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強
(黃淮學院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隨著人才市場用人標準的改革,為了符合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高校類人才需要擁有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高校體育專業相對古板的傳統教育模式只側重體育知識教育方面,卻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難以塑造學生正確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這種傳統教育模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才市場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應改革傳統教育模式,加大對人才市場的調查力度,充分掌握人才市場的用人標準,并根據用人標準展開相應教育,本文基于此展開研究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價值。
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是確保國內社會能夠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內始終提倡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教育事業,建立以“體育強國”為宗旨的體育教育模式來提升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就需要建立起培養創新創業型體育專業人才的最終目標,教育培養出高水平、高學歷、高素養、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綜上所述,創新性體育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是建設體育強國宗旨的重要途徑之一。
高校的教育目標就是教育與培養出具備高素質、高學歷和高質量的合格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因此高校教育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這個目標進行,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理念,利用各種方式的來培養出高質量的體育專業人才,創新型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符合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這樣,高校體育教育可以通過培養創新型體育專業人才的方式來落實高校的教育目標,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高校的體育教育效果提升后會為社會不斷輸送高質量的創新型體育專業人才,最終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綜上所述,創新型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符合體育教育發展的趨勢。
不符合人才市場的用人標準是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地方高校的體育教育為例,高校在體育教育期間只側重大學生的體育知識教育方面,卻忽略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據國內相關專家的研究表明:“國內人才市場急需人才具備一定程度的創新意識,但目前高校的體育專業人才不具備這種創新意識,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應當大力培養高校體育專業人才的創業意識,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來減少大學生就業壓力過大的問題”。綜上所述,創新創業型體育專業人才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來進行自主創業,是改善并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主要方法。
當今國內高校的體育專業分別為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傳統體育專業和休閑體育專業。根據相關人士的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后得出的體育專業人才市場崗位需求現狀如下:
第一,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近五年在就業方面的比例非常高,平均值有70%以上,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后從事體育老師職位的比重為75%左右,因國內經濟的飛快發展,教育行業也在不斷改革,因此體育專業的畢業生依舊有較為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新時期的體育老師職位也需要體育教育專業的老師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健全的組織能力、處理體育比賽相關事宜和團隊協調能力,并且要不斷對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改革;
第二,社會體育專業和休閑體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比例較高,平均值為60%以上。因國內社會對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對于私人教練和健康教練等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提升,因此體育健康事業也在蓬勃發展,高校提供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和休閑體育專業人才能夠在各個行業就職,為當代社會國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保證每個國民都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比如健身館的健身教練和企業內部舉辦的體育賽事組織人員,但其中部分職位需要在畢業生入職后進行長期的培訓,如果畢業生不具備相應的能力就會被辭職,這也反映出高校的體育教育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難以培養體育專業學生相應的專業技能;
第三,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較為低下,因其專業的特性和局限性致使部分學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同時因社會人才市場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高,因此該專業的畢業生始終擁有著較高的就業壓力,該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期間會因為這種狀況向社會體育方面和體育教育方面進行轉型,這也反映出高校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較為側重專業的現代體育競技方面的專業學習,忽略了競技體育專業人才在人才市場中的弱勢地位。
綜上所述,當前體育教育在教育和培養方面的改革措施依舊不足,應當及時進行改革,為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面深入研究并整理,根據人才市場的用人標準來展開科學化的教育手段,不光要側重學生在體育能力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科學正確的創新創業意識,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率低下的問題,同時也要保證畢業生的能力要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讓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成為社會上所需要的人才,同時在高校的就業創業方面仍然力度不足,需要加大教育力度,讓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擁有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能夠有針對性的建立起體育專業就業教育體系。
河南省地方高校體育專業需要在教育期間樹立起以市場需求為主的教育目標,同時要根據自身教學現狀來進行改革,建立起符合當地群眾需求的教育模式,提升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來作為高校辦學效率和培養水平的重要指標,通過畢業生的就業率來體現高校的綜合實力,提高高校的教學口碑。就業難題的根本原因在于“質量”和“定位”,因此高校應該穩扎穩打,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問題,通過培養畢業生就業所需專業技能的教學手段來提升畢業生的質量?;诖耍7讲豢梢灾蛔非蟊砻嫔系木蜆I率而忽略了對畢業生能力方面的教育培養,應當將畢業生的就業教育工作徹底落實,并且在高校整體教學計劃中有科學有效的培養計劃,讓畢業生能夠滿足人才市場的專業技能需求。

圖1 2015-2017年河南省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析
如圖1所示,2015-2017年河南省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始終處于上升狀態,由此可知,企業方面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提升,其中包括健身企業、健身俱樂部等中小型企業,此類企業急需健身教練、私人教練和健身顧問等類型的人才。但事業單位的就業率處于下滑狀態,因事業單位用人體制改革等重要因素影響,事業單位對于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減少。因此,高校應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及時的調整招生方案和教育方案。比如,2017年企業單位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正在加大,就要因此作出改動,加大招生力度。比如,2017年事業單位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已經極小,因此需要降低招生力度。重新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出符合市場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的方案,培養畢業生正確的就業思想,引導畢業生就業。
“產學研”結合之路的概念是將科學成果變成現實生產力,為了培養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應當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體育高校應當采取科學有效的實踐環節適當替代原本傳統的課本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環節當中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采取科技研究創新競賽,通過競賽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讓學生能夠研究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型體育產品,比如,對鍛煉技術的創新改革,對運動技巧的深度研究,對健身器材的改造開發等,此類方式都能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研制出具備一定可行性和科學技術的新型專利體育產品。
人力資源是任何部門、產業、行業間的核心基礎,因此需要為社會提供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體育專業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教學期間,校方需要嚴格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對專業技能的教育和知識鍛煉,要確保學生能夠在知識、能力和道德素質三個方面共同協調發展,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能力并且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建立起具備良好學術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師資隊伍,將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專業型人才作為教育目標并且嚴格貫徹,充分激發教師的自主積極性,讓教師能夠采取最適合學生就業發展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大力培養畢業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校方和教師應當從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入手,讓體育專業畢業生能夠成為快速吸收知識并創新的高素質人才?;诖耍瑧斚扰囵B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和自主思想,讓學生能夠跟隨社會的發展共同進步,形成良好的就業意識和自我價值觀,讓其擁有良好的自信心和創業自主性。校方需要為畢業生樹立良好的創業平臺,并且積極地為畢業生宣講自主創業者的成功案例,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同時應當定期邀請畢業生中的成功人士回學校進行演講,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意識。
體育專業的畢業生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因其初步踏入社會,社會經驗并不完善,很容易誤入歧途以及租貸高利貸等社會陷阱,此類案例會影響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因此需要國內各部門共同合作,避免學生走入歪路。
首先,應當為畢業生宣講正確的創業途徑以及創業方法,并且為畢業生講述哪些行業是合法的,哪些行業是違法的,嚴禁體育畢業生從事非法活動。
其次,應當由地方政府為畢業生提供合法的貸款途徑,比如金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大學生創業基金援助等方式,為畢業生提供經濟上的合法支持,讓畢業生提升創業的自主意識。
最后,在畢業生創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當加強管理和控制,激勵并規范畢業生的創業發展,在合法范圍的前提下維護畢業生的權益。
為了讓體育專業畢業生滿足人才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校方應當加大對學生的培訓力度,從多方面多角度為體育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意識,本文以河南省地方高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研究人員提供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從中分析得出河南省地方高校的就業率現狀,并且根據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就能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創新意識,研制出具備創新意識的體育產品,利用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最終達成提升體育專業畢業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