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攀攀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河南 安陽 454000)
高職高專類院校以培養適應于未來就業的技術型人才為主,專業就業的對口率高,而教育部啟動的“雙高計劃”來支持高職院校的建設,也體現出來高職院校畢業出來的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來源,也成為未來人才市場的主力軍,我國高職高專生的社會地位及認可度在逐年提升,他們也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不光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品質去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印發,就是為了了解當下各個階段的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情況,以此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身體健康是其他各項發展的根基,為其他各項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從小學開始便有大量的學習任務,而且因為家長會拿同齡的孩子相互比較,所以學習的壓力就會更大,所以學生會主動縮短運動鍛煉的時間,把這部分時間用在學習上。另一方面,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成績以及身體素質的培養也不夠重視,他們更關注的是學生的文化課的成績以及升學率,而學生的體質不會影響到學校的升學率。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主動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而到了大學,學生的自由時間更多,約束減少,惰性就會占了主導地位,學生就更不會把時間花在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上面,所以體質差就成為必然現象。
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并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還有一部分因為身體原因實在沒有辦法進行測試的同學,要出具縣級以上的正規醫院開具的證明才可以免試。《標準》是國家學校教育工作的基礎性指導文件和教育質量基本標準,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學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
體質測試的內容總共包括七項:(1)體重指數,占總成績的15%,體重指數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并以此來改善飲食和運動量;(2)肺活量,占總成績的15%,肺活量是測定呼吸時的最大通氣量,反映肺部的呼吸功能,一般來說,越健康的人肺活量越大;(3)50m,占總成績的20%,50m是衡量反應速度與靈敏性的一個標準;(4)坐位體前屈,占總成績的10%,坐位體前屈測試的是學生的柔韌性;(5)立定跳遠,占總成績的10%,立定跳遠測試的是學生的彈跳力與爆發力;(6)仰臥起坐(女生)、引體向上(男生),占總成績的10%仰臥起坐與引體向上測試的是學生的核心力量;(7)800m (女生)、1000m (男生), 占總成績的 20%,800m,1000m測試的是學生的耐力。體質健康測試的項目涵蓋了人體的五項身體素質,測試的結果是對學生很客觀的評價,結合學生的測試的結果,可以相對應的進行各個方面的練習。
最近幾年,高職高專類院校學生的《標準》測試結果明顯下降,但是同一班級大一、大二的測試結果又不相同,本文以河南護理職業學院為例,應用數理統計法,對《標準》測試的各項測試結果進行了分析。選取該職業院校2017級護理系護理專業在校生為樣本,2017級護理系護理專業在校生總人數1793人,其中男生271人,女生1522人。優秀1人,良好208人,及格1522人,不及格62人,其中男生優秀0人,良好32人,及格227人,不及格12人;女生優秀1人,良好176人,及格1295人,不及格50人,這是大一測出來的成績。大二2017級護理系護理專業在校生總人數1783人,其中男生267人,女生1524人。優秀14人,良好242人,及格1424人,不及格103人,其中男生優秀8人,良好47人,及格191人,不及格21人;女生優秀6人,良好195人,及格1233人,不及格82人。

表1 2017-2018年學生優秀率統計表
從以上統計的結果可以看出高職高專的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特別是剛入學的大學生身素質整體偏低,大部分學生的體質測試的成績只是達到及格的標準,達到優秀的人數少之又少,還有一部分同學還沒有達到及格的要求,女生相比男生還好一些。經過一年的學習和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二整體的測試結果比大一的測試結果要好一點,但是差距不明顯,仍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條件、家庭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學生存在普遍的意志薄弱現象,因此,學生對刻苦鍛煉的認知和自覺性并不好,在體育課程中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獲得鍛煉,學校雖然給學生提供很多課外活動的時間,但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去進行鍛煉的學生微乎其微,尤其是女生。同時,學生對于體能測試的認識不夠,他們認為進行體育鍛煉是在浪費時間,他們更愿意把時間放在學習理論課上,更有一小部分同學會把時間用在玩手機上,所以就造成高職高專學生整體體育素養和自身身體素質低,導致大學生體能測試結果并不樂觀。
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雖然是必修課,但是一周也就一節課,而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上傳時間一般都在11月份,加上新生到校以后都要先參加軍訓,軍訓時間一般都是兩周,所以上傳資料的時間有限,因此正式開始上課兩周后就要開始進行測試,而且每個自然班的人數都比較多,要想在一節課把測試的內容測試完,教師就不能浪費太長時間,就要在簡單的準備活動之后開始測試,這時候很多同學熱身還沒有完全熱開,必然也會影響測試的結果。
高職高專類院校培養的是專業的人才,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以及人才市場的競爭壓力,加上家長對學校的關注,對學校的要求,對學生的期望,學校領導把學校的專業課教育看得尤為重要,學校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重心,學生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而忽視了身體鍛煉的重要性,因此體育鍛煉的時間也不斷減少,身體素質也在不斷的下降。
關于學生體質,要從領導到教師,從教師到學生提高認識,達成共識,提高高職高專類院校學生的體質測試水平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也是為了增強全民族的體質,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更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可以在體能測試前,體育教師專門開一節理論課,為學生講解體能測試的內容,告訴學生測試的時候怎么做才能將自己的體能素質百分之百的發揮出來,如何更好的掌握自身的協調性和敏捷性。讓學生調整好心態,在測試環節做到放松、毫無保留的發揮自己的潛能。
把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工作提上日程,將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監測和評估檔案,設立健康學分,定期檢查,在調動學生健康教育積極性的同時,將學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到新的高度。把體質測試的結果與學生的成績、評優評先掛鉤,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及以上良好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只有學生自己把測試重視起來,才能夠端正他們測試的態度,才能在測試時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高職高專的學生每星期只有一節體育課,而且只上一學年,想要用一節體育課的時間讓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一個高度是不現實的,所以要讓學生利用課下可利用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高職高專類院校每天下午都有課外活動時間,而且時間還很長,所以就要把課外活動時間有效的利用起來,全面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通過社團、校隊、業余體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有專業體育教師答疑解惑、指導練習,逐漸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到兩個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以此來保證鍛煉時長,切實達到體育鍛煉的實效。
以往的體育課就在于老師教,學生學,學生練,老師指導,一學期以后考試,學生在每節課上的積極性不是很高,練習的強度就達不到。以后可以進行隨堂測試,每節課都留有一部分時間進行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測試,或者每節課都給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的機會,然后老師進行點評,對于提高者和表現優秀的同學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為提高者和有問題的同學給予指導和監督,以此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的內容和模式,改變教學的方式,在課堂中可以多選擇一些游戲的方式既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以最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生,給學生做好正確的示范與表率,讓學生以老師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在很多高職高專類院校,體育考試是以一學期學習的內容其中一項作為考試內容,除了平時的出勤情況占一定的分值,就是期末的一次考試,學生只需要臨時突擊一下就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所以,可以把每節課的隨堂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一部分,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每節課練習的時間和強度。而且體育成績只是作為考試的一項,但是最終的成績不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的總成績中的一部分,所以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就降低了,認為體育課只要達到及格的標準就可以,所以可以把體育課的成績也算入學生評獎學金的總成績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