一人,80.4%是和其他人一起來參賽。其中31.4%是有家人陪伴,朋友作伴有27.5%。大量人群到訪太原,增加了太原潛在的游客量,促進太原各方面的發(fā)展。
b.提升了太原市旅游的影響力
“太馬”的舉辦吸引了大量的參賽選手,增加了太原市的游客量,這些游客可能會在今后一段時間再來太原旅游。本文對參賽選手是否會在一年內再次到太原旅游,結果如下表:

表2 未來一年到太原旅游的可能性統計(n=102)
從表2中可以看出,參賽選手在未來一年內會再次來太原旅游的有28.4%。從中可以看出“太馬”在一定程度上會擴大了太原市旅游的影響力。
c.促進旅游收入的增加
“太馬”的龐大參賽選手到太原參加比賽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的活動的消費,如:住宿、餐飲、旅游等。本文對參賽選手的在太原除了參加馬拉松,還有哪些活動的安排,結果如下表顯示:

表3 除了參加太原國際馬拉松賽之外的其他活動統計(n=102)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參賽選手在太原除了參加馬拉松比賽,有78.5%的參賽選手會進行旅游活動,46%會在太原購物,40.2%會和朋友聚會。這也說明了“太馬”會對旅游收入產生影響,促進旅游收入增加。
②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對太原市旅游環(huán)境、交通產生的影響
主辦方在“太馬”開始前就與交通部門的協商,適當調整賽事線路;與環(huán)保部門協調與合作,確保賽事期間賽道環(huán)境整潔。
在2012年太原市重新修建了新蘭路、體育路南段等7項工程;其他旅游場館的修建工程也基本完工。2013年又修筑了一些道路和高架橋。以上舉措都是因為“太馬”的舉行,相關部門加大了對環(huán)境、各種設施的建設。
(2)太原國際馬拉松對太原市旅游的消極影響。
①賽道環(huán)境問題
“太馬”在賽事期間衛(wèi)生間數量少,所以出現了隨處小便現象,這一現象對太原市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賽道上都是選手跑步過程中亂扔的垃圾,如:飲料瓶、食物的殘留物等,這種現象影響了選手和服務人員的心情,間接影響了參賽選手和服務人員對 “太馬”和太原市旅游的再次選擇。
②交通問題
馬拉松賽事舉辦期間,游客和比賽選手大量的涌入,給太原市的交通治理帶來了壓力。出現部分車輛闖紅燈、違規(guī)掉頭等交通違規(guī)行為,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1)區(qū)域旅游整合力度不夠。
太原處于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接處,三面環(huán)山,附近有平遙古城、晉祠、喬家大院、龐泉溝等著名景點。因此“太馬”應該看到周圍城市的優(yōu)勢,利用周圍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制定出更多的“太馬”的旅游產品,如:“太馬”加平遙古城三日游,“太馬”加喬家大院二日游等制定出更多的旅游產品。
(2)缺少賽事產品的開發(fā)。
賽事產品是某種標志、符號,是企業(yè)在滿足市場需求時出現的一種資產,也是企業(yè)中最具潛力和威力的競爭力所在。“太馬”的開發(fā)賽事產品創(chuàng)新性不強,宣傳力度不夠,僅靠各景點區(qū)域的宣傳,效果不明顯,很難提高太原市旅游的知名度。
(3)賽事組織水平有待提高。
“太馬”僅僅舉行過八屆,經驗不足,賽事組織活動少。應當提高太原市的交通管理,應該增加“太馬”的相關活動,應該提高“太馬”組織水平與環(huán)境問題。
(1)“太馬”雖然舉辦時間短,但是在政府、企業(yè)與太原人民共同努力下,賽事運營走向成熟,賽事規(guī)模壯大,越來越受馬拉松者的喜愛;
(2)太原市有著眾多的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的旅客,旅游收入連年增長。但是太原市旅游發(fā)展還存在不足,景區(qū)開展不成熟、政府調控能力弱、與本地文化融合度不高;
(3)“太馬”有利于旅游經濟快速增長。催生了大量的游客,旅游收入提高,提升了太原市旅游的影響力,賽事的舉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環(huán)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在舉辦期間也出現了一些交通擁堵、賽道環(huán)境破壞等問題;
(4)“太馬”與太原旅游發(fā)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旅游區(qū)域間的整合力度不夠;缺少賽事旅游的產品;賽事組織水平有待提高。
針對上述調查研究所得出來的結論,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促進“太馬”與太原市旅游更好地發(fā)展。
(1)太原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聯合周邊的省市,促進旅游區(qū)域的共同發(fā)展;
(2)“太馬”組委會在今后的賽事中要加強對賽道環(huán)境、交通問題的治理,在賽道增設垃圾桶和廁所。使得參賽選手和服務人員對“太馬”的賽事體驗的滿意度上升;
(3)“太馬”組委會積極開發(fā)出具有賽事特色的旅游產品,使其成為太原市旅游新的增長點;
(4)“太馬”組委會應豐富賽事組織活動,與景點合作等措施。提高賽事組織水平,提高參賽選手到太原旅游的熱情;
(5)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努力配合國家的全民健身、旅游服務等政策方針的實施。促進“太馬”與太原市旅游的協調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